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李子园股东减持接力赛背后:业绩陷增长困境,“大单品”依赖症难解

李子園股東減持接力賽背後:業績陷增長困境,「大單品」依賴症難解

證券之星 ·  11/27 15:39

今年以來,李子園(605337.SH)股東、高管們熱衷於減持套現的遊戲。繼9月底,部分董監高拋出減持計劃後,近日李子園35位股東又籌劃減持,在公告中強調「減持繫個人資金需求」。

證券之星注意到,上市後李子園業績深陷增長困境,近乎原地踏步,今年前三季度更是出現營利雙降。究其原因,受消費需求疲弱,產品同質化嚴重,價格戰內卷加劇的影響,這也讓靠大單品甜牛奶闖天下的李子園處於被動局面。而在國內市場無法破局尋求良性增長之際,李子園又將焦點放在海外市場,但能否藉此打一個漂亮的業績翻身仗,答案尚不明朗。

股東輪番減持

根據李子園公告,截至2024年11月22日,公司股東朱衛君、徐樟能等35位股東合計持有公司股份301.86萬股,佔總股本的0.7653%。這些股份源於公司原股東衢州市譽誠瑞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解散清算後,將其名下持有的公司股份根據出資比例通過證券非交易過戶的方式登記至各合夥人名下。

根據減持計劃,上述股東將在公告發布後15個交易日內,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股份,計劃減持總數不超過301.86萬股,且在任意連續90日內減持總數不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1%,減持價格將根據市場價格確定。公告還指出,若在減持期間公司有送股等事項,減持股份數量將同比例調整。

證券之星注意到,近期圍繞李子園的股份上演減持接力賽。9月30日,李子園發佈部分董事、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集中競價減持股份計劃公告顯示,自公告發布之日起15個交易日後3 個月內,公司董事、總經理朱文秀擬減持不超過27.11萬股,約佔公司總股本的0.0687%;董事、副總經理蘇忠軍擬減持不超過22.69萬股,約佔公司總股本的0.0575%;董事、副總經理王順餘擬減持不超過11.94萬股,約佔公司總股本的0.0303%;董秘程偉忠擬減持不超過40.13萬股,約佔公司總股本的0.1017%;財務總監孫旭芬及監事崔宏偉擬減持股份約佔公司總股本的0.0117%及0.0319%。總體來看,上述6名董事、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合計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119.06萬股,減持比例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0.3018%。

對於兩次減持計劃的原因,李子園公告都顯示「個人資金需求」,但對投資者信心也將造成一定影響。

上市後業績近乎原地踏步

李子園成立於1994年,一直致力於甜牛奶乳飲料系列等含乳飲料和其他飲料的研發、生產 與銷售,主要產品包括含乳飲料、複合蛋白飲料、乳味風味飲料及其他等,其中甜牛奶乳飲料系列是公司暢銷近30年的經典產品。成立初期,作爲行業內爲數不多的選手再加上親民的價格,李子園很快紅遍大江南北。2021年初,李子園成功上市,市值一度超百億元。而11月27日收盤,李子園總市值縮水至不足42億元。

證券之星注意到,自上市以來,李子園的業績停滯不前。2021-2023年,李子園實現營業收入14.7億元、14.04億元、14.12億元,歸母淨利潤2.63億元、2.2億元、2.37億元,收入和利潤規模都沒有新的突破。

今年前三季度,李子園出現營利雙降:當期營業收入10.64億元,同比下降0.48%;歸母淨利潤1.57億元,同比下滑16.83%;扣非後淨利潤1.49億元,同比下滑16.04%。

李子園表示,公司歸母淨利潤下降主要原因系公司爲提升品牌知名度和促進銷售增加了廣宣費用的投入、員工持股計劃費用預提等。今年前三季度,李子園的銷售費用爲1.62億元,銷售費用率爲15.22%,創近年來新高。可見,賣力營銷也未能換取業績的增長。

在日前業績交流會上,有投資者提出,公司2025年會否維持2024年相對較高的營銷費用投入?公司未來是否有產品漲價計劃?李子園表示,未來將根據市場情況和業務需求優化費用結構,不斷提升公司市場競爭力,未來關於產品價格公司會根據原材料價格、市場狀況和銷售策略進行定價。

行業人士分析,李子園近年來業績停滯不前,從行業來看,消費需求有所疲弱,產品同質化嚴重,價格戰內卷加劇。分產品看,今年前三季度,李子園含乳飲料的營業收入爲10.22億元,同比下滑2.6%;同期其他產品收入約3663.46萬元,儘管同比增長164.46%,但難以拉動基本盤。

big

「另一方面李子園主要在江浙一帶,而且主要是做三四線市場爲主的產品,圍繞乳飲料和液態產品,而產品結構又偏中低端,所以造成了公司整體的動銷沒有表現很好,公司也沒有充分發揮好區域企業的優勢特點。近些年在華東、華南市場上湧現出新的小衆細分品類,這些細分品類對於市場的擠佔也非常明顯,特別是一些奶茶、冰品的湧現,極大的分食了傳統乳品市場的蛋糕,李子源的業績下滑也受此影響」,上述行業人士如是說。

從地區分佈來看,今年前三季度,李子園除了來自西南地區的收入微增2.03%之外,其餘地區收入均出現下滑,其中「大本營」華東地區貢獻營收5.32億元,同比下降0.36%,華中、東北地區的收入則是雙位數下滑。

big

李子園銷售模式以經銷爲主、直銷爲輔。其中,華東地區是經銷商數量最大的單個地區。截至三季度末,李子園華東地區經銷商的數量爲969個,報告期內淨增長66個。由此可見,經銷商數量的增長也沒能挽救華東地區的頹勢。

行業人士還認爲,李子園的規模天花板效應背後,對於甜牛奶這一大單品有着高度依賴性。2023年業績中,李子園也提及單一產品依賴程度較高的風險,長期看將對公司經營業績產生較大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業績增長乏力之際,出海成爲李子園業績提振的重要驅動力。10月8日,李子園官微發文稱,2024年9月,李子園接到首份東南亞訂單,30噸的甜牛奶順利完成裝載並通過海關嚴格抽檢,順利啓程運往東南亞。後續產品還將持續出口至老撾、緬甸及泰國等地。

不過,目前乳業出海開拓尚處於發展初期,其他國家的市場文化、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等都面臨着新的挑戰,企業需要不斷摸索和適應。短期而言,國際化並不能帶來很大的紅利。

李子園在投資者關係活動上也表示,公司目前通過經銷商出口東南亞,業務的實際進展取決於當地渠道開發的進度,公司將根據市場動態與自身規劃,審慎決策。(本文首發證券之星,作者|劉鳳茹)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