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蛇年春晚有哪些黑科技?宇树人形机器人首登台:AI、XR、3D技术打辅助

蛇年春晚有哪些黑科技?宇樹人形機器人首登臺:AI、XR、3D技術打輔助

財聯社 ·  01/29 00:17

①穿上紅色大花襖的機器人會變換隊形、舞動身體,還會多角度轉手絹;②賽力斯超級工廠亮相;③其他黑科技還包括AIGC、8K超高清、XR、3D。

《科創板日報》1月28日訊(編輯 宋子喬) 蛇年春晚匯聚哪些黑科技?

最亮眼的莫過於人形機器人。張藝謀導演的創意融合舞蹈節目《秧BOT》由十幾個人形機器人和新疆藝術學院的演員們聯袂主演。

節目中,穿上紅色大花襖的機器人會變換隊形、舞動身體,還會多角度轉手絹。

上場表演的是宇樹科技旗下的人形機器人H1。H1身高約180CM、體重約70kg,是宇樹科技於2023年8月推出的首款全尺寸人形機器人,標誌着宇樹正式進入人形機器人賽道,2023年10月,宇樹科技完成了H1的首批商業化小批量交付。據介紹,H1具備出色的運動控制能力,能夠完成複雜的動作,如原地轉體、倒立轉體等,展現了高精度的運動性能,在受到外力干擾時(如被踢)仍能保持平衡並繼續行走,體現了其先進的平衡算法和硬件設計水平。

這不是宇樹機器人首次登上春晚舞臺,2021年牛年春晚,宇樹科技的「犇犇(bēn)」四足機器小牛就曾作爲劉德華的伴舞亮相。

不過,H1的行走能力仍有待增強,下場時候,所有機器人由演員「攙扶」離場。

在2025央視春晚重慶分會場的節目中,賽力斯超級工廠亮相,問界車標也一同展示,上演汽車燈光秀。數百輛汽車用車燈組合成字符、圖案,配合完成表演。

其他黑科技:AIGC、8K超高清、XR、3D

用AIGC技術豐富舞臺效果

總檯在演播大廳內部署了高精度的AI視覺追蹤系統,通過識別演員佩戴的智能信標裝置,實時採集演員的位置和姿態數據,讓虛擬特效能夠精準跟隨演員動作。

此外,總檯聯合阿里雲計算有限公司通過人物動態化AIGC算法,讓古籍、古畫中的人物「動起來」。

1月28日,通義實驗室應用視覺實驗室負責人薄列峯表示,上述節目主要是通過對古籍中的戲曲畫面進行AI高清修復,並根據專業戲曲演員進行標準身段信息採集,基於雲端計算能力,以及通義AI最新的萬相2.1圖生視頻和人物動態化Animate Anyone技術,對戲曲動作骨架點的時序數據進行空間重建與驅動來實現。

XR、3D技術參與舞臺設計

2025春晚主舞臺和觀衆席連爲一體,形成「如意」造型。舞臺中央的5米×5米LED立方體升降模塊結合裸眼3D、超高清視覺投影和XR技術,背景可迅速切換,從細節處還原古建築,營造良好的觀感。

舞臺還利用3D點雲復原技術將北京中軸線的祈年殿雕花等進行復原展示,節目《棟樑》還把梁思成的手稿變成動態模型,拆解榫卯結構時如同變形金剛合體,給觀衆帶來震撼的視覺效果。

8K超高清直播與三維菁彩聲

今年是總檯第四次開展8K春晚直播。總檯已初步實現8K製播設備的國產化,包括8K攝像機、8K切換臺、8K監視器等。通過「8K超高清視頻+三維菁彩聲音頻」模式,觀衆可以在家享受4800萬像素的清晰畫面,同時通過「百城千屏」超高清傳播平台在全國數百塊公共大屏上直播。

豎屏看春晚與無障礙演播

今年春晚新增了豎屏無障礙演播,在「豎屏看春晚」中,運用圖像識別和AI跟蹤技術,並結合5G-A淺壓縮、低時延移動跟蹤拍攝,生成明星演員候場、臺上表演和下場後的視頻,豐富豎屏春晚的視覺,爲用戶呈現臺前幕後360度的細節。

而手語演員通過AR虛擬技術,彷彿「置身」春晚演播大廳進行手語「解說」,同時輔以AI語音技術製作字幕,滿足聽障人士的觀看需求。

編輯/danial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6
評論 評論 · 瀏覽 7349

熱點推薦

搶先評論

聲明

本頁的譯文內容由軟件翻譯。富途將竭力但卻不能保證翻譯內容之準確和可靠,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