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距離燕之屋第二批基石解禁時間點12月12日,僅剩28天。其二級市場表現或再次成爲市場焦點。
今年7月,燕之屋(01497)在短短一個月內股價飆升69.09%%,股價單邊上漲走勢強勁,成爲市場關注的焦點。
但就在7月31日盤中觸及區間高點15.34港元后,燕之屋開啓了一輪長達3個月的橫盤震盪期。從技術面來看,橫盤震盪通常是一種無趨勢運行狀態,橫盤之後市場需要選擇方向,要麼向上突破,形成漲勢;要麼向下,在新的低位尋求支撐。而燕之屋選擇了後者。
10月21日,燕之屋股價跌破13.46港元5日均線,開始扭頭向下。而後7個交易日,燕之屋股價均在5日線下方運行,股價快速跌至10月31日的11.68港元。緊接着3個交易日內,燕之屋成交量逐日放大,於11月5日達到26萬股,爲近一個月以來最大。在這一輪下跌之後,燕之屋股價已跌至11港元以下,11月12日收盤價爲10.82港元,較10月18日收盤價13.44港元下跌19.49%。
智通財經APP了解到,在今年6月12日首批基石解禁時,燕之屋在截至解禁日的前7個交易日股價累跌14.9%。而目前距離燕之屋第二批基石解禁時間點12月12日,僅剩28天。其二級市場表現或再次成爲市場焦點。
基石瀕臨盈虧線
與其他企業IPO引入知名投行作爲基石不同,根據招股書,燕之屋的基石中一半均爲公司自家供應商。
燕之屋在IPO階段共引入了6名基石投資者,合共認購1600萬美元(約1.25億港元)的發售股份。其中包括公司的主要供應商、來自印度尼西亞的PT. Anugerah Citra Walet Indonesia、PT Niaga Cakrawala Sukses及PT Esta Indonesia,三家供應商基石分別認購500萬美元、300萬美元、300萬美元。另外,惠理集團通過2家全資子公司合計認購200萬美元,吳琛認購200萬美元,黃成光先生認購100萬美元。
股份解禁作爲一個對股價和流動性影響巨大的事項,對燕之屋這類本就流動性偏弱的公司顯得尤爲重要。
數據顯示,惠理集團的兩家子公司及吳琛的解禁期爲6個月,並已於今年6月12日解禁,其合共解禁321.44萬股,佔已發行股本的0.7%。相比於小規模的首批解禁,即將在12月的第二批基石解禁中包含了剩餘4位基石投資者,合共解禁963.6萬股,佔已發行股本總和爲2.07%,按目前股價折算已超過1億港元市值。
對於燕之屋來說,其首批基石解禁時,對應6月12收盤價爲8.22港元,按認購價成本9.7港元計算,首批基石虧損約15.26%。相較而言,得益於7月的股價漲幅,即便近期股價下跌迅速,但若按11月12日收盤價10.82港元計算,第二批基石依然盈利11.55%。
但根據智通統計,2023年初至今上市的新股中,解禁期內波段最高漲幅超過100%的約佔1/3。但是解禁之後,從統計數據上說,這些公司的平均漲幅幾乎清零。目前來看,距離12月的第2批解禁期還有近一個月,燕之屋能否維持當前股價未得而知。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曾於1月24日向證監會申請將所有發行的約1.37億股(7名股東)每股面值0.2元的未上市股份轉爲港交所H股,以實現H股全流通,並於3月7日獲得證監會備案通知。隨着H股全流通的公告一出,或代表股東們已無鎖定機制,而公司則將在解禁期面臨較大的拋售壓力。
暴漲與大跌背後的市場動向
在燕之屋宣佈實現H股全流通後,市場也曾有過其衝刺港股通的聲音。實際上,納入深港通條件較滬港通寬,除了中大型指數標的,平均月末市值50億港元及以上的恒生綜合小型股指數標的也可納入。燕之屋要想進入小型股指數,需要將市值提升至50億港元以上,並活躍交易市場。而當時距離2024年9月調整仍有一段時間,如果公司進行市值管理則有望滿足納入港股通條件。
回到燕之屋自身,當時公司在股票回購公告、2023年年報等消息利好下,籌碼歸邊趨勢顯現,橫盤時間開始縮短,股價向上突破態勢顯著。
具體來看,今年2月至6月,雖然漲跌幅有所變化,但燕之屋的股價基本維持在8-9港元左右,整體處於橫盤震盪效果。通常來說,橫盤階段是買方吸籌的良機,這一階段,大量籌碼在低位堆積。而當主力完成吸籌之後,接下來便是讓燕之屋的股價脫離其成本區域,打開利潤空間。因此6月28日至7月9日的7個交易日內,該公司股價迎來連漲,區間最大漲幅達到52.16%。而後又在7月10日至7月15日,小幅震盪數日後,股價再次積蓄向上的趨勢,最終一波「八連陽」接「小三陽」將公司股價推至15.34港元高點。
接下來就是上文提到的,燕之屋開啓了一輪長達3個月的橫盤震盪期。對比8月15日和11月12日的籌碼分佈圖不難看到,在7月持續股價上漲情況下,燕之屋在8月已形成一個較大的獲利區域,存在大量獲利籌碼,超過7成的籌碼集中在8.56-14港元間,獲利比例高達90.87%;但在3個月橫盤期,主力資金一方面通過部分籌碼打壓做盤,一方面又承接拋壓籌碼,直到11月12日,已形成雙峯密集形態,近期位於上方的密集峯持續向下移動,在底部的籌碼逐步擴大的過程中,就是下跌多峯形成的過程,此時獲利區間僅剩40.68%。
值得一提的是,燕之屋此前的披露的2024年中期業績並不亮眼,雖然在今年上半年燕之屋收入達到10.59億元,同比增長11.36%,一舉超過了10億規模。但是與此同時,公司當期歸母淨利潤僅爲5808萬元,同比下滑了42.54%,淨利潤率也從2023年的11.29%下降到了5.67%。
相較之下,2020-2023年,燕之屋的淨利潤分別爲1.23億元、1.72億元、2.06億元和2.12億元。很顯然燕之屋此次2024中報業績與此前出現較大的預期落差。這對於即將面臨基石解禁的燕之屋顯然不利,在基本面轉差背景下,市場流動性弱疊加承接力不足下可能導致股價大幅波動,屆時燕之屋真正的「解禁大考」或將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