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内生+外延"双轮驱动国瓷材料加速育新提质

"內生+外延"雙輪驅動國瓷材料加速育新提質

證券時報 ·  12/21 00:00

「向確定的方向上做加法,是國瓷材料這些年來不斷進行延鏈佈局的行爲邏輯。」談起國瓷材料發展歷程時,公司副總經理、董秘許少梅向記者表示。

作爲高端功能陶瓷材料龍頭企業,國瓷材料自成立起便聚焦技術創新突破,持續走在產品國產替代的道路上。如今,隨着數字化浪潮奔湧而來,以新材料爲立業方向的國瓷材料繼續擴展產業鏈版圖,在多個新興終端領域持續佈局,實現了材料到製品的全鏈條貫通。

填補國內空白

被喻爲「工業大米」的MLCC(片式多層陶瓷電容器)是電子工業用得最多的重要元器件之一,被業界稱爲電子信息產業的基石。回顧國瓷材料發展歷程,該公司正是通過突破MLCC原料——高檔鈦酸鋇基介電陶瓷材料的「卡脖子」難題,讓自身在行業中站穩了腳跟。

「公司成立之初憑藉技術創新完成了核心產品鈦酸鋇粉體的開發,成功進入了MLCC領域,併成爲三星電機、風華高科等重要客戶的供應商,依靠單一產品實現創業板上市,解決了初創企業生存問題。」許少梅向記者講述道。

據了解,我國MLCC產業起步晚,起初中高端MLCC粉體材料長期依賴日本進口。近年來,隨着國內生產企業的產能逐步擴產,MLCC配方粉國產化率持續提升。而國瓷材料通過深耕MLCC介質材料,已形成從超細納米鈦酸鋇基礎粉,配方粉到電子漿料的多品類優勢。目前,該公司已實現120/150納米鈦酸鋇粉體量產,50/100納米鈦酸鋇粉體的技術突破,填補了國內MLCC電子陶瓷材料行業的空白。

在國瓷材料展廳中,國瓷材料工作人員拿起兩份大小規格不同的MLCC樣品向記者展示,其中較大規格的僅有不到半塊指甲蓋大小,而小規格的則小如一粒細砂。「經過多年的研發和工藝改進,目前公司生產的粉體達到納米級,別看它只有一粒細砂大小,其實它包含了102層介質膜片,介質層厚度由原來的36微米,減小到1.8微米。這也使得現在的電子設備能夠發揮出更優的性能,比如手機中能夠用到至少3000顆MLCC。」

目前,MLCC應用日益廣泛,下游幾乎涵蓋所有需要電子設備的行業,從航天航空、船舶、兵器到軌道交通、汽車電子、智能電網、新能源、消費電子等工業和消費領域。

憑藉「一招鮮」成功上市之後,國瓷材料沒有停留在原地,公司繼續保持高強度基礎研究,打造了包括水熱合成在內的七大核心技術,依靠核心技術持續推進新材料品類的橫向拓展,陸續推出了納米級複合氧化鋯、高純超細氧化鋁、稀土催化材料以及氮化物等高端無機非金屬材料,公司可持續發展能力得到顯著提升。目前,國瓷材料形成了包括電子材料、催化材料、生物醫療材料、新能源材料、精密陶瓷材料和其他材料等六大業務板塊,產品下游涉足自動駕駛、工業激光、低軌衛星等熱門賽道。

核心技術多點突破

智能化時代,越來越多領域需要應用陶瓷新材料,而新材料產業又天然具有「三高三長」的特點,即高投入、高難度、高門檻,長研發週期、長驗證週期、長應用週期。國瓷材料如何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中持續保證行業地位不掉隊,是外界觀察其發展的重要維度。

對此,許少梅總結爲通過「內生、外延」兩條脈絡保持着公司穩定發展。「一方面,國瓷材料基於核心材料優勢不斷強化材料應用研究的創新投入,聚焦『卡脖子』的關鍵領域;另一方面,以併購重組的方式向下遊延伸產業鏈條,先後進入了催化材料、生物醫療材料、新能源材料和精密陶瓷領域,以核心材料賦能下游企業發展,分別實現了蜂窩陶瓷載體、陶瓷基板、精密陶瓷軸承球等產品的國產替代。」

許少梅舉例談到,2016年國內汽車行業迎來國四標準升級至國五的政策窗口期,國瓷材料完成王子製陶的收購後,通過技術整合順利突破了一系列關鍵技術,使得公司蜂窩陶瓷載體產品性能達到了國際同類產品水平,打破了康寧和NGK的長期壟斷。如今,經過多年技術培育,國瓷材料已實現商用車、乘用車、非道路機械、船機等全系列蜂窩陶瓷載體最新排放標準的全面突破,成爲了國內重要的國產替代力量,保障了國家汽車尾氣處理產業鏈供應鏈的自主可控。

近年來,AI技術爲衆多行業帶來了顛覆性變革,在此背景下,國瓷材料也針對性地進行AI相關領域產品的MLCC介質粉體研發。「AI服務器及相關設備對高性能MLCC的需求不斷增加。爲把握市場需求,國瓷材料積極協同客戶開發大容量、耐高壓、高散熱等特殊規格的介質材料。」許少梅表示,當前新興行業湧現,驅動公司加大研發投入,搶抓市場機遇。

以精密陶瓷業務爲例,精密陶瓷器件同時具備聲、光、電、熱、機械等綜合性能的調整能力,尤其是AI、功率半導體、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的快速發展都面臨因高功率密度、高可靠性要求的功能或結構設計問題,陶瓷器件是問題解決和性能優化的關鍵。

「泛半導體、新能源產業等陶瓷基板解決方案,一直是國瓷材料長期戰略發展和重點佈局的業務領域。公司是從陶瓷粉體到陶瓷板至下游陶瓷金屬化的全產業鏈企業,可以爲客戶提供全套解決方案。」許少梅介紹,爲提升國產自主可控能力,公司組織旗下的國瓷賽創、國瓷金盛、產業技術研究院完成了高端材料及製品的聯合開發,解決了國內長期以來依賴進口的高強度氧化鋁基板、超高導熱氮化鋁基板等產品的製備技術,助力激光雷達用基板、激光熱沉、陶瓷管殼等產品在汽車自動駕駛、工業激光、通訊射頻微系統等領域獲得競爭優勢。

許少梅透露,目前國瓷材料的相關產品均已進入行業頭部客戶的供應鏈體系並批量銷售。

「近年來,公司通過控股、併購重組等方式,橫縱雙向擴大產業佈局,已從單一主體成長爲多元化的新材料平台型企業,橫向實現業務廣度與盈利能力的大幅提升。」許少梅表示,併購重組是公司優勢互補、提高市場佔有率及實現戰略目標的重要舉措,公司圍繞核心業務板塊、從協同發展的角度選擇併購標的,實現了內生式和外延式發展的雙輪驅動。

從國瓷材料過往的併購之路來看,2015年國瓷材料戰略入股愛爾創,開啓牙科從粉體到材料新格局;2016年,國瓷材料加快產業併購的步伐,電子漿料、蜂窩陶瓷材料、結構陶瓷等業務開始成爲公司新的業績增長點;2017年國瓷材料收購王子製陶,切入蜂窩陶瓷領域;2018年完成對愛爾創的收購和並表。這期間,國瓷材料收入隨着其外延擴張步伐實現了階梯式增長。

目前,國瓷材料依託核心材料優勢,按照「T字形」戰略向陶瓷製品領域縱向延展產業鏈條,通過併購擁有了尾氣催化領域的蜂窩陶瓷載體、口腔修復材料領域的氧化鋯瓷塊、精密陶瓷領域的800V高壓快充用氮化硅陶瓷軸承球、車載激光雷達用高導熱基板、低軌衛星用基板等產品,實現了材料到製品的全鏈條貫通。

穩步推進創新發展

在國瓷材料檢測實驗室記者看到,一臺臺國內外精密的檢測設備讓人應接不暇,其中不乏極其昂貴檢測分析儀器。

國瓷材料相關技術負責人介紹,早期公司在研發設備的採購上的投入無上限,「比如在檢測方面,產品檢測被喻爲是創新的眼睛,所以我們實行全流程的檢測,確保極高的質量穩定性。目前,公司的檢測實驗室規模排在業內前列,每年檢測量達60餘萬次,未來公司的檢測規模還將進一步擴大。」

創新,被國瓷材料視爲是新材料行業發展的密碼。國瓷材料2023年年報顯示,公司2023年研發投入2.62億元,佔營業收入比例達到6.78%,同比增長16.5%。

在人才方面,國瓷材料針對科技類人才成立了技術專家委員會,推動技術難題的解決和前瞻性技術研究。同時,爲了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和創造力,促進更多創新成果的產出,國瓷材料就重點研發項目和課題給予專項的資金支持和獎勵政策,鼓勵科技人才以奮鬥者的拼搏精神取得創新突破。

國瓷材料總部位於以石油聞名的山東省東營市,如何在這樣一個三四線城市吸引人才,國瓷材料也有自己的解法。

許少梅介紹,近年國瓷材料發揮區域優勢,在保障集團總部核心材料研發人才投入的同時,因地制宜招攬細分專業領域的高端人才,在長三角地區分別成立了精密陶瓷研究院和上海子公司,形成了「總部+飛地」的人才培育模式,使專業人才能夠圍繞產業形成集聚效應,爲他們觸及更多前沿技術的創造便利條件。「公司以更加靈活的培養方式促進科技人才向精密陶瓷和泛半導體領域發力,爲新一輪創新發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談及未來,許少梅稱,國瓷材料將逐步向後道延伸,面向衛星通信、新能源汽車、智能駕駛等未來產業,重點發力佈局高端陶瓷製品,保障公司在關鍵應用場景和領域獲得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