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王小娟
編輯 | 柴旭晨
這幾年的汽車市場,流量似乎是屬於新勢力的,他們總是代表着行業的風向標。但傳統車企們在經歷一波下滑之後,也開始書寫轉型逆襲故事,東風汽車就是其中之一。
根據東風集團1月7日發佈的產銷快報,去年全年集團累計銷量248萬台,同比增長約2.5%。儘管這一增幅並不高,但總算是止住下滑,有望完成築底。
在這一次銷量回升之前,東風汽車已經連續7年銷量下滑了。曾經它在2016年曾達到427萬輛的巔峯,僅次於上汽。此後的幾年間,東風汽車自主品牌還沒有崛起,合資品牌亦是受挫,進而銷量持續下滑。
也許不少人還記得2022年3月東風雪鐵龍挑起的價格戰。那時起,東風汽車的焦慮就愈發凸顯。在新能源的轉型中,東風汽車發力更晚,進而轉型受挫銷量難有起色。
銷量下滑加之新能源轉型方面的投入巨大,2023年,東風集團還出現了在港股上市18年以來的首次虧損,從2022年的盈利102.65億,次年「變臉」虧損39.96億,一年間,凈利潤直接減少了140億。
頹勢之下,2023年10月東風汽車火線換帥,老將楊青正式擔任東風汽車董事長。
之後的一年多,東風汽車各方面發力,特別自主新能源有了全面的增長,進而在2024年實現銷量上的止跌,這也意味着,東風集團有希望再次回歸盈利。
在2024年的銷量結構中,東風汽車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汽車銷量實現了不錯的增長。
根據年末官方發佈的預測數據,預計全年銷售自主品牌137萬輛,同比增長34.3%,佔集團銷量55%,同比提升13個百分點;而新能源方面增長更加迅猛,預計全年銷售新能源汽車86萬輛,同比增長70.9%;其中銷售自主新能源81萬輛,同比增長122.5%。
藉着這一趨勢,東風汽車也爲2025年立下新的flag:整體銷量保300萬衝320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超100萬輛,海外出口50萬輛。
爲了實現這一目標,東風汽車在管理上也進行了調整,其將總部定位由戰略管控向「運營+統籌」轉型,調整隊形,強化自主乘用車業務運營。
具體而言,東風汽車相繼對研發、商用車、零部件等領域作出系列調整,構建了新能源「4+2」(4個自主業務單元+2家合資公司)佈局、「1+n」(研發總院+各事業單元研發力量)研發體系。
在技術方面,在去年9月底的科技週上,東風發佈了一系列未來規劃,也官宣了一系列的合作。這些規劃與合作,大多指向如今行業卷得最猛烈的智能化。
其中,東風發佈發佈了「新汽車 新技術」科技躍遷3.0,集智能駕駛、智慧座艙、智能平台、智慧能源、智能製造,實現「五智一體」;另外,又與華爲乾崑車控模組合作研發全新一代的天元架構,2025年搭載在東風猛士與嵐圖車型上。
和行業一樣,爲了更多增長,東風也在出海方面格外努力。東風在新能源出海上以嵐圖爲抓手,提出了「6655」核心目標——到2030年,佈局世界六大洲,進入全球60國,累計建成500家銷售服務網點,海外銷量累計突破50萬輛。
去年以來,嵐圖就開始將一些車型在海外亮相或發佈。比如9月13日,在意大利都靈國際車展上,嵐圖知音全球版「Courage」正式上市,售價超過5萬歐元(約合人民幣400,000元)。
另外,出海方面,東風也注重本地化。以嵐圖爲例,品牌在歐洲建立了本地的客戶運營中心,專門針對歐洲市場做專門的運營。
不過,銷量要靠實打實的車型帶來。以東風旗下的高端新能源汽車打頭陣的嵐圖爲例,嵐圖汽車副總經理邵明峯稱「2025年公司將有四款以上全新或改款車上市,全年向20萬銷量目標發起衝擊。」並將在品牌、產品、技術、渠道、服務、出海等方面加速佈局、加快創新。
行業依舊很卷,傳統車企們也都過去的穩定日子中覺醒過來了,開始拿出曾經的創業精神,搶奪行業的終局席位。新的一年,東風汽車能不能實現重回300萬,值得期待。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