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週二,美股三大指數開盤集體上漲,納指漲0.41%,道指上漲0.03%,標普500上漲0.24%。英偉達漲超2%。受DeepSeek衝擊,英偉達昨日大跌17%,創美股史上最大的單日市值蒸發。
同時,半導體股盤前多數走高。博通、台積電漲超1%、ARM漲超2%。
聚焦於散戶資金流的Vanda Research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散戶投資者們週一淨抄底買入英偉達股票的總額達到5.622億美元,這是自2014年Vanda Research有統計記錄以來的最高水平。
金融大佬、橋水創始人達利歐表示,投資者對於人工智能的狂熱,正在導致美國股市出現類似於Internet Plus-related泡沫破滅前的情形。
阿爾特曼:算力仍至關重要
在DeepSeek爆火之前,美股科技股的一大趨勢,就是衆多科技公司都承諾將花費成百上千億美元用於投資人工智能。然而隨着DeepSeek-R1的橫空出世,華爾街上不少投資者開始對這一投資趨勢提出質疑。這也令包括英偉達在內的幾家大型科技公司的股票在週一遭受重挫。
「DeepSeek衝擊」繼續在金融市場發威。日本多家半導體公司週二股價也大跌,半導體測試設備供應商愛德萬測試下跌11.14%,東京電子跌5.74%。芯片設計公司Arm的大股東軟銀集團收跌5.22%。
自週一美股收盤後,美國總統特朗普、OpenAI首席執行官奧爾特曼和英偉達發言人都對DeepSeek的進展發表了評論。特朗普表示:「DeepSeek應該給我們的行業敲響警鐘,我們需要專注於競爭以贏得勝利。」
OpenAI一直被看做美國人工智能領域引領者。山姆·阿爾特曼在社交平台X上表示,:「DeepSeek的R1是一款令人印象深刻的模型,尤其是考慮到它們能夠以這個價格提供的功能。我們當然會推出更好的模型,而且有新的競爭對手也確實令人振奮!我們會發佈一些版本。」
DeepSeek-R1模型之所以火爆科技圈,關鍵在於其只需要使用比OpenAI-o1低90%至95%的API調用成本,就可以在數學、編程和推理等關鍵領域達到與OpenAI-o1相媲美的表現。
儘管如此,阿爾特曼仍堅持強調,仍然需要更多算力才能完成使命。
阿爾特曼在X上表示:「但最重要的是,我們很高興繼續執行我們的研究路線圖,並相信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要的是,更多的計算對於我們完成使命至關重要。」阿爾特曼補充道,「世界將會想要使用大量的人工智能,並對下一代模型的出現感到驚訝。」
“從華盛頓到華爾街再到硅谷
都感受到了震動”
據深度求索(DeepSeek)官網介紹,DeepSeek-R1在後訓練階段大規模使用了強化學習技術,在僅有很少標註數據的情況下極大提升了模型的推理能力,在數學、代碼、自然語言推理等任務上,測評性能與GPT-o1模型正式版接近。
據央視報道,美國媒體報道稱,這是人工智能領域的一場「地震」,「從華盛頓到華爾街再到硅谷都感受到了震動」。美國經濟學家布萊恩·雅各布森表示,這可能會改變人工智能的敘事,「我們確實需要擔心這一趨勢可能帶來的影響。」布萊恩·雅各布森同時表示,這說明美國對華出口芯片限制顯然沒有那麼有效,或許能看到美國政府的一些政策發生變化,從關稅、禁運和限制方面轉向更多地補貼和激勵美國國內技術的發展。
據新華社報道,國際投行摩根士丹利表示,「更大(的模型)不再等於更聰明」,DeepSeek通過顯著提高數據質量和改進模型架構,展示了一條與之前大模型不同的高效訓練途徑。摩根士丹利說,DeepSeek的模型現在低成本優勢突出,與國際知名大模型相比,其成本大約低了一個數量級。
高盛集團也認爲,DeepSeek新模型的成本遠低於現有模型,這意味着開發利用大模型的門檻降低,Internet Plus-related巨頭將面臨初創公司的潛在競爭。
英國《金融時報》發表的一篇評論文章指出,DeepSeek挑戰了人工智能產業在過去一段時間的核心信念,即認爲更強大的硬件才是推動人工智能發展的關鍵。
《金融時報》的評論文章說,開源模型DeepSeek-R1對全球用戶產生極大吸引力,有利於推動人工智能技術的開發和應用。文章說,對於大多數商業用戶來說,擁有一款足夠可靠並且好用的模型比擁有絕對領先的模型更重要。「並不是每個司機都需要一輛法拉利。像R1這樣模型的推理能力進步,可能會爲與客戶互動或處理工作任務的『智能體』帶來突破性變化。」如果能以更低的成本擁有這些模型,企業的盈利能力將提升。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央視新聞、新華社、財聯社、市場公開消息
更多財經視頻,請關注視頻號「新浪財經」
往期回顧
評論(0)
請選擇舉報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