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能形成相關各方認可的具體方案。
作者 | 黃昱
編輯 | 劉寶丹
短短15天過去,海爾欲整合海爾生物和「血王」上海萊士的計劃就折戟了。
1月6日晚,海爾集團旗下海爾生物(688139.SH)與上海萊士(002252.SZ)發佈關於終止籌劃重大資產重組暨公司股票復牌公告,終止籌劃海爾生物吸收合併上海萊士的重大資產重組事項。
對此,海爾大健康業務板塊盈康一生對華爾街見聞表示,由於本次交易結構較爲複雜,尚未能形成相關各方認可的具體方案。經審慎研究相關方意見並經交易雙方協商一致,爲切實維護上市公司及廣大投資者利益,海爾生物和上海萊士決定終止籌劃本次重大資產重組事項。
「這一決定不會影響兩家公司正常業務經營,也不會影響公司及股東特別是中小股東利益。海爾生物和上海萊士同屬海爾大健康『盈康一生』旗下,不僅在產業鏈上高度協同,還將繼續在『天下人一生盈康』的願景引領下,持續深化合作,深耕生物科技產業。」
同時,爲了提振投資者信心,海爾生物和上海萊士均發佈關於公司董事長提議公司回購股份的公告,海爾生物回購股份的資金總額爲人民幣1億到2億,上海萊士回購股份的資金總額爲2.5億到5億。
據悉,回購股份將在未來適宜時機全部用於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且兩家公司回購股份資金來源均爲自有資金。
海爾與上海萊士之間的故事要從2023年底講起,彼時海爾宣佈將斥資125億元,從國際醫療健康企業基立福手中,收購國內「血王」上海萊士20%股權。
隨着交割完成,去年6月,海爾成爲上海萊士的第一大股東和實控人,上海萊士正式併入盈康一生,以血液製品業務爲基礎,推進「拓漿」和「脫漿」戰略,向血液衍生藥品及非血源創新藥拓展。
這也意味着,過去一向以醫療器械和醫療服務爲主的海爾大健康產業,迎來了重要的里程碑時刻,正式進入血液製品賽道。
爲了進一步提升業務協同性,去年底,海爾生物宣佈,將由海爾生物吸收合併上海萊士。然而由於海爾生物當時市值約爲百億,而上海萊士達到400多億,這場合並被業內成爲「蛇吞象」,也在一定程度上預示了這場合並的難度之大。
如今,火速終止整合,海爾可以說是及時止損,避免了在整合這件事情上耗費太多精力和時間。
據華爾街見聞了解,上海萊士是國內血液製品行業的龍頭企業,其血液製品數量豐富,業內規模領先,目前採漿量在行業中居於前二,主要生產和銷售血液製品,產品覆蓋白蛋白類、免疫球蛋白類和凝血因數三大類。
上海萊士財務表現也較爲穩定。業績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上海萊士的營收同比增長6.39%至63.14億元,歸母凈利潤約爲18.4億元,同比增長2.81%。
更重要的是,從2001 年起,國家不再批准新的血液製品企業,造成了行業的封閉性。血液製品企業執照稀缺,海爾收購上海萊士的機會更顯得金貴。
海爾近年來在大健康產業賽道發力明顯,2019年開始着力打造了盈康一生大健康生態品牌,深耕生命科學、臨牀醫學、生物科技三大產業,在收購上海萊士後,旗下上市公司共有三家,另外兩家還包括海爾生物和盈康生命(300143.SZ)。
這兩家公司的業務各有側重:盈康生命主要是醫療服務和醫療器械業務;海爾生物則聚焦生命科學與醫療創新等產品和服務,涵蓋智慧實驗室、數字醫院、智慧公共衛生、智慧用血等多個場景。
上海萊士加入後,將有助於提升海爾大健康業務的協同性。如上海萊士的血製品可採用海爾生物的智慧用血解決方案,也可進入盈康生命旗下的醫療機構。
官方信息顯示,目前,盈康一生的業務已覆蓋全球160個國家和地區,通過研發、生產、營銷、服務的一體化網絡,爲全球用戶提供智慧的科研服務、前沿的醫療技術以及創新的臨牀應用。
然而,海爾生物和盈康生命卻始終未能給海爾帶來顯著的業績貢獻,2023年總營收不足40億,其中盈康生命營收14.71億元,凈利潤1億元;海爾生物營收22.81億元,凈利潤4億元。
上海萊士的加入將直接使得盈康一生旗下上市平台收入翻倍,但相對於營收規模已經突破2600億元的海爾智家來說,海爾大健康板塊的營收目前還是有點不夠看。
不過,在當前家電行業增長乏力的背景下,對海爾來說,大健康產業是一座富礦,必須認真開採,爲未來業績增長尋找新的增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