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海光信息(688041)公司点评报告:预计Q4“双芯”增长 看好2025年成长加速

海光信息(688041)公司點評報告:預計Q4「雙芯」增長 看好2025年成長加速

國海證券 ·  01/13

事件:

2025 年1 月13 日,公司發佈2024 年年度業績預告:預計2024 年營收87.2~95.3 億元,同比增長45.04%~58.52%;歸母凈利潤18.1~20.1 億元,同比增長43.29%~59.12%;扣非後歸母凈利潤17.1~18.8 億元,同比增長50.48%~65.44%。

投資要點:

2024Q4 公司營收增速25%~64%,預計CPU+DCU 實現雙增長

經過我們測算, 預計2024Q4 營收25.8~33.9 億元, 同比增長24.85%~63.99%;歸母凈利潤2.8~4.8 億元,同比-21.37%~+33.95%;扣非後歸母凈利潤2.4-4.1 億元,同比-22.27%~+33.94%。我們預計2024年,公司CPU+DCU 雙產品均實現了高速增長。

1)CPU:2024 年,公司的CPU 產品進一步拓展市場應用領域、擴大市場份額,支持了廣泛的數據中心、雲計算、高端計算等複雜應用場景。我們預計:公司下游運營商、金融等行業需求進一步提升,根據中國電信官網,2024-2025 年中國電信服務器集採招標中國產化比例達67.5%。金融行業方面,工農中建均是公司客戶,2024 年10 月以來,浦發銀行、四川農商聯合銀行等均大規模採購了海光芯片服務器。

2)DCU:公司處理器產品(DCU)屬於GPGPU 的一種,採用「類CUDA」通用並行計算架構,能夠較好地適配、適應國際主流商業計算軟體和人工智能軟體。海光DCU 具備強大的計算能力、高速並行數據處理能力、良好的軟體生態環境三大技術優勢,已經實現了在人工智能、大數據處理、商業計算等領域的規模化應用,可以用於大模型的訓練和推理,客戶覆蓋了包括智算中心「新基建」、Internet Plus-related、金融、運營商等行業。公司與頭部Internet Plus-related廠商推出了聯合方案,打造了全國產軟硬件一體全棧AI 基礎設施,形成了多個標杆案例。2024 年,公司DCU 產品快速迭代發展,得到市場更廣泛認可,也進一步促進了公司業績的較快增長。

2024 年研發支出持續高增長,未來將加大市場推廣力度

公司持續專注於海光CPU 和海光DCU 芯片的研發工作,重點圍繞處理器設計、處理器安全、軟體優化等關鍵技術加大研發投入,通過高強度研發投入,不斷實現技術創新、產品性能提升,保持了國內領先的市場地位。根據公司業績預告,預計2024 年年度實現研發投入32.3 億元到36.6 億元,同比增長14.96%到30.26%。經測算,預計2024Q4公司實現研發投入10.6 億元到14.9 億元,同比增長25.1%到75.73%。.

公司高端處理器產品已經得到了國內行業用戶的廣泛認可,逐步拓展了浪潮、聯想、新華三、同方等國內知名服務器廠商,開發了多款基於海光處理器的服務器,有效地推動了海光高端處理器的產業化。未來,公司將持續加大市場推廣力度,將公司高端處理器產品拓展至更多領域,佔據更大的市場份額,公司也會積極關注相關行業招標的機遇和進展。

2025 年展望:AI+政策+新品等多重驅動,公司成長有望提速我們看好2025 年,公司CPU 和DCU 雙核心產品的持續高增長:

1)CPU:根據IDC,2024 年H1 我國服務器CPU 產品的國產化率約爲20%,仍有較大提升空間。我們預計:2025 年,公司CPU 將迎來政府專項債落地、信創政策深化推進、新產品競爭力提升及需求放量等新的機會。

2)GPU:2025 年1 月,我國中部地區規模最大的智算中心在河南鄭州正式投產,預計到2025Q1 將達到30000P 算力規模,全部建成後算力規模超10 萬P,將成爲中部最大、國內領先萬卡算力集群。我們認爲:2025 年,我國智算中心將在政府、Internet Plus-related、運營商等多行業持續落地建設,海光信息作爲國資央企參股的高端處理器領軍企業,有望發揮在CPU、GPU、卡間互連、交換芯片、軟體生態等領域的佈局優勢,在國內AI 芯片市場實現份額提升。

盈利預測和投資評級:公司CPU 與DCU 產品持續迭代,將受益於國產高端處理器的需求持續增長。我們根據公司2024 年業績預告調整了公司盈利預測, 預計2024-2026 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爲93.06/147.19/208.57 億,歸母凈利潤分別爲19.35/34.6/51.08 億元,EPS 分別爲0.83/1.49/2.20 元/ 股, 當前股價對應PE 分別爲172/96/65X,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需求不及預期,國際局勢風險,市場競爭風險,大模型發展不及預期,新品迭代不及預期,短期相對估值較高等。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評論 評論 · 瀏覽 352

熱點推薦

搶先評論

聲明

本頁的譯文內容由軟件翻譯。富途將竭力但卻不能保證翻譯內容之準確和可靠,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