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易思琳 北京報道
極氪、領克官宣合併25天后,有了一些新進展。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多位信源處獲悉,極氪的智能駕駛部門已經在給領克明年改款車型研發智能駕駛,和已有的極氪智駕項目進行平行研發。供應鏈、財務也在嘗試着合併、精簡,其他部門包括產品、研發的組織架構,暫時還沒有較大的變動。
「一個多月前,還沒有正式官宣時,極氪內部就已經收到了領克智駕項目的需求,現在每天都在不同項目中切換,工作量十分飽和。」一位極氪智能駕駛業務人士稱。
多位知情人士稱,早在今年上半年,高層就已經在討論將多個品牌進行合併,以應對當前激烈的車市競爭,但難度不小,「每個品牌都發展到一定階段了,有自己強烈的個性特質,也有一定的用戶群、品牌知名度,品牌融合會是一個大的工程。」
靴子正式落地於11月14日。當天,沃爾沃汽車宣佈將把持有領克的30%股份出售給極氪;吉利集團也官宣將旗下持有的20%領克股份轉讓給極氪,同時讓極氪通過增資方式最終實現持有領克 51%股份。由此,領克成爲極氪旗下控股的子品牌,兩大兄弟品牌正式合併。
12月3日,極氪官宣,戰略整合後新公司的名稱爲「極氪科技集團」,但極氪官方解釋稱,「浙江極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公司主體並沒有發生變化,只是擁有極氪汽車、領克汽車雙品牌。
「合併過程在按照安聰慧的規劃進行調整中,極氪主導整個過程,整合難度較大,很多信息也在變化中。」一位領克員工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極氪CEO安聰慧在吉利三季度業績會上分享過合併的思路——會在市場上保持極氪、領克雙品牌的獨立性,但在技術上會進行最大化的協同、產品規劃上做區隔。
安聰慧解釋稱,智能座艙層面,硬件、底軟、中間件,雙方保持一致;應用層,領克保留魅族OS,極氪保留極氪OS。車型上,極氪銷售中大型車,領克主打中小型車;能源形式上,領克聚焦小型車的純電,中型車上聚焦混動;極氪在中型車上則聚焦純電,大型車上聚焦混動。
也就是說,雙方在終端銷售市場會保持相對獨立,但後臺進行最大化的協同、聚焦。
一位極氪的智能座艙硬件部門員工稱,現在座艙硬件在人員架構、項目上還沒有發生新的變化,但合併對員工是好事,因爲項目會增加、人也會更忙,在某種程度上減少了一些潛在的裁員風險。「之前極氪工作就很飽和,如果沒有新的項目進來、不需要那麼多人之後,可能又會裁員。」
雖然合併難度不小,但曾經的「自主一哥」野心很大。
按照極氪的規劃,2026年底,吉利控股致力於將極氪、領克打造成爲年產銷100萬量級的全球領先高端豪華新能源汽車集團。而達成100萬輛銷量目標,比亞迪、特斯拉、理想分別用了13年、12年和4年10個月。多品牌加持,吉利躍升「自主一哥」
選擇用收購的方式去進行兩家公司的合併,是因爲吉利在此之前已經有過多次成功的試驗。
2007年,吉利發佈《寧波宣言》,之後,其就一直採取擴張的戰略,將「多生孩子好打架」奉爲圭臬。2010年8月,吉利以不低於18億美元的高價,從福特手中收購了沃爾沃轎車業務(以下簡稱沃爾沃),上演了全球汽車行業史上的一次「蛇吞象」的收購交易。
彼時,沃爾沃的稅前虧損高達15億美元,而且還欠着福特35億美元的債務。「造車狂人」李書福說出「狂言」:「吉利打算在兩年內讓沃爾沃扭虧爲盈。」在李書福看來,沃爾沃是一個在全球範圍內受人尊重的高端豪華汽車公司,「從研發、製造、銷售、服務到人才培養,零部件體系,以及和汽車相關的各方面基礎研究,都非常完整。」
最終,李書福成功了。7年後的2016年,沃爾沃汽車成功實現經營利潤12.5億美金,這也是該瑞典汽車企業90年來交出的最佳成績單。
收購沃爾沃,也讓吉利收穫頗豐。2013年開始,沃爾沃和吉利雙方共同打造了新一代基礎模塊架構CMA及相關部件,這成爲了後續吉利最重要的平台架構,A級到D級幾乎所有車型都可以在這一平台架構上進行衍生開發。
2016年吉利和沃爾沃成立了高端品牌領克,意圖和其他合資車企競爭。巔峯時期,領克的年銷量達到22.05萬輛(2021年),是國內自主品牌衝高的代表。
自此之後,吉利開啓買買買之路,併購寶騰、路易斯,入股戴姆勒、收購美國太力飛行汽車等,向全球化帝國拾級而上。
多品牌加持下,吉利於2017年銷量達到124.80萬輛,並在之後4年保持了「自主一哥」之位。擴張的同時,無法避免內耗
多品牌戰略,在增長時代,可以爲集團搶佔更多市場、帶來更多的創新和拓展機會,但與此同時,也帶來了重複開發和資源浪費。多位吉利工程師向21世紀經濟報道直言,真的需要整合了,「有時候總院開發了一套東西,子品牌還會重複去開發一套一樣的。」
比如,吉利控股集團旗下最核心的是吉利汽車集團,包含了吉利、領克、睿藍、寶騰四個品牌,吉利研究院負責各品牌車型的功能研發。此外,吉利還有極氪、路特斯、沃爾沃和極星等獨立子品牌,後者也都擁有不同規模的研發隊伍。
還有吉利集團的員工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即使在公司工作多年,也難以理清各個品牌的股權脈絡關係。」
資源重複的煩惱也在極氪、領克兩個品牌上發生。
極氪的前身是領克汽車的電動汽車事業群,2021年,從領克汽車獨立而來,極氪首款產品 001 的產品設計和平台架構,沿襲了自領克品牌的概念車 Zero concept。早期,雙方的設計團隊在歐洲的辦公室都處在同一層。
初期,極氪和領克區隔很明顯——一個只做純電,另一個只做混動車型。但是隨着領克正式推出純電系列Z10等車型、極氪開始對增程、混動鬆口之後,二者難免會有重合、交叉。比如,領克Z10的售價就和極氪001高度重合。
除了售價外,兩個品牌部分車型還使用了近似的設計語言。例如,2022 款領克 03 的前臉和極氪 001 就較爲相似,兩款車的引擎蓋兩側均配有狹長的日行燈,並在前部採用貫穿式格柵。
「兩個品牌如果不整合,會不斷出現你影響我、我影響你的局面。這種局面對處在當下競爭激烈的吉利集團都是不利的。」汽車控股有限公司行政總裁及執行董事桂生悅解釋道。極氪領克合併,現在是最佳時機
吉利也意識到這一點。今年9月,吉利發佈《台州宣言》。「《宣言》可以概括爲一句話——聚焦吉利集團,這是宣言的核心。」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行政總裁桂生悅稱。
《台州宣言》發佈之後,吉利有了種種合併動作:9月,幾何併入銀河;10月,吉利收購寧波乘用車;11月,極氪、領克合併。
在桂生悅看來,現在將極氪、領克兩個品牌進行合併,「對雙方而言都是最佳時機。」
一方面,領克歐洲業務出現虧損,當前領克的估值被嚴重低估,「現在這個估值,我相信會是歷史上的低點」。桂生悅認爲,目前領克歐洲業務已經開始轉型,其國內業務也在向好發展,「我們對其未來的發展充滿了信心」。
另一方面,極氪發展的勢頭有目共睹。「吉利汽車集團相信極氪有巨大的增值空間。集團收購極氪的股份,在目前極氪的股價走勢下,對吉利汽車的小股東來說是個合適的安排。」
同時,「吉利汽車和沃爾沃的合作也要做戰略性調整。沃爾沃作爲領克的股東,也完成了階段性的使命。」
外界有觀點認爲,吉利控股集團通過領克、極氪合併這一舉措,是爲了「交易套現」。但桂生悅說,這次交易是吉利汽車主導的,目的是在戰略上進行戰略整合,同時吉利汽車所有的股東都可能因爲「這次交易而獲得巨大的獲利」,但對吉利控股集團來說,套現卻是被動的。「吉利控股會將出售極氪股份所獲得的現金,作爲債務融資提供極氪方面以完成和領克的整合。」
整合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既可以消除同業競爭,讓兩個品牌的定位、銷售渠道都能互相補充,同時也能助力產品組合提升。「協同後,研發投入能至少降低10%-20%;通過供應鏈、規模化效應,能把BOM成本降低5%-8%是沒問題的。」安聰慧表示。
至於接下來是否還會有類似的交易項目,安聰慧表示,「公司沒有考慮其他的潛在交易或兼併收購項目,提升估值和解決估值流動性的核心是向市場提供更好的業績。」
不止吉利,很多其他大的汽車集團也在進行合併、聚焦。有消息稱,上汽旗下的飛凡和智己汽車的研發團隊也傳出整合消息,併入上汽研究院。
平台化可以讓研發和供應鏈雙雙提效,但如何兼顧這些頭部車企孕育的高端品牌所需要的個性化,也是集團掌舵人需要斟酌的命題。
一位頭部造車公司的供應鏈高管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公司從去年開始就在推行平台化開發,連座椅都不放過,但研發負責人也同樣頭疼的是「怎麼同時保留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