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趕碳號科技
時創能源的股價跌麻了!從2024年11月4日37.3元的最高點,一口氣跌到2025年1月13日15.15元的最低點,最大跌幅60%,上演了一輪標準的A殺。
時創能源股價暴漲,主要歸功於顛覆性的疊柵技術,股價暴跌,同樣拜該項技術遲遲無法量產所賜,可謂其興也勃,其亡也忽。
即使有通威股份、帝爾激光、晶盛機電3家實力企業的強大背書,即使有浙江大學硅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博士的創業者以及400人研發團隊的實力加持,如果不斷讓投資者失望,無法按期實現疊柵組件量產的話,一樣會被市場用腳投票。
疊柵,註定是一條崎嶇的路,再疊加行業洗牌,這些似乎已經耗盡時創能源的所有財力。
1月20日晚間,時創能源發佈業績預告:預計2024年度歸母淨利虧損6.1億-7.3億元。這個虧損幅度,對於時創能源這家小公司來說有點致命。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淨資產也只有18.07億元。
2024年6月,時創能源疊柵組件”古琴“在上海SNEC光伏展上引發海外客商圍觀(趕碳號攝)。當時,這個「古琴」組件的背面完全被黑色背板密封起來,看不到組件背面結構。
千呼萬喚出不來,疊柵已難產?
時創能源股價走勢圖;來自東財Chioce
無論是在2023年年報,還是2024年中報,還是多次的投資者交流中,時創能源都曾信誓旦旦地表示,將在2024年第三季度實現1GW疊柵組件的量產。
在2024年上海SNEC光伏展期間,時創能源還對外展示了基於疊柵技術的"古琴"組件。當時,公司給外界的感覺是,疊柵組件已經「打樣」了,應該很快就可以量產。
然並卵,現在已是2025年1月下旬,時創能源的疊柵組件仍然遙遙無期。當時,古琴組件的背面完全被黑色不透光的背板密封了,以至於無人能看清電池片的背部結構。現在想來,這款古琴的背面,莫非還停留在粗糙的實驗室階段?當時之所以密封起來,並不是擔心疊柵技術泄密,而是不想讓外界了解更多。
趕碳號之所以這樣妄自揣度,是因爲疊柵電池的技術原理和結構,經過券商多輪介紹,已經不是什麼祕密。更何況,時創能源還申請了大把的專利。
![big](https://newsfile.futunn.com/public/NN-PersistNewsContentImage/7781/20250121/0-0da55b0cf9f50f8b54dfc2648d74b2d7-2-5fea49eea00dc070ce516552797d2c78.jpg/big?imageMogr2/quality/minsize/1/ignore-error/1/format/webp)
那麼,疊柵技術只是一個噱頭,還是僅僅是延期了?如果延期,又會延期到什麼時候呢?
疊柵組件量產,並無明確的時間表。
在2024年12月11日公司公告的投資者交流紀要中,多個問題與疊柵技術有關。投資者詢問時創能源董事長符黎明,疊柵技術的後續落地量產時間,符總回應:「公司目前正在全力推進應用於TOPcon路線的疊柵技術從研發成果到量產線的跨越,具體情況請關注後續公告信息。」
這也就是說,疊柵組件量產,已經沒有明確的時間表了。
12月16日,趕碳號向時創能源董秘求證:「疊柵組件是不是遇到問題了?」對方表示,「項目正在積極推進中……完全的創新研發更不容易啊。」可以理解。
每瓦降本5分錢的大好事,爲何只有時創能源在幹?
疊柵技術,無疑是2024年以來引發光伏圈高度關注的一項顛覆性技術。
根據券商研究報告顯示,採用疊柵技術的電池片可直接降低銀耗75%,從成本端每瓦組件可現降本5分錢,從售價端可攤薄BOS成本每瓦3分錢。
市場之所以相信這事有點靠譜,並不完全因爲時創能源這家公司有多牛,而是與該公司簽署合作協議的三家公司,技術實力雄厚,至少很難被忽悠:
硅料和電池雙龍頭通威股份的技術實力自不必說,帝爾激光也是當下BC電池激光設備中的頂流,光伏與半導體設備的大白馬晶盛機電,不但與時創能源簽署了合作協議,甚至還投資入股了——當然現在也已經小幅套牢。晶盛機電大概率是知根知底的,不光是兩家公司的創始人和管理團隊同爲浙大背景,而是晶盛機電是一家技術積澱非常厚重的企業,在技術方向很難看走眼。
雖如此,市場對於疊柵技術的質疑其實也不少。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雖然有三家龍頭企業背書,但在目前所有的公開信息顯示,僅有時創能源一家公司真正在幹疊柵。
像龍頭企業晶科能源、晶澳科技、天合光能、鈞達股份以及選擇BC技術路線的隆基綠能,從來沒對外提及這項技術。這樣一個重大的光伏技術創新,完全是時創能源這樣一家小公司在挑大樑。
這可是一項每W能夠降本5分錢的重大技術,按道理龍頭企業們不會直接忽略吧?
據一家頭部私募基金負責人介紹,他們團隊還專門去時創能源進行過投資者調研。調研完之後,該投資機構表示,他們對BC技術路線更加放心了。該機構因爲已經在帝爾激光和隆基綠能投下重注,之所以去調研時創能源,主要是評估疊柵技術加持下的TOPCon,會給BC帶來的多大的風險,會不會第二次把BC的路給堵死。
![big](https://newsfile.futunn.com/public/NN-PersistNewsContentImage/7781/20250121/0-0da55b0cf9f50f8b54dfc2648d74b2d7-3-4fc01c6e1e832141759241f9f0205097.jpg/big?imageMogr2/quality/minsize/1/ignore-error/1/format/webp)
來自時創能源公告
雖然頭部企業們沒有投入精力研發疊柵技術,但是也都關注到了這項技術。趕碳號訪問的幾家電池企業技術負責人表示,疊柵技術實際上是一種平台化技術,TOPCon、HJT、BC均可使用,從理論上具有可行性,且能達到減銀增效的目的。但就量產化而言,他們對疊柵技術更傾向於觀望。
總之,不管別人怎麼想、怎麼幹,時創能源是徹底ALL IN疊柵了,前後已有四年多時間,未來要麼坐地昇天,要麼原地自爆。
疊柵組件量產,究竟卡在了哪裏?
![](https://newsfile.futunn.com/public/NN-PersistNewsContentImage/7781/20250121/52367619-4-6a28182348b9cfd4e9a873f019f987c5.png/big?imageMogr2/quality/minsize/1/ignore-error/1/format/webp)
來自東吳證券研究報告
時創能源的疊柵技術,肯定不是一個「水變油」的割韭菜騙局。頭部光伏企業技術負責人,雖然從技術原理角度認可疊柵技術,但從實際生產角度仍對疊柵技術的量產表達了不同觀點。
頭部電池企業在降銀提效的解決方案上,更加傾向於0BB、銀包銅、銅替代等,不是別的原因,主要是因爲疊柵技術真的太難了。
疊柵的工藝流程爲製備種子層、製備三角導電絲、將三角導電絲和種子層焊接結合。
疊柵對電池片電極圖形的要求比常規電池要低,柵線形貌(銀漿)、網版、設備等均可體現,但是疊柵技術對於三角導電絲以及焊接要求極高。
據說,時創能源已經發明導電絲,且公告稱「使用極細的三角導電絲(低於120微米)替代了傳統的主柵和焊帶,使得用銀量大幅降低,同時該導電絲具有超高表面反射率,可將電池表面的等效遮光面積降低到 1%以下,從而提升了組件的轉化效率。」
如何又快又準地將導電絲「疊」到種子層上,這是整個工藝的難點,直接影響到良率,也就是成本。或許正是這個原因,才導致了疊柵組件的難產。
現在,光伏企業之間的競爭就兩個維度:效率和成本。在當下,對於一家光伏企業的生存來說,成本甚至更重要。如果在降銀方面每瓦可以省下5分錢,但良率卻提不上去,同樣不能實現降本的目的。
就以N型BC爲例,隆基綠能表示,目前良率可以達到95%以上。一家TOPCon企業負責人是這樣解讀的,BC的良率實際上就是95%,因爲如果已經幹到了96%,隆基就絕對不會說是95%以上,而是96%以上。
另外,若提到焊接,在此處就有必要提到串焊機龍頭——奧特維,其在串焊機市場佔有率超過70%。
(1)現在市場中不希望疊柵技術成功的,還不只是前面那家機構,恐怕第一個就是奧特維。疊柵組件一旦成功量產,這項技術將會迅速普及,如此一來市場就再也不需要傳統的串焊機了。
進一步解釋下,傳統串焊機,就是爲常規光伏電池片設計的,通過夾爪抓取焊帶放置在電池片主柵上,再利用紅外燈加熱焊接。而疊柵組件的導電絲數量多,且排布密集,無法使用常規串焊機通過導電條使疊柵電池與疊柵電池的正負極連接在一起。
爲此,疊柵組件可以採用持續旋轉焊接工藝,能夠使得對於原始電池片施加的溫度整體均勻性高。此外,通過繞線張力控制導電絲與電流收集層間的貼合力,再搭配勻速旋轉焊接,從而實現了三角導電絲與電流收集層的焊接要求,更適用於疊柵電池結構中異形導電絲的焊接。
疊柵電池可採用在電池單元正面邊沿設置帶有低溫焊料層的片間連接條,在鋪放好的膠膜上擺片層疊電池單元,使相鄰兩個電池單元的片間連接條搭放在另一個電池單元的背面的多根導電絲上以形成正負極搭接,在後續的層壓過程中連接形成正負極電氣連接,無需事先進行串焊。
這就是說,疊柵技術將會顛覆現在的光伏焊接技術。因此,自從時創能源宣佈自研的疊柵組件將要量產時,奧特維幾乎每次投資者交流時,都會被問及疊柵技術的問題。
奧特維的態度一直是:「疊柵技術在降本方面有良好的表現,但是疊柵技術在工藝實現度、成本等方面仍需時間驗證。」
從奧特維股價表現來看,其暫未受到疊柵技術的衝擊。
時創能源的神祕股東們
![big](https://newsfile.futunn.com/public/NN-PersistNewsContentImage/7781/20250121/0-0da55b0cf9f50f8b54dfc2648d74b2d7-6-16f97b28d05158080545da1c8af929ba.jpg/big?imageMogr2/quality/minsize/1/ignore-error/1/format/webp)
現在,市場中對疊柵技術的前景就是鮮明的兩派:
一是以晶科、晶澳、天合、隆基爲代表的觀望派;二是以通威、帝爾激光、晶盛機電爲代表的力挺派。
通威、帝爾激光、晶盛機電都是光伏領域專業、專注、高信譽的公司。時創能源稱與這3家達成了合同,無形之中增加了市場對疊柵技術的信心。就像開頭所說,一項新技術新概念可以騙騙外行,但想要忽悠這三家公司的技術大拿,幾無可能。
(1)時創能源與帝爾激光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就電池和組件工藝,尤其是雙 Polo 技術和疊柵技術中的激光和材料等技術應用進行了深入探討,共同探索如何將帝爾激光的先進激光技術更好地應用於時創能源的疊柵技術中,以實現疊柵技術的優化和量產。
(2)與通威簽署《技術合作開發合同》,共同致力於疊柵技術的深度研發合作與開發。爲此,通威股份還特別發了公告。不過在降銀方面除了疊柵技術,通威股份也在推動銅漿技術、銅互連等技術的量產導入,絕不會在疊柵技術上孤注一擲
(3)在2024年9 月22日,時創能源與通威股份進一步簽訂《技術合作開發合同》,晶盛機電作爲設備廠商參與其中。晶盛機電主要爲疊柵組件技術的量產提供設備支持,包括疊柵焊接設備等。時創能源則提供導電絲、技術方案等,並收取專利費。
2024年12月,東吳證券研究報告也提到「晶盛提供了一種焊帶預製件,能夠在網上直接貼合電池片,提高加工效率。通過提供焊帶預製件,可在焊帶預製件上直接貼合電池片,加工得到具有高密度焊帶的電池片結構,省去了焊帶佈設的過程, 提高效率。」
在爲疊柵技術背書的3家企業中,晶盛機電的身份又有所不同,它還是時創能源的股東。
晶盛機電在時創能源2023年6月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的戰略配售中獲得了 600.012 萬股,佔時創能源目前總股本的 1.50%,成爲時創能源的第7大股東。以發行價19.2 元計算,晶盛機電共耗資1.17億元。2024年6月解禁後,晶盛機電未曾減持。
上面提到過,疊柵技術將會顛覆奧特維的串焊機。若是疊柵技術得到推廣應用,獲利最大的設備企業或將是新型焊接技術的提供者——晶盛機電。1.17 億元的股權投資,對400多億市值的晶盛機電來說顯然就不是個事。另外,兩家企業或許早就熟識。晶盛機電曹建偉,2010年畢業於浙江大學機械電子工程專業,獲得博士學位。時創能源董事長符黎明,2008 年畢業於浙江大學材料物理與化學專業,獲得博士學位。兩人算是浙大的師兄弟。
趕碳號剛注意到,和小幅被套的晶盛機電相比,時創能源其實還有一個神祕的自然人股東——張帆。
截至2024年三季度,張帆個人持股高達3244萬股,位列公司第三大股東,股比甚至超過江蘇溧陽國資、上海國際這些實力股東們。公開信息顯示,張帆是湖南弘慧教育基金會創始人、理事長兼法定代表人,北京源慧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另外,符黎明目前也是弘慧基金會的理事。
神祕而低調的張帆,成功投資案例有很多。作爲一級市場中的大神,除時創能源以外,張帆早年投資辰州礦業(即現在的湖南黃金),5年回報20倍,投資三諾生物,7年回報25倍。這樣一位佈局精準的股神與一位專心致志的技術大拿,究竟誰需要誰更多一些呢?
評論(0)
請選擇舉報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