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深耕中小尺寸顯示四十載, 產品與客戶結構多元公司成立於1983 年,是我國本土最具代表性的中小尺寸面板廠之一,公司擁有從黑白無源、a-Si TFT-LCD、IGZO TFT- LCD、LTPS TFT-LCD 到AMOLED 的中小尺寸全領域主流顯示技術佈局,並前瞻性投建Micro-LED 全製程產線,憑藉具備快速響應、柔性交付、垂直起量、質量領先的中小尺寸顯示領域運營體系,公司在手機LTPS、車載前裝顯示、專顯等多個細分市場全球領先。相比同行,豐富多元的產品與客戶結構幫助公司提升抗風險能力、助力公司穩健成長,23 年下半年以來,面板價格的修復、產品結構的優化以及持續降本驅動公司盈利能力大幅改善,24Q3 公司實現單季扭虧爲盈。
以領導層年輕化、專業化爲鋪墊,「2+1+N」戰略引領發展2021 年,兩位80 後掌舵人:新任董事長彭旭輝和總經理成爲接棒深天馬主導權,這兩位也是歷任天馬掌舵人中,天馬自身培養成材的年輕幹部。這代表了未來天馬領導層年輕化和專業化的改革思路。當下公司已形成了「2+1+N」的業務佈局,產品矩陣豐富,結構均衡且持續優化。
手機:柔性OLED 進入全面發力期,盈利能力顯著改善柔性OLED 方面,過去在我國本土面板廠產能的集中釋放,全球手機出貨量連續多年下跌的背景下,本土面板廠稼動率相對於韓系廠商而言較低,而高端類面板需求中,國內品牌的高端需求轉向本地化的滲透也是逐步抬升的,這與我國面板廠的供給成長節奏有一個錯配,並且23 年處於行業週期底部、以及外部環境的下行加劇導致需求疲軟,因而柔性OLED 價格持續下跌。但是23 年下半年以來,手機市場持續復甦、柔性OLED 滲透率繼續提升、國內摺疊機和LTPO 直板機等高端需求的增加,帶動柔性OLED 需求持續健康成長;從供給端來看,國內柔性OLED 六代線產能佈局基本形成,市場新增供給有限,因此我們認爲柔性OLED 手機產能結構偏緊態勢仍將持續,價格經過上半年修復之後,未來有望維持穩定。
天馬在柔性OLED 領域當前正進入全面發力期:TM17 和TM18 兩條產線均保持良好稼動率,積極支持多品牌客戶旗艦機型開案和量產,特別是TM18 是國內最晚進行規劃設計的六代產線,採用業界最新的技術規格來打造,具備強勁的技術和成本競爭力,TM18 產能的釋放正好踩中摺疊屏和LTPO 手機需求增長的節奏,這將帶動整體價值量提升,因此作爲國內同行中少數正在快速釋放產能的廠商,具備較佳的成長彈性。此外,隨着公司降本工作的持續推進以及產品結構的優化,柔性OLED 業務的盈利能力也得到大幅提升,TM17 24Q3 已經實現單季度毛利爲正。
車載:高壁壘賽道,公司護城河深厚,行穩致遠車載顯示市場創新不斷,多屏化和大屏化趨勢明顯,特別是LTPS LCD 技術滲透率快速提升。在此背景下,新能源整車廠除了要求可靠且優異的產品品質、穩定的交付能力之外,還要求供應商具備完整的產品組合、豐富的新技術儲備以及快速的迭代響應能力等,這也進一步拔高了車載顯示的競爭門檻。車載顯示是公司的王牌業務,憑藉近30 年專業的車載體系能力、全球領先的品質、全面的量產技術以及廣泛的客戶合作,公司在壁壘較高的前裝和儀表佔據全球市場份額第一,充分贏得了客戶的信任和口碑。公司LTPS LCD 領域的差異化競爭以及汽車電子業務的順利開展,將助力車載顯示業務取得較佳成長,車載LTPS 產品出貨的大幅增長也顯著改善了LTPS LCD 產線的利潤率水平。
IT 顯示:LTPS 差異化競爭,公司堅持中高端定位IT 業務市場空間廣闊,並且產品規格不斷升級,隨着消費者對顯示產品的分辨率、刷新率、亮度、輕薄化等要求逐漸提高,a-Si 技術已逐漸不能滿足消費者對顯示性能的要求, LTPS 等更高階顯示技術迎來了發展機遇。在IT 市場,公司利 用LTPS 技術進行差異化競爭,堅持中高端定位,市佔份額快速提升,其中LTPS 平板電腦顯示產品市佔率在2 年多時間內提升至近 40%。
專顯:深耕長尾市場,連續多年保持全球第一與消費電子市場不同,專顯市場涵蓋細分領域衆多、產品規格多樣、定製化程度較高。面對需求廣泛且精悍的專顯市場,公司堅持「做實、做深、做穩、做細」,在醫療、智能家居、工業手持、人機交互等多個專業細分市場持續保持全球領先。近年來,從公司披露的數據看,公司專顯業務的營業收入保持在50 億元上下,收入規模穩定且利潤率良好,是公司重要的現金流業務。
TM19 和TM20 產線落地將助力公司中尺寸產能和規格雙升級考慮到中尺寸領域a-Si 技術仍佔據主導地位,並且高世代線具備更優的切割效率以及成本優勢,因此公司通過新建8.6 代產線TM19(持股15%,未並表)補齊a-Si 和IGZO 產能,公司新建的8.6 代線採用業界成熟量產的生產設備和工藝技術,並在設計之初直接定位於面向IT 和車載等中小尺寸應用,相較於其他8.5/8.6 代線,TM19 具備後發優勢和成本優勢。隨着G8.6、新型顯示模組產線的量產,公司將在車載、IT 領域打開更大成長空間。
盈利預測與估值
預計公司2024-2026 年營業收入分別爲325 億元、360 億元和401 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爲-8.5 億元、2.1 億元、6.6 億元,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
柔性OLED 面板價格下跌;車載/IT 顯示市場競爭加劇;新產線推進不及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