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涂宏: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赋能科技创新的多重探索

塗宏:交通銀行上海市分行賦能科技創新的多重探索

時代財經 ·  2024/11/23 15:11

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張釔璟

11月22日,「2024影響力·時代」峯會在上海召開。此次峯會由廣東時代傳媒集團主辦,由時代週報、時代財經APP、時代商學院承辦。本次峯會以「金融聚力 智造向新」爲主題,來自政府部門、上市公司、金融行業、研究機構等各界的嘉賓匯聚一堂,共同探討金融和智能製造的融合發展之道。

交通銀行業務總監兼上海市分行黨委書記、行長塗宏出席論壇,並發表了題爲《做深做實科技金融大文章,助力企業發展》的主旨演講,詳細闡述了銀行在金融業支持科技創新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交行近年來在賦能科技創新方面的探索與成果。

big塗宏 圖片來源:時代週報攝

健強專門機構

塗宏在主旨演講中表示,服務科技創新,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是金融機構必須承擔的職責和使命。銀行支持科技創新,不僅是衆多業務中的一種,更是服務於國家戰略。交行作爲大型國有商業銀行,要充分發揮總部在滬優勢,服務上海國際科創中心建設。

他表示,近年來,交行堅決貫徹落實中央精神,全面打造科技金融業務特色。早在2021年,交行在制定「十四五」規劃時期,就明確將科技金融作爲業務特色之一,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創新服務模式。2023年底,交行積極貫徹落實中央工作會議精神,制定《交通銀行科技金融行動方案》。

交行聚焦科技金融,搭建了「總分轄支」四級貫通、總分聯合、母行與子公司協同的推進機制。自2021年起,交行上海市分行在上海主場「先行先試」,探索打造「前臺營銷+中臺派駐審查+股權投資營銷+下沉團隊」的前中後臺一體化科技金融推進機制。

「這個模式有效地提升了審批的專業性和效率。」塗宏指出,一般做貿易公司貸款,都是客戶經理先做市場盡調,報到中臺授信。然而科技金融不一樣,其行業細分非常細緻。審查員不親自參與前臺營銷,便難以理解行業的邏輯及科技創新的市場價值,在審批當中會出現不敢審、不敢批的情況。爲此,要讓中臺部門儘早參與到科技金融企業的貸款及其它融資的事前盡職調查過程當中。

同時,交行還在上海科技型企業聚集的產業園區設立22家科技特色支行,做好科技型企業貼身服務。今年8月,「交通銀行科技金融中心(張江)」正式揭牌,其作爲總行級科技金融中心,建設鏈接科創企業服務的全功能樞紐,攜手政府、園區和各類機構,促進各類先進生產要素向科技型企業集聚。

健全產品體系

據塗宏介紹,爲了滿足科技型企業全生命週期的金融需求,交行還健全了產品體系,打造「四大產品體系+三大場景生態」專屬服務方案,爲科技型企業提供包括貸款、股權投資、債券融資、科技租賃在內的多層次全方位接力式金融服務。

具體來看,在貸款方面,上海市分行打造了全線上、純信用信貸產品「智慧知產貸」,突破傳統上看抵押、看現金、看資產的慣性思維,精準聚焦科創企業特徵,將企業研發水平、知識產權、創始人學歷等要素作爲增信因子,最高可提供2000萬元線上信用貸款額度。自4月正式上線以來,「智慧知產貸」已爲超1000家科技型企業提供了超50億的授信額度支持。

在股權投資方面,交行目前已經通過股權直投或者是基金投資等方式,投資科技型企業約300家,餘額超過300億。同時,交通銀行還設立交銀科創母子基金;以自有資金200億參與了國家集成電路三期大基金的認繳;並參加了上海三大先導產業母基金的合作簽約。

在債券融資和承銷方面,交行聚焦靈活計付息、轉股選擇權、產權質押等,搭建以科創票據、知識產權證券化爲核心的債券承銷產品體系,進一步拓寬資金來源、提高週轉效能,從而引導更多債券市場資金精準滴灌科技型企業。目前,交行已爲臨港集團、振華重工、中交三航局等39戶發行人累計承銷超250億元科創類債務融資工具,並在上海地區落地全國首單永續混合型科創票據,持續推動科創類債券創新條款研究,在上海地區打造科技金融創新策源樣板。

在租賃融資方面,交行子公司交銀金租成立了科技(普惠)金融租賃中心,服務企業設備資產的「買、用、修、賣」需求。今年上半年,交銀金租在上海推出了快易租「普惠版」的標準產品。該產品通過評分模型快速核額的方式,快速匹配科技型小微企業3000萬以內的融資需求,極大提高了業務的落地效率。目前,交銀金租的總資產、租賃資產居同業第一,科技型企業租賃融資規模達263億,其中爲上海企業提供融資租賃支持25億。

同時,交行還打造了「鏈圈園」三大場景,進一步發揮金融的橋樑紐帶作用,加快產業鏈、科創圈、科技園的場景生態建設,以點帶面,連線成體,助力產業集群發展壯大,有效提升服務能級。

加強數據賦能,建立支撐保障體系

爲了加快展業模式轉型,變被動觸達爲主動服務,交通銀行還加快了與政府數據主管部門、監管部門、同業機構的數據對接,暢通各方信息共享渠道。

塗宏表示,今年上半年,交通銀行上海市分行先行先試,依託上海大數據要素支持,整合的內外部信息,對客戶開展多維精準畫像、主動授信,從掃碼到提款最短只需要兩天,解決科技型企業融資難、融資慢的問題。截至目前,交通銀行已經爲上海地區2.7萬戶的科技型小微企業進行了主動授信,額度超過590億元。

同時,交行還採用多種舉措建立了支撐保障體系。塗宏透露,一方面,交行了完善對科技型企業的評價體系。對企業科技創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轉化潛力等進行有效評價,確保金融資源精準支持「真科技」「硬科技」,實現銀企共生共贏共成長。針對科技型企業輕資產等經營特點,研發上線了科技型企業PD評級模型,引入更多科技維度指標,提高對科技型企業服務的契合度和精準度。

另一方面,交行也加強了科技金融人才培養,精準支持創新產業集群。例如,圍繞上海市三大先導產業集群,成立專門研究服務團隊,形成重點領域研究材料70餘篇。

塗宏指出,下一步,交行將充分發揮國有大型商業銀行服務實體經濟主力軍作用,與各方攜手合作,爲上海和全國科技創新和新質生產力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