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市場震盪反彈,科創50指數大漲超3%,創業板指漲超2%,熱門題材表現強勢,AI應用、半導體、證券等方向輪番活躍。盤面上看,AI產業鏈迎來漲停潮,應用端方向強勢領漲,湯姆貓等多股漲停;果鏈強勢反彈,歌爾股份、鵬鼎控股紛紛大漲;IP經濟概念持續火熱,龍頭廣博股份晉升六連板;食品飲料板塊再度拉升,一鳴食品兩連板;芯片概念股拉升,龍頭寒武紀刷歷史新高;油氣、金屬等週期股表現較弱。市場全天成交超1.4萬億,兩市上漲個股超4300只。
值得注意的是,據券商中國報道,分析人士指數,近期市場的變化可能蘊藏兩個邏輯。
一是防守的邏輯,特朗普2.0週二已經開始在全球市場發酵。與1.0相比,「美國優先」思想貫穿始終,相同點是都支持國內減稅和增加關稅,不同點則是隨着形勢變化,特朗普2.0內閣更重視削減政府支出和抑制通脹。
二是發展的預期。據中信證券,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預計將在12月中旬召開,會議將分析當前經濟形勢、定調2025年經濟工作目標。
具體來看,IP經濟概念持續火熱,龍頭廣博股份晉升六連板。消息面上,Z世代年輕人的「穀子經濟」最近成爲投資市場的新風口。根據艾瑞數據,我國二次元及其衍生市場於2023年達到2219億,預計到2029年,二次元產業規模將增長至5900億元,複合增速18%。在用戶群上,截至2023年,中國泛二次元用戶規模已突破5億人。
AI眼鏡概念午後強勢拉升,明月鏡片20%漲停。消息面上,智能眼鏡廠商INMO影目科技將於11月29日在成都舉辦INMO2024新品發佈會。有行業媒體報道稱,屆時或將發佈INMO Air3、INMO Go2兩款AR眼鏡。根據貝哲斯智能眼鏡市場研究報告顯示,預計到2029年,智能眼鏡市場規模將達到1067.78億元,期間年複合增速高達18.56%。
從個股看,兩市上漲4329家,下跌915家,126家漲幅持平。兩市共109股漲停,共26股跌停。
截至收盤,滬指漲1.53%報3309.78點,成交5716億元;深成指漲2.25%報10566.10點,成交8871億元。創業板指上漲2.73%,報2208.78點。
資金動向
主力資金重點搶籌消費電子、白酒、農化製品等板塊,主力淨流入居前的個股包括東方財富、湯姆貓、川發龍蟒等。
要聞回顧
1、國家統計局:1—10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4.3%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10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8680.4億元,同比下降4.3%。1—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8530.9億元,同比下降8.2%;股份制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3718.5億元,下降5.7%;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4559.0億元,增長0.9%;私營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6501.7億元,下降1.3%。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10.0%。
2、《低空經濟發展趨勢報告》:到2030年 將有10萬架eVTOL進入家庭或成爲空中的士
今日,中國低空經濟聯盟發佈《低空經濟發展趨勢報告》,報告認爲:一、無人機將無處不在,成爲物流快遞、農林植保、應急搶險、城市管理、電力巡檢、線路巡查、旅遊觀光的主要工具;二、隨着人工智能、人機交互、路網雲等新技術的完善和成熟,空中飛行器也將全面普及無人駕駛技術;三、大概兩三年以後,我國主要大城市的空中交通網絡和地面飛行服務設施將基本建成,eVTOL也將大批量商業化。eVTOL的市場價格也將從千萬逐漸降低,到2030年四五座的eVTOL有望保持在兩三百萬價格區間,將可能有10萬架eVTOL進入家庭或成爲空中的士。
3、市場監管總局批准籌建國家汽車芯片質量檢驗檢測中心
記者今天(27日)了解到,市場監管總局批准上海機動車檢測認證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籌建國家汽車芯片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國家汽車芯片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將立足於產業需求,建立起支撐汽車芯片裝車適配的檢測體系,突破一批國內空白的汽車芯片檢測和國產化裝車驗證技術,建立包含各項性能、可靠性、車規適應性及實車工況用例等汽車芯片檢測技術能力。
後市研判
1、華泰證券:市場預計在震盪整固中等待新催化因素的出現
華泰證券指出,隨着年末時點的臨近,近期市場對央行降準的討論和預期有所升溫,年底資金面擾動因素仍在,央行擇機降準、護航市場流動性的可能性在加大。另外,市場聚焦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等重要會議的召開,從中觀察明年宏觀政策的定調以及對經濟工作的具體部署。市場預計在震盪整固中等待新的催化因素的出現。近期市場的調整是內外因素的疊加影響,目前看,情緒推動的估值提升暫告一段落,但景氣支撐尚未到來,市場對於新的邏輯主線仍未達成共識。中長期視角觀察,市場自9月24日以來大的上行趨勢仍在,上週五的殺跌並未打破這一趨勢。
2、中信建投:繼續中期看好中國股市「信心重估牛」
中信建投指出,繼續中期看好中國股市「信心重估牛」,且認爲隨着政策逐步加碼展開與見效,2025年牛市有望從「流動性牛」逐步邁向「基本面牛」,雖然過程中難免出現震盪分化,但市場將不會缺乏投資機會。短期首先看好歲末年初的跨年行情,傾向超配幾大線索:資產重估:金融地產和化債受益類;新質生產力彈性資產,受益財政的「兩重」「兩新」類,服務消費與潛在受益供給側改革深化主題的方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