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隐形的AI巨头”!亚马逊获华尔街力挺,2025年股价有望再攀高峰?

「隱形的AI巨頭」!亞馬遜獲華爾街力挺,2025年股價有望再攀高峰?

富途資訊 ·  01/06 17:57

在人工智能(AI)快速發展的時代,各大科技巨頭都在加註在AI領域的投資。而 $亞馬遜 (AMZN.US)$ 則是一家實力雄厚卻容易被投資者忽視的「隱形AI巨頭」。

在雲計算領域,亞馬遜已然穩坐頭把交椅,儘管 $微軟 (MSFT.US)$$谷歌-A (GOOGL.US)$ / $谷歌-C (GOOG.US)$ 等競爭對手緊隨其後,奮力追趕,但仍難撼動其領先地位。

在AI大模型方面,亞馬遜後來者居上,在去年12月的亞馬遜雲科技re:Invent全球大會上推出新一代基礎模型Amazon Nova,堪稱基礎模型領域的最強「全家桶」。此外,亞馬遜還推出了第三代AI訓練芯片Trainum3,以減少對 $英偉達 (NVDA.US)$ 的依賴。

亞馬遜2024年累計漲超44%,其中,12月16日創下歷史最高價233美元。亞馬遜上週五(1月3日)收漲近2%,報224.19美元,距離創下歷史新高價僅不到4%的差距。

傑富瑞近期展望指出,微軟、谷歌和亞馬遜可能成爲明年人工智能(AI)軟體領域的贏家。亞馬遜在雲服務市場的份額超過50%,預計隨着時間的推移,這將帶來顯著的AI收入增長潛力。傑富瑞對亞馬遜保持「買入」評級,並將目標價從235美元上調至275美元。

此外,近期多家大行上調亞馬遜目標價。12月18日,摩根大通將亞馬遜的目標價從250美元上調至280美元,維持「增持」評級;伯恩斯坦將其目標價從235美元上調至265美元。1月3日,Wolfe Research將亞馬遜的目標價從250美元上調至270美元,維持「買入」評級。

佈局AI產業鏈各環節

當前,亞馬遜是爲數不多在AI所有環節都涉及的一家公司,正在積極在AI產業鏈的各個環節中佈局並加強其準備。在AI領域,亞馬遜採取了全方位、多層次的佈局策略。從基礎的芯片研發、數據存儲到高級的AI模型訓練和應用,亞馬遜都展現出了強大的技術實力和市場洞察力。

  • 1、下游市場:雲服務變現能力強勁

亞馬遜雲科技(AWS)作爲亞馬遜旗下的核心業務之一,其在全球公有云IaaS市場份額中連續多年穩居首位。

相較於AI to C市場的免費爲主模式,AI to B市場展現出更高的變現能力。企業用戶願意爲提升業務效率、降低成本而直接購買AI服務。作爲雲服務市場的領導者,亞馬遜AWS市場佔有率超過30%,遠高於微軟 Azure和 谷歌Cloud,這一龐大的市場基礎爲亞馬遜的AI產品變現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據Synergy Research Group估計,2024 年第三季度,亞馬遜在全球雲基礎設施市場的市場份額爲31%,領先於微軟Azure平台的20%和谷歌雲的 11%。這「三巨頭」佔據了不斷增長的雲市場的60%以上,其餘競爭對手的份額則保持在個位數以下。

亞馬遜AWS的優勢在於其技術領先地位與廣泛的客戶基礎,尤其是在AI和機器學習應用方面的快速推廣,使其能夠抓住新一輪的技術革命機遇。近一年,亞馬遜AWS更新了AI改造過的計算、存儲、數據庫等基礎雲產品,一直在重塑IaaS(基礎設施)、PaaS(平台軟件)、Saas(應用軟件)、MaaS(模型服務)層的產品。

因此,亞馬遜AWS的營收增速、利潤水平在迅速攀升。業績數據顯示,亞馬遜AWS營收增速連續五個季度回升。2024年三季度營收增速爲19%,是2023年後的高點。2024年三季度營業利潤率高達38.1%,是2020年之後的高點。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市場競爭激烈,亞馬遜AWS可能會受到競爭對手的挑戰。2024 年第三季度,全球雲基礎設施服務支出較2023年第三季度增長157億美元,增幅23%,截至9月30日的三個月內,總支出超過840億美元。亞馬遜雲科技2024年第三季度的營收同比增長19%,但同期微軟Azure等雲服務的增幅爲33%,谷歌雲增幅則爲35%。

Synergy Research Group首席分析師John Dinsdale表示:「鑑於市場規模已經非常龐大,我們看到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增長勢頭。毫無疑問,AI是這一增長率上升的主要因素。」面向AI的新服務和技術正在幫助主要雲提供商乘風破浪——新功能帶來需求增加,從而帶來收入增加,進而推動對底層技術的投資增加,John Dinsdale解釋了這種良性循環,這可能會帶來未來的進一步增長。

  • 2、中游領域:大模型性能卓越,「多模型+生態開放」策略

在2024年12月,AWS一年中最重要的re:Invent大會上,亞馬遜CEOAndy Jassy親自上臺,發佈新款基礎大模型Amazon Nova系列,這標誌着這家科技巨頭進軍前沿基礎大模型領域。目前,Nova包括6款大模型,其中包括四個基礎版本(Micro、Lite、Pro、Premier),以及圖像模型Nova Canvas、視頻模型Nova Reel。

根據亞馬遜給出的數據,Nova系列模型的性能與直接競品幾乎是伯仲之間,互有勝負。據亞馬遜內部測試顯示,在視頻質量和一致性方面,Reel模型的表現都優於市面上的競品。

Nova 系列模型的部分信息(來源:亞馬遜)
Nova 系列模型的部分信息(來源:亞馬遜)

人們普遍認爲,這一代大模型技術將成爲改變全球產業企業的技術。但大模型的產業落地並不容易,需求方的企業普遍遇到了兩個難題。

1,算力成本貴。大模型的主要算力成本分成訓練、推理兩部分。隨着AI應用數量增多,算力資源消耗也在加大,算力成本也隨之攀升。

2,工程落地難。大模型一般無法開箱即用。模型「幻覺」(生成不符合事實或毫無根據的信息)仍然沒有徹底解決。在金融、製造等專業領域,它有出現低概率但致命錯誤的可能,但這是絕對無法接受的。

Andy Jassy以亞馬遜自身的大模型落地實踐爲例,提到了三點經驗。

1,當AI應用達到一定規模時,計算成本的重要性變得愈加凸顯。大家迫切希望獲得更高的性價比。

2,打造一款優質的AI應用是有難度的,用上好模型只解決了70%的工作。

3,永遠不會有一款模型能夠一統天下,要給客戶選擇的權利。

面對上述問題,亞馬遜採取了「多模型+生態開放」的策略——它可以提供選擇空間,讓客戶找到價格、性能適合的模型。

2024年亞馬遜推出的AI應用開發平台Bedrock,不僅幫助企業降低成本,還提升了業務自動化效率,獲得了大規模採用。亞馬遜Bedrock就像是一個「超市」,不論自家模型還是第三方模型,都將在Bedrock上提供,其上架了來自 $IBM Corp (IBM.US)$ 和英偉達等公司的100多款專業模型或行業模型。

Andy Jassy解釋稱,亞馬遜給了開發者自主選擇的權利。使用模型時,擁有多種選擇至關重要,「永遠不會出現一種工具能在某個領域一統天下的情況」。

  • 3、上游硬件:自研芯片,降低算力成本

大模型是典型的「吞金獸」,科技公司需要投入巨額資本支出採購芯片和服務器,租賃土地建設數據中心。亞馬遜在2024年三季度業績電話會中預測稱,2024年資本支出將超過750億美元。

面對算力成本太貴的問題,亞馬遜雲科技應對算力昂貴的做法是——自研芯片。自研芯片在實現量產的前提下,通常比英特爾、英偉達的芯片採購成本、運營成本更低。目前亞馬遜量產了三款自研芯片,分別是:

1)Arm架構的CPU芯片Graviton 4,它主要對標英特爾、AMD旗下芯片產品;

2)AI訓練芯片Trainium 2,它主要對標英偉達旗下A100/H100等旗艦級別的AI訓練芯片;

3)AI推理芯片Inferentia 2,它主要對標英偉達旗下A10等入門級別的AI推理芯片。

據亞馬遜宣傳,Trainium 2芯片成本相較於競爭對手降低了約30%。亞馬遜還將在2025年量產Trainium 3,性能比前代產品Trainium 2高出兩倍,性價比可以提升40%,進一步擴大其性能成本優勢。據悉,目前亞馬遜全球新增算力的一半以上都是基於Arm架構Graviton系列芯片,數量已經超過了x86系列芯片(主要生產企業包括 $英特爾 (INTC.US)$$美國超微公司 (AMD.US)$ )。

自研芯片的另一個好處就是,這些自研芯片不僅被用於亞馬遜自身的雲服務中,還能售賣於其它企業。這一舉措不僅有助於亞馬遜降低自身運營成本,提升服務性價比,還爲其在AI硬件市場開闢了新的增長點。一批企業已經成了亞馬遜自研芯片的使用者,其中包括 $蘋果 (AAPL.US)$ 和AI創業公司Anthropic。

蘋果的搜索服務採用了Graviton 4和Inferentia 2的雲服務,其機器學習推理工作負載的效率提高了40%以上。蘋果機器學習和AI高級總監Benoit Dupin在re:Invent 2024演講時表示,蘋果還處於評估Trainium 2芯片的早期階段,在Trainium 2上對其模型進行預訓練,效率將提高50%。

電商業務對AI具有高需求

AI已然成爲亞馬遜及其雲服務AWS的核心戰略焦點。久違於公衆視野的前亞馬遜CEO傑夫·貝索斯也回歸一線,領導AI工作。在一次去年12月的媒體對話中,貝索斯透露自己仍深度參與亞馬遜事務,並將絕大部分精力——約95%的時間,傾注於推動人工智能的發展。他表示,現代人工智能是一個橫向的賦能層,它可以用於改善一切,並將出現在一切中。

隨着雲計算市場競爭的白熱化,一位資深AI行業專家指出,要在當前階段勝出,一家雲廠商至少需要具備AI(人工智能)、Business(業務)、Cloud(雲計算)、Data(數據)四項能力,成爲「全能型選手」,而非僅僅專注於某一領域。

在巨頭們競相佈局AI的同時,商用的關鍵性常常被忽視。許多公司盲目投資AI,希望通過技術突破業務瓶頸,正確的路徑應是業務優先,通過明確的業務場景推動AI技術的落地。

在資本市場上,AI商用表現相當活躍並令人矚目。例如,2024年美國市場最熱門的AI公司已非英偉達,而是一衆「AI+」公司,其中廣告營銷AI工具 $Applovin (APP.US)$ 去年股價飆升逾7倍,語音AI公司 $SoundHound AI (SOUN.US)$ 更是暴漲超過8倍。

展望未來,AI廠商要想真正擴大AI和雲的規模,必須更加依賴業務的驅動。目前,亞馬遜的優勢在於AWS的強大能力,集團電商業務垂直領域的基礎紮實,以及豐富的電商數據資源,而微軟、谷歌等各有千秋。

亞馬遜的基本盤業務——電子商務,對於AI具有天然的高需求。無論是庫存管理、物流優化、賣家客服還是機器人倉庫配送,AI技術都能在其中發揮重要作用。通過引入AI技術,亞馬遜能夠進一步提升業務效率,降低成本,提升用戶體驗。

儘管亞馬遜已全面發力AI領域,但同時也面臨着一系列挑戰。

首先,其電商業務增長空間正逐漸收窄,隨着全球消費者行爲的變化和通膨壓力的影響,亞馬遜的核心電商業務需要更多創新來吸引消費者。

其次,AWS雲服務雖爲亞馬遜的又一增長支柱,但也面臨微軟Azure、谷歌Cloud等強勁對手的緊追不捨。

最後,物流及運營成本亦是亞馬遜的一大負擔,儘管自動化與倉儲技術有所助益,但2024年物流費用仍攀升8%,達到約700億美元,佔總收入近12%。

在投資者角度,亞馬遜的高市盈率(接近50倍)反映了市場對其增長潛力的樂觀預期,但亦意味着業績稍有波動便可能引發股價劇烈反應。摩根士丹利此前分析指出,亞馬遜需要在2025年實現至少15%的營收增長和20%以上的盈利增長,才能維持目前的估值水平。

展望2025年,亞馬遜股價能否延續其增長勢頭並繼續刷新紀錄,AI在零售、物流領域的應用能否帶來效率提升與成本削減,在AI與雲技術的投資能否在未來轉化爲顯著回報等,值得投資者們關注。

016.png想進場但擇時難?「月供專區」功能幫到你,定時定額入市,把握投資機會!市場>美股>點擊「月供股票」>「創建月供」>設置月供計劃

編輯/jayden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