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吃药"行情何时回归?外资和公募抢买这些医药股

"吃藥"行情何時回歸?外資和公募搶買這些醫藥股

券商中國 ·  18:33

一直以來,醫藥是公認的「長坡厚雪」賽道,也是資本市場最爲關注的板塊之一。

隨着A股主要指數在高位橫盤震盪。年初至今,多隻醫藥個股漲幅居前,雙成藥業上漲超260%,香雪製藥漲超134%,貝達藥業、艾力斯、海思科等多隻醫藥股同樣大漲。

在醫藥股回暖之際,券商中國記者梳理發現,今年三季度有多家外資機構悄然開倉醫藥股,公募基金同樣重倉了多隻熱門醫藥股。

有基金經理認爲,情緒性快速反彈後,仍需關注醫藥行業基本面是否出現拐點跡象,而當市場波動增加時,中藥板塊或將重新成爲醫藥防禦性資產。

多家外資加碼醫藥股

隨着外資持續加碼中國,外資機構持有哪些醫藥股同樣得到市場關注,記者梳理發現,貝萊德、富達、高盛等多家外資機構頻頻現身於醫藥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之中。

熱門股香雪製藥年初至今上漲超過134%,摩根士丹利、巴克萊銀行、瑞士聯合銀行和美林證券同時出現在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之中。

三季度,巴克萊銀行和高盛集團還分別新進長藥控股202.07萬股和196.92萬股,位於前十大流通股東第9、第10位。維康藥業前十大流通股東中,同樣出現了摩根士丹利國際的身影。

美林證券和巴克萊銀行也出現在四環生物前十大流通股東的第8和第9位,分別持有477.84萬股和360.73萬股。瑞士聯合銀行和高盛集團分別新進亞太藥業538.96萬股和344.22萬股,位於前十大流通股東第7和第10位。

此外,高盛集團和美林證券也出現在聖達生物前十大流通股東的第7和第10位。Wind數據顯示,按照進入上市公司前十大股東行列作爲統計口徑,截至三季度末,有30餘家QFII機構在A股上市公司的前十大股東名單中。

基金積極調倉,捕捉熱門醫藥股

不過,儘管年內有多隻醫藥個股漲勢如虹,但醫藥基金的業績仍表現平平,除了外資機構,三季度多位公募基金經理也積極調倉換股,希望捕捉到低估反彈的醫藥個股。

過蓓蓓管理的匯添富中證中藥ETF三季度增持香雪製藥至258.71萬股,較上一季度增持了34.23萬股。此外,還增持了片仔癀、雲南白藥、同仁堂、東阿阿膠等多隻中藥股。

知名基金經理趙蓓管理的百億基金工銀前沿醫療A持有百洋醫藥1000萬股,位於該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第3位。

池陳森管理的安信醫藥健康A出現在百洋醫藥前十大流通股東第4位,從基金前十大重倉股的調倉變動來看,相較上季度,三季度池陳森分別減持了百洋醫藥13.68%、華海藥業17.13%、九典制藥18.48%、陽光諾和19.50%、仙琚製藥6.09%、智飛生物25.96%和恒瑞醫藥12.44%的倉位,人福醫藥和金域醫學同時新出現在第6和第10位。

百洋醫藥第一次出現在廖星昊管理的紅土創新醫療保健前十大重倉股第5位,基金經理重倉買進了80.24萬股。

從業績表現來看,匯添富中證中藥ETF近3個月反彈超21%,安信醫藥健康A反彈超23%,工銀前沿醫療A反彈超16%,但多隻基金年內業績仍處於虧損狀態。

基金經理:中藥板塊或成防禦資產

在醫藥板塊處於低估值、低盈利階段,基金經理如何看待當前的醫藥板塊?

趙蓓認爲,創新藥板塊整體受益於聯儲局的減息週期。國內創新藥企業的研發能力正在迅速與全球接軌,並在部分子領域取得全球優勢,獲得海外跨國藥企的認可,行業近2年掀起的「license-out」熱潮就是這一產業趨勢的具體體現。而在「資本寒冬」和監管收嚴的大背景下,國內創新藥行業也迎來了「供給側改革」。這對於產品進度靠前,研發執行力強,資金儲備雄厚,銷售兌現能力強的創新藥龍頭公司或是利好,因爲未來行業「內卷」程度有望大幅降低。

基於此,三季度,趙蓓對於研發實力強,產品有出海潛質的創新藥公司也增加了配置。「對於創新藥研發外包服務(CXO)行業,隨着聯儲局加息週期的結束,海外的投融資和創新藥研發需求有望逐步回暖,但中國CXO龍頭企業遭遇潛在制裁風險使得CXO板塊的未來發展增加了不確定性,三季度略微增加了對於CXO行業的配置,但整體仍然維持低配。而對於以國內需求爲主要來源的CXO公司,雖然目前國內新藥研發景氣度仍沒有迎來明顯改善,但在國家政策的積極支持下,未來也有望逐步企穩回升,因此我們也在積極尋找國內新藥研發需求的拐點。」趙蓓表示。

從持倉策略來看,廖星昊堅持「白馬+成長」的核心投資策略,在去年的基礎之上增加配置了景氣度向上的細分行業中的優質公司。「藥品和器械的帶量採購政策,雖然短期給醫藥行業的投資帶來了擾動,但中長期來看,有利於帶來集中度的提升,有競爭優勢的企業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勝出。」廖星昊表示。

廖星昊還認爲,一些產品有特色、現金流較好的二線優質企業有望成長起來,被市場重新認知,主要分佈在創新藥、CDMO、醫療器械、中藥等領域。最近幾年來看,國家政策從多方面持續扶持中醫藥的發展,前期醫改中對於中成藥的監管和地方醫保清退等政策導致市場對於中醫行業未來發展過於悲觀,市場在未來有重新認知的過程。

金鷹基金歐陽娟認爲,醫藥板塊內部依然分化:1、醫療行業整治基本結束,具備臨床價值的創新藥或者剛性用藥在院內的商業化將更加順暢,長週期來看,優質藥企盈利確定性加強,同時,優質創新藥企也在積極尋求海外合作方將產品授權出去,依然能享受巨大的海外市場;2、醫療設備端,隨着國內財政持續發力,各地預計即將開始開展新一輪醫療設備採購和更新,四季度開始有望訂單提速。

過蓓蓓表示,中藥板塊在9月的反彈中稍顯弱勢,因其前期表現相對生物製品、醫療器械等其他醫藥子板塊更加抗跌穩健,政策也一直給予呵護,風格偏向醫藥防禦性資產。當前,中醫藥行業政策對中醫藥依然較爲正面,中醫藥管理局發佈多項通知助力中藥行業高質量發展,強調推進中醫醫保支付方式改革,鼓勵開展中藥炮製技術的傳承創新和轉化應用,對中藥炮製技術傳承基地建設提出了具體要求。

「情緒性快速反彈後,仍需關注醫藥行業基本面是否出現拐點跡象,而當市場波動增加時,中藥板塊或將重新成爲醫藥防禦性資產,值得關注。」過蓓蓓表示。

編輯/lambor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