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周爾雙,韋譯捷近期對中國船舶進行研究並發佈了研究報告《2024年業績預告點評: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12%~35%,週期上行訂單兌現》,給予中國船舶買入評級。
中國船舶(600150)
投資要點
受益週期上行,造船龍頭迎業績拐點
公司發佈2024年業績預告:預計2024年實現歸母凈利潤33-40億元,同比增長12%-35%,扣非歸母凈利潤27-34億元,同比扭虧(2023年同期爲-3億元)。2024年單Q4公司實現歸母凈利潤10-17億元,同比增長160%-337%,扣非歸母凈利潤8-15億元,同比增長452%-962%。公司業績高增,主要受益於:(1)受益造船週期上行公司在手訂單飽滿、且結構持續優化,2024年交付的民船量利齊升,(2)前期包袱逐步清退、精益管理推進。
重組方案已獲批,後續滬東中華有望注入
2025年1月7日公司發佈公告,中國船舶吸收合併中國重工的總體方案獲得國務院國資委等主管部門批覆;1月25號公司發佈公告:(1)重組預案已獲得雙方董事會審議通過;(2)出具《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關於避免同業競爭的承諾函》,承諾公告後三年內剝離滬東中華不宜注入上市公司的資產,使其滿足注入上市公司的條件,並向重組後存續的董事會提議將滬東中華注入上市平台。滬東中華爲中船集團下核心造船資產,主營中大型集裝箱船和LNG船,根據克拉克森,截至2025年1月25日,公司在手訂單約738萬CGT。公司週期上行吸收合併中國重工有利於減少同業競爭,發揮協同,提高供應鏈效率,後續若滬東中華注入,將進一步增厚上市平台業績和綜合競爭力。
供需缺口短中期難以消除,新造船市場景氣度有望延續
2024年全球新造船市場高景氣延續,新籤訂單、船價維持高位:根據克拉克森,2024年全球船廠共簽訂新船訂單1.7億載重噸,位於歷史高位,截至2024年12月28日,克拉克森新造船指數較2024年初上漲6%,距離2008年曆史峰值1.3%。我們認爲船舶行業供需缺口短中期難以消解:全球造船業於2011年開始進入產能出清階段,2024年船廠產能僅約0.5億CGT,較2010年產能高點下降了26%,全球活躍船廠數下降了56%。當前造船產能正在逐步修復,但較上一輪週期,中國以外的區域難以大規模重啓和擴張產能,供給端具備明顯剛性。需求端,2024年全球船隊規模約10億CGT,較2010年增長了58%,全球平均船齡仍持續上行,存量更新將支持需求穩定增加。
盈利預測與投資評級:公司預告中值爲37億元,出於謹慎性考慮,我們調整公司2024-2026年歸母凈利潤預測爲37(原值39)/79(維持)/108(維持)億元,當前市值對應PE爲41/19/14倍,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波動、地緣政治風險、原油價格波動等。
證券之星數據中心根據近三年發佈的研報數據計算,方正證券李魯靖研究員團隊對該股研究較爲深入,近三年預測準確度均值爲79.8%,其預測2024年度歸屬凈利潤爲盈利37.05億,根據現價換算的預測PE爲40.46。
最新盈利預測明細如下:
該股最近90天內共有16家機構給出評級,買入評級15家,增持評級1家;過去90天內機構目標均價爲44.97。
以上內容爲證券之星據公開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網信算備310104345710301240019號),不構成投資建議。
評論(0)
請選擇舉報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