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名创优品豪掷63亿收购永辉超市29.4%股权,港股暴跌36.47%揭秘!

名創優品豪擲63億收購永輝超市29.4%股權,港股暴跌36.47%揭秘!

DoNews ·  12/22 19:15

在零售界掀起軒然大波的收購案,讓 名創優品 股價一瀉千里,這場豪賭背後,是深思熟慮的戰略佈局,還是盲目擴張的冒險?

9月24日,港股市場風雲突變,名創優品(09896.HK)股價大幅下跌,截至當日發稿時,跌幅已達36.47%。這一突如其來的暴跌,讓市場譁然。而這一切的源頭,還要從名創優品前一日發佈的一則公告說起。

9月23日晚間,名創優品在港交所發佈公告,宣佈將以約62.7億元人民幣的價格收購 永輝超市 29.4%的股權。這一消息如同一枚重磅炸彈,瞬間引爆了資本市場。名創優品開盤即大幅下跌19.5%,當晚總市值蒸發約8.5億美元(約合60億元人民幣)。

爲何一場看似普通的收購案會引發如此強烈的市場反應?這背後究竟隱藏着怎樣的經濟真相?

首先,從名創優品的角度來看,此次收購無疑是一次大膽的嘗試。作爲以「優質、創意、低價」爲核心理念的零售品牌,名創優品近年來在全球範圍內迅速擴張,其線下門店數量已突破數千家。

資本市場對此卻持謹慎態度。

一方面,投資者擔憂此次收購將增加名創優品的財務負擔。63億元的收購資金並非小數,對於任何一家企業來說,都是一筆巨大的支出。尤其是在當前全球經濟形勢不明朗的背景下,這樣的支出無疑增加了企業的財務風險。

另一方面,投資者對於名創優品如何整合永輝超市的業務、如何提升其整體競爭力表示疑慮。畢竟,零售行業的競爭日益激烈,單純的規模擴張並不能保證企業的長期發展。

相比之下,永輝超市在A股市場的表現則截然不同。受名創優品收購消息的提振,9月24日,永輝超市股價漲停,顯示出市場對此次收購的積極態度。分析人士認爲,名創優品的入股將爲永輝超市帶來更多的資金支持和市場資源,有助於提升其市場競爭力和盈利能力。這一觀點無疑爲永輝超市的未來發展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然而,對於名創優品來說,收購永輝超市只是其戰略佈局的一部分。如何整合雙方資源、實現協同發展,才是其面臨的最大挑戰。名創優品財務長張靖京在公告中表示:「我們預計不會控制董事會的多數席位,因此,我們不會作爲永輝超市的控股股東、實控人,也不會合並財務報表。」這一表態無疑緩解了部分投資者的擔憂,但能否真正實現協同發展,仍需時間驗證。

在這場收購案中,名創優品創始人葉國富的態度也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一則未經證實的朋友圈留言顯示,葉國富在收購消息發佈當晚表示:「大家都看不懂就對了,如果看得懂我就錯了。」這句話既透露出葉國富對於此次收購的自信,也反映出市場對於此次收購的困惑和不解。

的確,從表面上看,名創優品收購永輝超市似乎有些讓人「看不懂」。但任何一場收購案都存在風險和挑戰。名創優品收購永輝超市也不例外。除了財務負擔和整合難題外,名創優品還需要面對市場競爭的加劇和消費者需求的變化。

如何在這場收購中實現雙贏甚至多贏,是名創優品需要深思的問題。

名創優品與永輝超市的「牽手」,在零售界掀起波瀾,63億的交易背後,是雙贏的契機,還是未知的挑戰?

對於名創優品而言,這無疑是一次大膽的嘗試。作爲以IP設計爲 驅動力 的零售企業,名創優品近年來在國內外市場均取得了不俗的業績。2024年上半年,公司總營收達77.6億元,同比增長25%,凈利潤爲12.4億元,同比增長18%。這樣的業績背景,讓名創優品有足夠的底氣進行這次收購。

然而,對於永輝超市來說,這次股權出售或許更多的是無奈之舉。近年來,永輝超市的業績一直不盡如人意。2023年,公司實現營收786.42億元,同比下滑12.71%,淨虧損13.29億元。而在此前兩年,永輝超市也一直處於持續虧損狀態。面對這樣的困境,永輝超市選擇出售部分股權,或許是爲了尋求新的出路。

那麼,這場看似「雙贏」的交易背後,究竟隱藏着怎樣的真相呢?

首先,從名創優品的角度來看,收購永輝超市無疑是爲了進一步擴大其線下零售版圖。近年來,隨着線上零售的蓬勃發展,線下零售面臨的挑戰日益嚴峻。然而,名創優品創始人葉國富卻認爲,中國線下超市面臨着二十年一遇的結構性機會。在參觀了胖東來及其對永輝超市的調改後,葉國富更是堅定了這一信念。他認爲,以胖東來爲主要代表的一批國內超市掀起的變革將重塑線下超市格局,而永輝則擁有脫穎而出的巨大潛力。

然而,收購永輝超市並非易事。除了需要支付高達63億元的收購資金外,名創優品還需要面對如何整合永輝超市的業務、如何提升其整體競爭力等一系列挑戰。畢竟,永輝超市作爲一家大型連鎖超市,其業務模式、市場定位等與名創優品存在較大的差異。如何實現兩者的協同發展,是名創優品需要深思的問題。

再來看永輝超市方面。雖然出售部分股權可以爲公司帶來一定的資金支持,但這也意味着公司將失去部分控制權。未來,永輝超市將如何與名創優品攜手向品質零售模式轉型,也是一個未知數。此外,永輝超市在領導層方面同樣面臨人才不足的問題。今年4月,公司免去了兩位副總裁的職務,其中一位因能力問題無法勝任而被免職。這樣的人才狀況,無疑給永輝超市的未來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

當然,任何一場收購案都存在風險和挑戰。名創優品收購永輝超市也不例外。除了上述提到的整合難題和領導層問題外,名創優品還需要面對市場競爭的加劇和消費者需求的變化。如今,零售行業的競爭日益激烈,單純的規模擴張並不能保證企業的長期發展。名創優品需要找到一種適合自己的發展模式,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那麼,這場收購案究竟能否實現「雙贏」呢?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答案並不明朗。雖然名創優品和永輝超市都有着各自的優勢和資源,但如何將這些優勢和資源轉化爲實際的協同效應,還需要雙方共同努力。此外,市場環境和消費者需求的變化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未來,名創優品和永輝超市需要密切關注市場動態,及時調整戰略和業務模式,以適應市場的變化。

值得注意的是,名創優品在公告中提到,未來駿才國際及其實控方名創優品將與永輝超市攜手向品質零售模式轉型。這一表態無疑爲市場帶來了一定的想象空間。如果雙方能夠成功實現轉型和協同發展,那麼這場收購案或許真的能夠成爲一場「雙贏」的交易。

在這場收購案中,我們也不得不提出一些質疑。

首先,63億元的收購資金對於名創優品來說是一筆巨大的支出。這樣的支出是否會對公司的財務狀況產生負面影響?其次,名創優品和永輝超市在業務模式、市場定位等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

如何實現兩者的有效整合和協同發展?這是一個需要雙方共同努力的問題。最後,市場競爭和消費者需求的變化是不可忽視的因素。

2023年,名創優品的市值在短短時間內縮水近40%,這一現象不僅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更讓人們開始深思這家零售巨頭的未來發展。

名創優品的暴跌,表面上看似是由於企業業績的不佳和市場競爭的加劇。深入分析後,我們發現這僅僅是冰山一角。在全球經濟復甦步伐緩慢、消費者信心不足的大背景下,名創優品不得不面對前所未有的市場壓力。同時,原材料成本上漲、物流費用增加等因素,也在無形中加重了企業的負擔。

此外,市場競爭的加劇也是導致名創優品暴跌的重要原因。隨着同類競爭對手的迅速崛起,名創優品的市場份額受到嚴重壓縮。尤其是在電商平台的快速發展下, 線上線下 的融合越來越密切,消費者的選擇更爲多樣化,這使得名創優品的市場地位岌岌可危。

疫情的持續影響導致消費者購買力受限,同時原材料和物流成本上漲,使得名創優品面臨巨大的經營壓力。這也爲名創優品提供了轉型升級的契機,迫使其尋找新的增長點。

股價的暴跌又讓投資者對名創優品的盈利能力產生懷疑,但也爲名創優品提供了重新審視自身業務模式和市場定位的機會,以重塑投資者信心。

而這場收購真的能爲名創優品帶來春天嗎?

從表面上看,永輝超市在全國佔據了許多優質的位置,隨着其調改成功,將成爲商業地產吸引客流的主要品牌。名創優品可以藉助永輝的這一優勢來升級渠道,獲得更多的優質鋪位。然而,收購背後的風險也不容忽視。但永輝超市近年來業績持續下滑,市場份額受到壓縮,這使得名創優品的收購面臨巨大的不確定性。

此外,名創優品與永輝超市在業務模式、市場定位等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如何實現兩者的有效整合和協同發展,是一個需要雙方共同努力的問題。如果整合不當,可能會導致雙方的業務受到衝擊,甚至影響整個零售市場的格局。

隨着拼多多發展,格局打開,名創優品能否重塑零售版圖?

名創優品的創始人葉國富,一直以其雄心壯志和敏銳的市場洞察力著稱。他提出的「全球IP聯名集合店」定位,使得名創優品在中國完成了一次漂亮的轉身。然而,面對當前的市場困境和收購永輝的挑戰,葉國富的野心能否照進現實?

從名創優品近年來的發展來看,其確實在不斷創新和嘗試。通過與熱門IP的合作,推出了一系列受消費者歡迎的產品,提升了品牌影響力。同時,名創優品還加大了對線上渠道的投入,與電商平台合作,完善線上銷售體系。這些舉措都顯示出名創優品在努力適應新的消費趨勢和市場變化。

【結語】

名創優品,曾經的零售新星,爲何在港股市場遭遇滑鐵盧?其背後的真相,或許比你想象得更復雜。葉國富的雄心壯志能否照進現實?名創優品收購永輝,是 零售業 的一劑強心針,還是又一出資本鬧劇?

從全球IP聯名集合店到收購永輝超市,名創優品的每一步都充滿爭議。

這次,它能走多遠?

在這個時代,隨着電商平台阿里,拼多多,京東等傳統線上平台的增長,直播電商也迎來新的壓力,特別是拼多多帶來的的新質性價比生產力,讓線下渠道類似永輝更要注重品質。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