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的不斷髮展,智慧物聯行業猶如迎來了助推劑,不斷拓寬行業邊界,各種智能化的科技產品,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湧現。
視頻是智慧物聯行業的重要入口,做攝像頭起家的大華股份,在產業的大變革中,堅定走技術創新之路,以AIoT和數智物聯平台兩大技術戰略爲支撐,服務千行百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數字化和智能化已成爲社會發展的重要趨勢,也爲智慧物聯行業打開了新空間。近日,證券時報記者走進大華股份,探尋公司正在發生怎樣的蛻變,又將如何把握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技術變革的機遇。
從安防到智慧物聯
數智化是如何影響我們的工作和生活的?在大華股份的展廳,證券時報記者進行了一場零距離的數智接觸。
從工廠到園區,從街道到城市,豐富場景應用讓人目不暇接。以智慧交通爲例,大華股份與某市定製了城市綠色停車、大型車輛右轉、電動自行車智控、120急救車輛一鍵護航等多項智能應用,逐步解決各種城市交通管理實際困難。
「如今,安防設備的能力,早已不再侷限於安防領域。這些年,不管是技術層面,還是業務層面,都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大華股份研發中心副總裁、軟件業務部總經理周文凱稱。
大華1993年起步,自主研發第一臺調度通信機;2002年,開發第一臺8路音視頻同步嵌入式DVR;2004年,營業收入超1億元;2008年,大華股份上市;2015年,營業收入突破100億元;2023年,營收突破322億元……
飛速發展的背後,是大華股份一次次的華麗蛻變:從自研通信機起家,到全球安防頭部企業,再到全球領先的以視頻爲核心的智慧物聯解決方案提供商和運營服務商。
「以前,視頻是主導,對於客戶來說,只要畫面清晰、能長期保存便滿足了需求。但現在,隨着AI視頻解析技術的發展,我們逐漸發現,海量的視頻、圖像、文本、語音等數據,不僅可以給人看,還能給機器看。這些已成爲城市、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也打開智慧物聯行業的發展新空間。」
據了解,早在2018年,企業數字化還未成爲行業潮流之時,大華股份就敏銳地意識到,要從智能安防向城市和企業數智化方向拓展。比如城市的應用場景,除了維護城市安全的功能外,還承擔着大量城市治理的作用;企業側,除了保障安全外,還可以進入生產管理等環節,實現業務系統和管理系統的打通和融合。
看到了這些變化,大華股份開始主動走出過去的舒適區,基於其視頻、AI以及感知設備等能力,爲城市、企業做數字化解決方案設計。
證券時報記者了解到,經過近年來的探索與沉澱,大華股份陸續推出了螢光、致強、魯班2.0、鴻鵠、天系列、夜視王2.0、鴻盾、門神等產品系列,以多元化應用的技術能力,迎接行業「寬廣小碎散」特性帶來的機會和挑戰。
在打磨產品提升產業競爭力的同時,公司在全球化業務趨勢下,有序推進國內和海外的營銷與服務體系佈局,爲客戶提供產品與解決方案諮詢、設計、銷售、交付和售後等全生命週期服務。
截至目前,大華股份在全球各大洲的主要國家建立了69個海外分子公司,在國內設立了200多個辦事處,產品與解決方案服務覆蓋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公司先後獲評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浙江省人民政府質量獎、高質量發展領軍企業等榮譽,在Omdia2023發佈的報告中全球視頻監控市場佔有率排名第二位。
賦能千行百業
數智化升級
「這些年,大華股份儲備的面向智慧物聯技術能力,對於合作伙伴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是他們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撐。這種情況下,我們能找到大量的合作伙伴。」對於公司的設備和解決方案,能否爲客戶構建起更強的競爭力,周文凱說,近年來,大華股份在自身實現了創新發展的基礎上,攜手客戶和合作夥伴,一同推動千行百業開啓數智化發展。
在走訪大華股份展廳時,可以感受到智能感知設備已經在生活中得到廣泛應用,它們有的在街頭巷尾用於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有的在工廠產線上用於智能製造管理,也有的用於森林草原防火、珍稀動物監測、水文水質記錄、文物古蹟預防性保護等等。
以智慧能源場景爲例,大華股份通過長久技術積累與在能源行業的多年深耕,通過大華鴻鵠智能物聯主機,打通視頻和物聯數據鏈路實現全域物聯,採用大華天摶智能分析一體機,進行安全隱患智能分析和預警,並結合大華魯班2.0復刻建造三維孿生世界,爲打造企業「數智大腦」,助力企業高效運營,爲企業生產安全保駕護航。
爲了更好地理解這些解決方案的價值,周文凱舉例,大華股份與晶科能源聯合打造新品,就是根據其訴求量身打造的。他們的生產線一直有一個訴求,需要定期做巡檢,包括產線是否在安全運行,生產的產品是否質量達標,產線的工人操作是否規範等等。在巡檢的過程中,可能會涉及五六個相關部門需要去做巡檢。每一條產線的巡檢,一般都需要兩個小時左右,一個廠區有26條這樣的產線。
如果這些生產線,全部用人力去做巡檢,成本較大,且效果也難以得到保障。如果通過大華股份量身打造的智能物聯解決方案,將大大提升企業效率。周文凱稱,對於企業來講,提質增效一直是不變的主題。對於大華股份來說,關鍵看以怎樣的技術,去匹配客戶的需求。
對此,大華股份以視頻技術爲核心,基於「全感知、全智能、全連接、全計算、全生態」的「五全」能力,聚焦城市、企業兩大業務場景。目前,大華股份已累計有8000個高度碎片化的場景參與到產品和解決方案的打磨訓練中,服務千行百業的數智化轉型升級。
如今,駛入智慧物聯賽道的大華股份,構建起寬而深的護城河,參與了北京冬奧會、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G20杭州峯會等重大工程項目,產品與解決方案遠銷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廣泛應用於智慧城市、交通、民生、製造、教育、能源、金融、環保等多個領域,爲客戶提供快速、優質的服務。
突破邊界共創未來
「過去十年,大華變化太快、變化太大。」談及未來大華股份會變成怎樣的一家公司,周文凱稱,「多年來,公司從單純的硬件設備逐步延伸至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積極探索並深度融合了AI技術、軟件開發等多個領域,努力爲自己打造出鮮明的技術標籤。值得一提的是,我們不僅邁出了這些步伐,而且在每個領域都取得了顯著的進展。」
近年來,大華股份深耕智慧物聯領域,並持續深化對邊界的探索與突破,積極扮演數據資源化供給者、數據資產化踐行者以及數據商品化賦能者的角色,攜手夥伴,跨越鴻溝,發揮數據要素的乘數效應,進而賦能城市高效治理與企業數智化升級。
「這些年,大華一直在強調生態,但是不同時段,對生態的理解也不同。以前強調的生態,更多的是尋找合適的夥伴做大蛋糕。現在我們講生態,更多是能否相互成就共贏,實現產品的共創。」周文凱稱。
以魯班2.0爲例,它實質上是公司對視頻數據物聯領域進行的一次創新探索。該技術將視頻投影到特定模型上,大華股份在三四年前便已掌握。而隨着時間的推移,今年公司觀察到市場需求的顯著增長。比如,企業生產安全,管理過程的遠程可視化,以及面向城市管理、公共應急等等。
把自身定位爲行業數智化的推動者,首先需要自己具備不斷創新發展的能力。多年來,大華股份秉持一種極致的理念,追求極致的技術、打磨極致的產品。爲此,大華股份每年堅持把超10%的營業收入投入研發領域。
目前,大華股份擁有2.3萬多員工,其中研發技術人員佔比超50%,建立起了先進技術研究院、大數據研究院、中央研究院、網絡安全研究院和產品工程院,並以杭州總部爲中心,在西安、成都、歐洲、拉美建立研發分中心。
「公司非常注重技術創新,同時也非常注重和客戶之間的連接,怎樣讓技術滿足客戶的需求。幫助千行百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我們也就能實現技術價值的變現。」周文凱稱。
可以預期的是,大華股份會圍繞着智慧物聯,在不同領域探索。周文凱表示,如何把對於行業的理解,以及客戶對於行業的訴求,形成行業範式的應用,一直是大華股份努力的目標。相信大衆對未來工作、生活的暢想,可能比想象中的來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