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點快來了,明年可能就是(大模型技術應用落地金融業)質變的時間窗口。」 這是百度智能雲金融業務部總經理徐旭11月13日接受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採訪時做出的判斷。
在這一輪人工智能變革中,金融業成爲大模型技術應用落地的先行者。隨着以大模型爲核心的人工智能技術發展,金融行業數字化轉型向智能化方向加速演進。「AI+金融」也在形成全新的金融基礎設施,重塑金融生態格局。
但大模型技術應用落地金融業更像一個硬幣的兩面。一方面,人工智能緊密結合金融行業需求深化應用場景探索,挖掘應用潛力;另一方面,在逐步深入到金融行業內核方面,依然有待突破瓶頸。因此,「拐點」何時帶來,是擺在行業面前的重要疑問。
可以肯定的是,目前國內金融機構對AI的應用,從工具輔助功能層面來看,在降本增效、提升合規性、用戶體驗上,都已經取得效果。
徐旭對記者介紹,AI對金融行業的加持,目前主要體現爲對內賦能,且提效效果顯著。從去年的「拿來試一試」,到現在對內場景真正用起來了。一方面,客戶在對百度智能雲大模型提出需求方面非常踊躍;另一方面,百度提供了搭建智能體開發平台,金融領域員工自己開發智能體、使用智能體的踊躍程度很高,這個過程也是積累實踐經驗的過程。此外,涉及產業合作比如採購等環節,大模型加持之下,ROI計算得更細化更準確,金融機構會願意花錢在這方面投入。
2023年,爲加速大模型應用落地,某頭部銀行新增大量來自不同廠商的GPU資源,基於大模型爲集團內多個核心業務系統、幾十家分行的金融業務提供AI賦能。在百度·百舸AI異構算力平台的支持下,該銀行完成不同型號GPU資源的部署、上線;同時實現了GPU、CPU算力的規劃重組,保障了幾百個大小模型、數千次模型訓練任務。模型迭代時間也從過去的一個半月大幅縮短至半天,並實現了更好的模型效果。
這只是百度智能雲落地金融行業案例的一維。從客戶類別來看,銀行、券商、基金、保險都已經成爲百度智能雲的核心客戶;從供應方案來看,除了前述算力層,平台層、應用層也早已遍地開花。
2016年百度智能雲就已經在與金融行業合作。在IaaS層面包括數據中心建設等AI基礎設施服務,在PaaS層包括金融機構的AI中臺、「智慧大腦」等服務,SaaS層對應應用層,涵蓋了智能客服、數字人、AI問答等多種應用。
大模型時代到來後,百度智能雲和金融機構合作升級。比如,算力緊缺下,爲金融機構做GPU集群搭建和算力供給,包括提供異構算力服務。小模型時代的平台升級到大模型後,在SaaS層,也可以通過數字人、智能問數等產品,實現對話和交互能力升級。
在徐旭看來,AI不等於此前的金融科技:「後者已經有了成熟落地範式,而目前AI在產業側還處於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百度智能雲的策略也在同步迭代。徐旭介紹,百度智能雲從最初想「推模型」,到後來發現需要建平台;從早期的單兵作戰,到發展繁榮的合作生態,豐富解決方案矩陣;一直到現在,百度自己的產品矩陣和解決方案,已經比較完善,並且每層都開放化地兼容幷包。「正是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判斷,明年有望迎來真正開始構建行業價值和場景價值的週期。」
這個過程也是生態越發重要的過程。「國有大行對內已經有幾十個大模型應用場景落地,百度將做方案裁剪,同時與生態夥伴一道,去做更專業的場景落地,這是百度認知迭代過程中越來越清晰的策略。」徐旭表示。
大模型技術的金融業應用是一面鏡子。AI在若干產業中規模落地,正在成爲百度智能雲收入和利潤增長的動力。今年二季度,百度智能雲收入達 51 億元,同比增長 14%——增速是去年同期的 2.8 倍,利潤率也在上升。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是百度智能雲業務中,AI 貢獻的收入佔比從上季度的 6.9% 提升到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