①阿斯麥發佈2024年Q4及全年業績報告,新增訂單金額70.88億歐元,高於預期;②阿斯麥股價受業績利好影響大漲,在荷蘭交易的股票漲超10%,美股夜盤漲超9.3%;③傅恪禮表示人工智能將爲半導體行業帶來更多機遇,預計DeepSeek的發展將推動對半導體的更多需求。
財聯社1月29日訊(編輯 趙昊)週三(1月29日)歐洲時段,光刻機巨頭阿斯麥發佈了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業績報告。
報告顯示,阿斯麥去年第四季度淨銷售額達到92.63億歐元,高於市場預期的90.7億歐元,毛利率51.7%,凈利潤26.93億歐元,高於26.4億歐元的預期,每股收益6.85歐元。
其中訂單需求的一個關鍵指標——新增訂單金額爲70.88億歐元,較第三季度的26.33億歐元增長了169%,分析師原本預期爲39.9億歐元。
需要指出的是,上一次新增訂單金額達到這一高度還是在2023年的第四季度,當時爲92億歐元。報告還顯示,新增訂單金額中EUV的訂單金額爲30億歐元。
受業績利好的影響,在荷蘭交易的阿斯麥股票漲超10%;截至發稿,$阿斯麥 (ASML.US)$美股盤前漲超7%。
阿斯麥首席執行官傅恪禮(Christophe Fouquet)在業績視頻中表示:「人工智能是明顯的驅動因素。我們堅信AI將爲半導體行業帶來更多機遇。」
近期,多家美國科技巨頭已承諾將繼續投資人工智能基建。上週五,Meta首席執行官扎克伯格宣佈今年計劃投入最多650億美元。阿斯麥可能會從中受益。
先前,軟銀集團、OpenAI和甲骨文還宣佈成立一家名爲「Stargate」(星際之門) 的合資企業,初始投資爲1000億美元,打造「史上最大的AI基礎設施投資項目」。
不過,阿斯麥股價在本週也遭受到了DeepSeek的衝擊,這家中國初創公司推出的R1模型令人印象深刻,其極高的性價比導致美股科技和半導體板塊損失慘重。
傅恪禮對DeepSeek的出現發表了積極的評價,他預計這一發展將推動半導體的更多需求,而不是更少。他還提到,業界圍繞DeepSeek有「很多討論」,但公司尚未聽到有客戶詢問影響。
傅恪禮指出,「人工智能成本降低可能意味着應用範圍擴大。應用範圍擴大意味着隨着時間的推移需求將增加。我們認爲這是芯片需求增加的機會。」
![](https://newsfile.futunn.com/public/NN-PersistNewsContentImage/7781/20250129/52632855-2-9e40632d32efb8433a5766411c28cafa.png/big?imageMogr2/quality/minsize/1/ignore-error/1/format/webp)
晨星首席股票策略師Michael Field評論道,阿斯麥第四季度的業績證明了該公司並非「估值過高」或「自吹自擂」。他補充道,阿斯麥是晨星在歐洲的AI首選。
Field表示:「我們確實認爲這些數字支持了我們的投資觀點,實際上,我們認爲該股的價值應該更接近850歐元——考慮到過去幾周的回調,這爲投資者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會。」
編輯/ping
評論(0)
請選擇舉報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