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AI大神开始疯狂洗牌

AI大神開始瘋狂洗牌

華爾街見聞 ·  11/28 20:31

整合風起。

作者 | 黃昱

編輯 | 周智宇

轉眼間,由ChatGPT掀起AI大模型浪潮已有兩年,但不少人期待的巨大商機卻遲遲沒有到來。

與去年一片叫好的面貌不同,AI大模型創業正在進入動盪期。今年下半年以來,國內AI圈的大神們、各家大廠大模型團隊核心技術骨幹離職的消息頻繁傳出,動盪不安。

先是零一萬物技術聯創黃文灝離職,再是阿里通義千問技術負責人周暢轉投字節,還有騰訊混元技術負責人劉威、崑崙萬維AI專家顏水成等人也離開了原公司。

人才流動是AI行業發展的風向標,這些技術骨幹離職的背後,是AI大模型面臨技術迭代放緩,以及商業化不理想等多重挑戰,所有人都在主動調整,尋找自己認爲正確的路線或方向。

處在發展迷茫期的AI大模型行業,正在經歷技術、資本與人才的重組,一場洗牌悄然發生,未來行業整合趨勢會越來越明顯。

事實上,這樣的故事在每次技術浪潮中都會上演。一個行業共識是,在經歷一番激烈的角逐後,未來扮演重要角色的大模型公司將只剩下個位數,而只有那些深度參與了獨角獸發展的人,才能成爲最後的幸運兒。

這是一場無法預測結果的殘酷競賽。身處其中,只能全力以赴。

動盪

前沿技術的比拼中,人才可以說是最重要的競爭力。在技術飛速迭代的AI大模型領域,人才更是底層技術、產品能否跟上腳步,最終躋身行業第一梯隊的關鍵因素。

多位投資人告訴華爾街見聞,在這輪AI大模型浪潮中,投資人考察投資項目最看重的還是人才團隊,這決定了其是否有持續的技術迭代能力。

然而,無論在大廠還是AI創業公司,前期熱潮中聚攏來的人才,正因爲現實的衝擊而主動或被動的做出新的選擇。

據華爾街見聞確認,作爲騰訊傑出科學家、騰訊混元大模型技術負責人之一兼AI Lab計算機視覺中心負責人,劉威近日已從騰訊離職。有消息稱,劉威已經在新加坡創業,瞄準的還是視頻生成領域。

前不久,崑崙萬維也宣佈顏水成不再擔任其2050全球研究院院長,改任崑崙萬維榮譽顧問。作爲計算機視覺和機器學習領域專家,顏水成在去年9月才加入崑崙萬維,幫助崑崙萬維從0到1搭建了2050全球研究院,圍繞下一代模型架構和Agent兩個方向展開了深度的研究。

在這波人才動盪中,更多的人選擇從AI創業公司流向大廠,或者在從一個大廠轉向另一個大廠。

目前來看,下半年傳出在積極籌備大模型研究院的字節跳動,是這波人才流動中的最大贏家。

面壁智能秦禹嘉被曝離職後,2024年下半年加入字節跳動大模型研究院;今年8月,零一萬物技術聯創黃文灝加入字節跳動的模型算法團隊Seed,彙報給字節跳動大模型負責人朱文佳;阿里巴巴通義千問大模型技術負責人周暢在10月份也被曝加入字節跳動。

值得一提的是,周暢的離職還引發了訴訟。11月13日,有消息稱周暢違反競業協議,阿里方面已起訴遞交勞動爭議仲裁申請書。

前不久,月之暗面創始人楊植麟談及一些人才回流大廠的現象時表示,這是正常的。「行業行業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它從一開始有很多公司在做,變成了現在少一點的公司在做,接下來大家做的東西會逐漸不一樣,我覺得這是必然的規律。」

大模型的訓練投入大,即便是大廠也必須做出取捨。年初「文生視頻」模型Sora的出現一度掀起了全球競逐AI視頻生成的熱潮,然而,OpenAI宣佈由於算力短缺而推遲Sora的更新,導致至今尚未對外開放。

顯然,在明確落地場景和商業化回報之前,「類Sora」的視頻生成模型也不會成爲騰訊重點發力的方向。在此背景下,要想在視頻生成領域有所作爲的劉威自然會另謀出路。

有國內大廠投資負責人對華爾街見聞表示,海外今年也頻繁出現人才流動的情況,主要還是因爲AI大模型團隊面臨短期技術瓶頸,以及商業化緩慢的挑戰。未來,國內一大批AI初創企業一會面臨資金鍊斷裂,以及被大廠收編的命運。

此外,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對華爾街見聞指出,人才流動頻繁的背後,一方面是國內大模型缺少深度研發創新,因此各團隊之間的人員流動障礙更小;另一方面也折射出行業性的躁動,以及在模型數量上存在泡沫。

未來

人工智能作爲一門學科誕生以來已有超過60年,期間曾掀起過多次技術浪潮,在一些浪潮初期,也曾像這次AI大模型一樣火熱。在2016年掀起的那一輪AI浪潮初期,科技公司們也是使盡渾身解數搶奪AI頂尖人才。

但資本的耐心遠不足以支撐AI科學家的研究,當AI技術遲遲無法帶來商業兌現,不管是互聯網大廠還是明星AI公司,都開始回歸理性,開始重新評估AI人才的「價值」,人才流動也變得更快。

歷史總是相似的,在經過一段時間熱潮後,AI大模型行業也會進入擠壓出清階段。

2022年10月,ChatGPT掀起了全球AI大模型浪潮,在國內更是引發百模大戰,創業公司如雨後春筍崛起,互聯網大廠紛紛下場,喊出要“「All in AI」的口號。

然而經過過去一兩年的探索,越來越多企業深刻認識到,能夠熬到天明的幸運者只是少數。

百度創始人李彥宏此前也直言不諱地指出,就像歷史上許多次技術浪潮一樣,在度過最初的興奮階段之後,生成式AI的技術泡沫不可避免。然後,當這項技術沒有達到最初興奮階段的高期望時,人們會感到失望。

李彥宏預判,在AI擠泡沫階段,那些無法滿足市場需求的僞創新將會被清洗掉,在這之後,有1%的企業將脫穎而出,繼續成長,爲社會創造巨大價值。「現在,我們只是在經歷這個階段,這個行業比去年更冷靜,也更健康。」

所有AI大模型團隊都站到了做取捨的十字路口。

國內大模型行業最熱鬧的是上半年的降價潮,在智譜CEO張鵬看來,這一現象是大家找不到差異化的價值點,只能比價格了。

張鵬透露,最近看到了很多自研大模型的行業龍頭公司開始掉頭的情況,因爲他們發現發現這件事沒那麼容易,不是組建一個團隊,拿一個開源模型過來就能跑通的,不如去採購。

此外,十月初,市場中傳出消息,稱智譜AI、零一萬物、MiniMax、百川智能、月之暗面、階躍星辰這六家有「AI六小虎」中,有兩家公司已經決定逐步放棄預訓練模型,縮減了預訓練算法團隊人數,業務重心轉向AI應用。

楊植麟認爲,預訓練還有半代到一代的空間,這個空間明年會釋放出來,明年領先的模型會把預訓練做到比較極致的階段。接下來最重點的是強化學習,它還是 Scaling,只是通過不同的方式去 Scale。

與此同時,月之暗面也主動選擇了在做業務減法,聚焦把一個業務產品做好。楊植麟透露,月之暗面會根據美國市場的情況去判斷,哪個業務最後做大的概率更高。聚焦在上限最高的事情,也要跟AGI的使命最相關。

AI研究的終極目標是實現通用人工智能(AGI)。

「羅馬一直在,路怎麼走是不一樣的。」騰訊機器學習平台總監康戰輝前不久表示, AGI大家都有思考,未來兩年三年之後算是比較好規劃,但未來各家可能走的路線不一樣。比如,騰訊就選擇了走混合專家模型(MoE) 結構這一路線。

然而,無論路線如何選擇,所有AI淘金者面臨的的一個共同的難題,就是高算力帶來了高成本,但是短期內沒有出現可以覆蓋高昂成本的商業變現路徑。

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對華爾街見聞表示,大模型短時間後會進入一次優勝劣汰的陣痛期,部分向核心技術底層推進的技術和產品更有機會獲得市場認可。

這是一場百年難得一遇的科技革命,但沒有足夠成熟的技術和可靠的商業模式支撐,AI大模型也難免像前幾年的VR、元宇宙類似,熱潮退去,一地雞毛。

如今淘汰賽已經開啓,在「AI的iPhone時刻」來臨之前,所有公司都要拿出足夠的耐心和極高的敏銳度,去迎接殘酷的挑戰。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