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載光學放量驅動虧損幅度收窄,傳統消費電子業務承壓。公司發佈業績預告,預計24 年取得營收92.7-103 億元,同比-6%~+5%,預計24 年歸母虧損2.8-5.5 億元,虧損同比收窄45%-72%。24 年公司虧損有所收窄但仍受到主業景氣度及新業務投入影響。1)手機光學、觸控顯示等傳統業務行業競爭激烈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導致公司產品毛利率處於較低水平。2)公司培育新業務車載顯示、車載照明、車載雷達等車載電子光學領域,導致研發投入費用較高。未來隨着消費電子行業的復甦和公司智駕相關業務規模的增長,公司產品結構得以優化,盈利能力有望改善。
自動駕駛車型下沉滲透率快速提升,公司車載光學業務顯著受益。此前比亞迪宣佈將在汽車智能化領域投入1000 億元,根據其銷售規劃25 年有望實現 60% - 70%的車輛搭載中階及以上智駕系統,新勢力+傳統老牌車企共同推動智駕下沉,中低階車型智駕滲透率將進一步顯著提升,對車載鏡頭等傳感器用量有望大幅提升,第三方預測 26 年全球車載攝像頭市場規模將達到 355 億美元,長期有望接近 500 億美元。
公司車載光學業務步入高速增長期,已全面切入國內外幾大汽車龍頭品牌客戶和全球幾大主要汽車Tier1 客戶供應鏈。國內方面公司加快與地平線、百度等國內高級汽車輔助安全駕駛方案公司的合作,海外方面有望進一步擴大車載鏡頭在歐美知名汽車電子廠商Aptiv、Valeo、Magna 等客戶的份額。
產能擴充順利,車載光學業務產品佈局拓寬。公司在合肥籌建的「聯創電子(合肥)車載光學產業園項目」已於 24 年 4 月開始投產,設計產能爲年產0.5 億顆車載鏡頭和 0.5 億顆車載影像模組,爲車載攝像頭長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與此同時,公司積極拓展車載顯示領域,其中車載屏獲得了衆多項目定點,其中有不少項目己進入 量產階段;車載抬頭顯示已建成中試線,第二代樣機已完成了裝車體驗,有望和車載攝像頭業務形成共振。
?
我們預測公司24-26 年每股收益分別爲-0.33/0.07/0.36 元(原24-25 年預測分別爲0.26/0.63 元,主要下調各業務營收及毛利率,上調費用率預測),根據可比公司26年28 倍PE 估值,對應目標價爲10.08 元,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
自動駕駛滲透率不及預期進而影響估值風險,光學鏡頭出貨不及預期、消費電子需求持續疲弱導致公司盈利能力不及預期風險、信用減值損失風險。
評論(0)
請選擇舉報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