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陸海
編輯丨李乾韜
【導語】
自去年5月過會至今,蘇州衆捷汽車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衆捷汽車」)仍未向證監會提交註冊。
作爲衆捷汽車的創始股東之一,孫潔曉於2023年12月因春興精工(002547.SZ)內幕交易案獲刑。時代投研注意到,雖然此前孫潔曉已主動從衆捷汽車「出局」,但是其在衆捷汽車籌備上市之際轉讓全部股權的原因、合理性及潛在風險仍遭深交所重點問詢。
11月20日,就孫潔曉因內幕交易獲刑及在上市前轉讓全部股權、多名高管離職、經營合規性等問題,時代投研向衆捷汽車發函詢問。11月25—28日,時代投研多次致電衆捷汽車,但截至發稿,對方仍未回覆。
【摘要】
1.創始股東孫潔曉因內幕交易被判刑。2023年2月,孫潔曉被蘇州市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同年12月,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出具的《刑事判決書》顯示,孫潔曉犯內幕交易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四年,並處罰金人民幣40萬元。此時,衆捷汽車正在衝刺IPO,而孫潔曉是衆捷汽車的創始股東之一。
2.孫潔曉主動「出局」合理性遭深交所問詢。正值2020年衆捷汽車籌備上市之際,孫潔曉卻轉讓衆捷汽車全部股權,深交所在2023年1月8日發出的第二輪審核問詢函(下稱「第二輪問詢」)、2023年3月27日發出的審核中心意見落實函(下稱「落實函」)和2023年5月18日上會時對其轉讓全部股權的合理性進行多次問詢。
3.股份權屬清晰問題遭深交所問詢。在2023年5月上會時,深交所再次重點問詢孫潔曉是否存在股份代持行爲或其他影響股權清晰的情形,以及是否存在逃廢債及其他法律風險等。
【背景】
衆捷汽車成立於2010年2月,是一家主營汽車熱管理系統精密加工零部件的企業。根據招股書(上會稿)最新數據,2022年,衆捷汽車的營收和扣非歸母淨利潤分別爲7.13億元、8138.92萬元,同比分別增長20%、67%。
作爲衆捷汽車的創始股東之一,孫潔曉在該公司是舉足輕重的人物,但是衆捷汽車認爲,孫潔曉僅爲該公司的財務投資人。2019年12月,衆捷汽車向中國證監會江蘇證監局提交了上市輔導材料。2020年12月,孫潔曉卻轉讓其持有的衆捷汽車全部股份。
孫潔曉的另一重身份是上市公司春興精工的實控人,2011年2月,春興精工成功IPO上市。而就在前一年,孫潔曉與徐華瑩、上海仕恭商務諮詢有限公司、孫文偉共同出資設立衆捷汽車,並且設立之時1000萬元的啓動資金全部由孫潔曉提供。如果衆捷汽車成功IPO上市,將成爲第二家由孫潔曉創立的上市公司。
【正文】
因春興精工內幕交易案被判刑
孫潔曉出生於1967年,1991—1996年,大學畢業後的孫潔曉先後任職於南京輪胎廠和上海歐樂-B有限公司。
時值下海經商的高潮,早已進入管理層的孫潔曉,也有意成爲下海經商的弄潮兒。
1997年8月,孫潔曉成立了個人獨資企業上海崇明春興電器廠(下稱「春興電器廠」),並出任該廠經理。2001年,考慮到個人獨資企業無法適應未來業務發展需要,孫潔曉、袁靜夫婦共同出資組建上海春興電器有限公司(下稱「上海春興」)並整體收購春興電器廠,這便是春興精工的前身。
2002年,上海春興銷售收入僅爲1887.90萬元,經過近10年苦心孤詣的經營,2011年春興精工的銷售收入達到8.27億元。2011年2月,春興精工正式登陸深交所主板,這意味着孫潔曉收穫了第一個IPO。
春興精工上市之後,不斷通過收購兼併的方式來擴大規模。2016—2017年,春興精工收購了多家公司部分或全部股權。
其中,2016年4月,帶領着春興精工通過兼併收購開疆拓土的孫潔曉,在朋友的介紹下接觸到Calient公司。同年6月,孫潔曉與Calient公司在上海接洽,並形成收購的初步意向。2017年2月,春興精工發佈停牌公告,宣佈公司正籌劃重大收購事項,涉及收購通信行業公司股權,而這家公司即爲Calient公司。
2016年11月,在收購Calient公司這一內幕交易信息公開前,孫潔曉就夥同春興精工董事鄭海豔,安排設立並控制蔣庚艮、江巧雲、陶正青3個證券帳戶(下稱「帳戶組」)。同年11—12月,帳戶組共計買入春興精工股票360.75萬股,資金均來自孫潔曉;2017年11月,帳戶組清倉春興精工股票。此外,孫潔曉等人還通過信託產品交易春興精工股票,交易金額超過2.56億元。
這一系列操作最終不但虧損超過2800萬元,而且還成功引起了證監會的關注。
2018年1月,孫潔曉因涉嫌內幕交易被證監會立案調查;2019年3月,證監會正式責令孫潔曉、鄭海豔依法處理非法持有的股票,並對其分別處以25萬元罰款,同時對兩人分別採取10年、5年證券的市場禁入措施。
2019年10月,孫潔曉因涉嫌內幕交易罪被公安機關採取強制措施;2023年2月,孫潔曉因涉嫌內幕交易罪被蘇州市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同年12月,孫潔曉因犯內幕交易罪,被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四年,並處罰金人民幣40萬元。
衆捷汽車衝刺IPO之際主動「出局」
2010年2月,春興精工衝刺IPO之際,孫潔曉又與其他三位股東共同出資1000萬元創立衆捷有限,且成立時1000萬元出資款全部來自孫潔曉。
其中,孫潔曉持有衆捷有限25%的股權,並由王海燕代持。對於此次代持安排,衆捷汽車在招股書稱,孫潔曉在衆捷有限設立時任春興精工董事長兼總經理,因其工作繁忙,所以委託朋友王海燕代持其在衆捷有限的股權。
公司成立初期提供全部出資的孫潔曉,對於衆捷汽車來說顯然是舉足輕重的人物。然而,衆捷汽車卻將其認定爲「財務投資人」。實際上,2010—2017年,代持孫潔曉股權的王海燕任衆捷有限執行董事、經理、法定代表人,2017—2018年,任衆捷有限董事長。
一般來說,董事長的職務包括公司戰略制定、重大決策拍板、公司治理、重大合同簽署等。而在此期間,王海燕實際職業爲上海市某中學教師。那麼隱身幕後的孫潔曉,僅僅被認定爲財務投資人是否合理?深交所在第二輪問詢中就要求衆捷汽車說明將孫潔曉認定爲財務投資人的合理性。
衆捷汽車在2023年3月8日披露的《關於蘇州衆捷汽車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申請文件的第二輪審核問詢函的回覆報告》中稱,爲保障資金的安全及對使用情況進行監督,孫潔曉委託王海燕擔任衆捷有限的執行董事等職務。而自衆捷有限設立至2018年4月,孫潔曉、王海燕均未在衆捷有限領取薪酬、未實際參與衆捷有限的日常管理及經營決策,因此將孫潔曉認定爲財務投資人是合理的。
除了身份認定遭深交所問詢外,孫潔曉在2020年衆捷汽車籌備上市的階段,選擇轉讓其持有的衆捷汽車全部股權,這也引來了深交所的進一步問詢。
在第二輪問詢函、落實函和上會時,深交所3次問及孫潔曉在上市前轉讓持有的衆捷汽車全部股份的原因及合理性。
對此,衆捷汽車在2023年5月7日披露的《關於蘇州衆捷汽車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申請文件的審核中心意見落實函的回覆報告》中表示,孫潔曉2020年將持有的衆捷汽車股權全部轉讓是出於三方面的考慮。首先,2020年衆捷汽車業績同比下滑,其中扣非淨利潤同比下降11%,因此衆捷汽車上市進程仍存在不確定性;其次,2019—2021年,孫潔曉資金情況較爲緊張;再次,孫潔曉獲取衆捷汽車1051.20萬股股權的對價爲600.01萬元,而轉讓的對價爲4152.24萬元,通過此次轉讓,孫潔曉已獲得較高的投資回報。
股份權屬清晰問題遭深交所問詢
需注意的是,早在2019年3月,證監會就對孫潔曉採取10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自該決定宣佈之日起,在禁入期間,孫潔曉除不得繼續在原機構從事證券業務或者擔任原上市公司、非上市公衆公司董事、監事、高管外,也不得在其他任何機構中從事證券業務或者擔任其他上市公司、非上市公衆公司董事、監事、高管職務。
而在2019年12月,衆捷汽車向江蘇證監局提交IPO輔導材料之際,孫潔曉股權仍由王海燕、張丹代持。一直到2020年11月,孫潔曉才與王海燕、張丹簽署代持股份轉讓協議,解除股權代持的關係;並在1個月後將其持有的衆捷汽車全部股權全部轉讓給劉朝暉、張萍。
其中,孫潔曉與張丹的股權代持關係形成於2017年11月衆捷有限第二次增資時。彼時,孫潔曉通過張丹,以425.01萬元認繳衆捷有限4%的注資。
在2022年12月26日披露的《關於蘇州衆捷汽車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申請文件的審核問詢函的回覆報告》(下稱「第一輪問詢回覆」)中,衆捷汽車稱,孫潔曉安排此次代持是爲了在衆捷有限上市後方便減持。衆捷汽車還表示,根據《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等相關法律法規來看,孫潔曉此舉具有通過股權代持行爲對上市公司股份轉讓限制的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規避的意圖。
在上會時,深交所再次要求衆捷汽車說明孫潔曉將其所持股權全部轉讓的原因及合理性,轉讓價格是否公允,是否存在股份代持行爲或其他影響股權清晰的情形,是否存在逃廢債及其他法律風險。
所謂的「逃廢債」是一種民事違約行爲,指的是債務人有能力償還債務但採取各種手段逃避債務、惡意拖欠債務等行爲。
深交所上市審核委員會指出,在轉讓衆捷汽車股份前後,孫潔曉涉及多起訴訟並負有大額債務,其持有的春興精工股份已全部質押。
春興精工公告顯示,2019—2021年,孫潔曉所持股份被大量質押用於融資。截至2021年4月23日,孫潔曉、袁靜夫婦所持春興精工股份已被100%質押。
(全文3598字)
免責聲明:本報告僅供時代商學院客戶使用。本公司不因接收人收到本報告而視其爲客戶。本報告基於本公司認爲可靠的、已公開的信息編制,但本公司對該等信息的準確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本報告所載的意見、評估及預測僅反映報告發布當日的觀點和判斷。本公司不保證本報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狀態。本公司對本報告所含信息可在不發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資者應當自行關注相應的更新或修改。本公司力求報告內容客觀、公正,但本報告所載的觀點、結論和建議僅供參考,不構成所述證券的買賣出價或徵價。該等觀點、建議並未考慮到個別投資者的具體投資目的、財務狀況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時候均不構成對客戶私人投資建議。投資者應當充分考慮自身特定狀況,並完整理解和使用本報告內容,不應視本報告爲做出投資決策的唯一因素。對依據或者使用本報告所造成的一切後果,本公司及作者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本公司及作者在自身所知情的範圍內,與本報告所指的證券或投資標的不存在法律禁止的利害關係。在法律許可的情況下,本公司及其所屬關聯機構可能會持有報告中提到的公司所發行的證券頭寸並進行交易,也可能爲之提供或者爭取提供投資銀行、財務顧問或者金融產品等相關服務。本報告版權僅爲本公司所有。未經本公司書面許可,任何機構或個人不得以翻版、複製、發表、引用或再次分發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司版權。如徵得本公司同意進行引用、刊發的,需在允許的範圍內使用,並註明出處爲「時代商學院」,且不得對本報告進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本公司保留追究相關責任的權利。所有本報告中使用的商標、服務標記及標記均爲本公司的商標、服務標記及標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