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比特幣價格突破10萬美元,到馬斯克的天價薪酬包,再到日韓突破新低的生育率,每個數字背後,都隱藏着一個複雜的故事,反映了全球經濟的起伏、政策的轉變、市場的動盪以及科技的飛躍。
財聯社12月24日訊(編輯 趙昊)2024年,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經歷了劇烈的波動與創新,包括加密貨幣的飆升,科技行業的突破,以及傳統行業的重塑。
我們將通過十個標誌性的數字,回顧年內最具震撼力的財經新聞,探索背後更深層的經濟和社會意義。
一、納指歷史性升破20000點大關
12月11日,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歷史性地升破了20,000點大關,年初至今該指數累漲近32%。人工智能熱潮和對利率下降的預期刺激了科技股大漲,幫助納指續寫了這一充滿驚歎號的一年。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今年年初,投行韋德布什的明星分析師丹·艾夫斯(Dan Ives)就曾預測,2024年美國科技股有望進一步上漲25%,納斯達克指數可能衝上20000點大關。
二、比特幣站上10萬美元
12月5日,比特幣價格首度衝上10萬美元,最高漲至10.8萬美元。與馬斯克的身家最近大漲一樣,市場普遍認爲,比特幣的行情也與特朗普有關,特朗普在競選期間多次表達了對比特幣的支持。
特朗普還曾表示要建立「國家戰略比特幣儲備」,並提名多名比特幣支持者擔任下一任政府要職,包括提名保羅·阿特金斯擔任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主席,取代對加密資產不友好的加里·根斯勒。
三、特朗普聲稱將對加墨各加徵25%關稅
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宣稱,將於明年1月就職後簽署一系列行政命令,其中包括對墨西哥和加拿大進入美國的所有產品徵收25%關稅。這意味着,全球保護主義可能會在明年重新抬頭。
對此,日本貿易振興機構亞洲經濟研究所進行了推算。結果顯示,與不加徵關稅的情況相比,美國GDP預計將下降1.1%。礦業和農業分別下降1.5%,所受影響較大。
四、馬斯克「討薪」560億美元
本月早些時候,美國特拉華州地方法院再次駁回了特斯拉向CEO馬斯克發放的巨額薪酬計劃。據悉,該薪酬計劃2018年批准時估值爲26億美元,到年底法官取消時已升至560億美元。
對於這一裁決,馬斯克本人回應稱,「公司應當由股東控制,而非法官。」作爲特朗普的「金主」,馬斯克的身家自美國大選後一路飆升,成爲史上第一個淨資產突破4000億美元大關的人。
五、福特每賣一輛電動汽車虧13萬美元
4月24日,福特公司公佈2024年第一季度業績,電動汽車部門「Model e」 當季僅售出了1萬輛汽車,部門虧損飆升至13億美元,相對於每賣出一輛虧損13.2萬美元,拖累了公司整體盈利。
年內,因需求放緩導致銷量未達到預期,多家歐美汽車製造商宣佈削減或推遲電動汽車的生產目標。這可能代表,燃油車向電動汽車過渡所需時間或許比想象中更長。
六、中國股票基金創紀錄單週流入391億美元
9月末,中國宣佈一攬子刺激政策,使社會信心有效提振。EPFR Global的數據表示,在截至10月9日的一週時間裏,投資者們向中國股票基金注入了創紀錄的391億美元。
對沖基金傳奇人物大衛·泰珀在一檔節目中表示,「我沒想到他們會使出那樣的大招。這是一個徹底的轉變。」當泰珀被問及買了什麼中國資產時,他回答稱,「什麼都買,我會買ETF,也會買期貨,所有的都會買。」
七、人類首次商業太空行走高度距地球1400公里
美東時間9月11日,搭乘SpaceX載人「龍」飛船升空的「北極星黎明」任務團隊抵達距離地球約1400公里的軌道,超過1966年「雙子星」任務創下的約1370公里的軌道高度紀錄。
據SpaceX的說法,4名宇航員分別離開飛船,進行了一系列移動性演示,以測試宇航服在太空真空環境下的性能。需要指出的是,「北極星黎明」任務中的4名乘客均是非專業選手。
八、美國財年赤字達1.8萬億美元
根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的預測,在截至9月30日的2024財年中,美國聯邦政府預算赤字達到1.8萬億美元,相較於2023財年增加了1390億美元,是除了新冠疫情時期以外的最高水平。
這一財政預算缺口相當於美國GDP的6.4%,巨額財政赤字是導致美國聯邦政府債務總額攀升的主要原因。美國財政部11月24日發佈的數據顯示,聯邦政府債務總額已達到36.035萬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九、日本今年出生人口或跌破70萬
日本厚生勞動省11月公佈的數據顯示,上半年日本新出生人口數量較去年同期減少6.3%,爲32萬9998人,預計全年出生人數可能首次低於70萬人。2023年,日本的總和生育率降至1.2,創歷史新低。
與此同時,韓國2023年總和生育率降至0.72,也同樣創新低。6月19日,尹錫悅宣佈韓國進入「人口緊急狀態」,並表示國家將全力應對韓國低出生率問題。
十、今年將成至少174年以來最熱年份
11月7日,歐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局(C3S)稱,2024年前10個月氣溫數據顯示,今年將成爲自1850年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年份。在此之前,2023年已經是「有記錄以來人類歷史上最熱的一年」。
該機構還預測,2024年的全球平均氣溫將比工業化前的1850年至1900年間氣溫水平高出1.5攝氏度,甚至1.55攝氏度以上。這意味着,今年氣溫可能會超過《巴黎協定》設定的門檻。
受氣候的影響,可可、咖啡、橙汁、橄欖油等農產品的產量遭遇衝擊,價格明顯飆升。聯合國糧農組織此前警告稱,氣候變化繼續擾亂傳統農業生產模式,對經濟的影響正變得越來越難以被忽視。
編輯/jayd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