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港IPO臨門一腳。
作者 | 黃昱
編輯 | 劉寶丹
作爲「中國快遞一哥」,順豐終於等到了赴港上市的好時機。
在中國資產集體走強的行情下,11月10日,據港交所文件披露,順豐控股通過了港交所上市聆訊。
這意味着,歷時一年多,首次遞表失效後,順豐離港交所掛牌只差臨門一腳了。繼美的集團之後,順豐將是今年又一家在港股上市的大型A股企業,同時成爲首家「A+H」上市的快遞公司。
有市場消息稱,順豐控股原計劃在香港上市的IPO集資額已從20億削減至10億至15億美元,最快將於本週啓動上市前的預路演活動。對此,順豐方面暫未回應。
去年,「三大物流巨頭」順豐、極兔、菜鳥同時向港交所發起衝刺,其中順豐在去年8月21日首次向港交所遞表。最終,極兔率先上市,菜鳥選擇撤回上市申請,順豐則一直在等待最好的時機。
在等待的過程中,順豐首次遞表失效,但在今年6月2日宣佈,已獲中國證監會對其境外發行上市備案的確認,擬發行不超過6.25億股境外上市普通股並在港交所上市。獲得了赴港上市「大路條」的後,順豐在當月28日重新向港交所遞表。
匯生國際資本總裁黃立衝對華爾街見聞表示,相較於去年,順豐現在上市確實是好時機。不過,他對港股接下來的行情走勢不太看好,所以順豐在資本市場的認購熱度可能是中等。
另有券商人士也向華爾街見聞指出,當前市場行情不錯,但順豐估值不算便宜,發行情況會較爲平穩,上市後破發的概率也偏低。
一般來說,一家公司在港股的發行價會比其在A股的股價有所折讓。
順豐A股在9月24日以來的中國資產上漲行情中表現平平,截至11月11日收盤,順豐A股股價約爲44.39元/股,較9月23日收盤價上漲約21%。
對順豐而言,赴港二次上市是沒有退路的選擇。
去年首次遞表時,順豐曾指出,赴港上市是爲了進一步推進國際化戰略、打造國際化資本運作平台、提升國際品牌形象等,募集資金也將首先用於加強國際及跨境物流能力。
此外,中銀國際分析師王靖添認爲,順豐尋求赴港上市的背後,一是反映順豐強烈融資需求。順豐資產負債率持續走高,且在業務佈局方面強化對資金需求量大的航空運輸;二是反映行業進入新一輪資本運作高峰,行業巨頭已開啓新一輪競賽。
一個行業共識是,快遞巨頭逐步開始通過新一輪資本運作,來開拓融資渠道充實自身規模以期在行業競爭中獲得優勢。
據順豐招股書,此次港交所上市募得資金淨額約45%將用於加強其國際及跨境物流能力。
顯然,在國內快遞行業內卷嚴重、增長空間有限的情況下,國際物流已成爲順豐尋找增量空間的重要方向。
順豐早在2010年就開始佈局國際業務,到2021年還以175.55億港元收購嘉裏物流51.5%的股權,進一步完善其在東南亞市場的戰略佈局。
順豐在今年中報中指出,中國企業「產能出海」和「品牌出海」趨勢帶來了巨大、穩定且具備吸引力的供應鏈機遇,其中從產能出海和品牌出海的產值規模來看,東南亞六國佔比最大,代表其承接了最大的中國企業出海機遇。
據悉,上半年,順豐聚焦東南亞六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越南、菲律賓、印尼)、日本、韓國等亞洲國家,通過不斷拓展與佈局國際網絡,及整合嘉裏物流在亞洲區域的能力優勢,完善國際快遞、國際供應鏈、跨境電商物流、國際貨運代理及東南亞本土快遞服務能力。
在此背景下,順豐上半年在亞洲區域成功中標40 多個跨境供應鏈合作項目,涵蓋了電商與流通、工業製造、高科技、服裝鞋帽、家電家居、汽車以及咖啡茶飲連鎖等領域,在多個國家、多個行業、多項服務場景中實現從 0 到 1 到 N 的國際供應鏈業務突破。
截至今年上半年底,順豐國際快遞業務已覆蓋國外97個國家及地區,國際小包業務覆蓋202個國家及地區。
發力國際物流已經成爲各大快遞巨頭的共識。順豐控股董事長兼總經理王衛曾表示,順豐在國際化方面要抓住機遇,不能比友商走得慢。「如果拿到機會就有很好的發展,否則我們發展步伐肯定會慢於其他友商。」
在順豐看來,相較於國內快遞物流商,公司擁有佈局國際網絡的先發優勢,具備全鏈路服務能力、更廣泛的全球化客群和核心物流設施資源;而相較於國際快遞物流商,公司具備相對成本優勢並提供更高性價比的服務。
今年以來,順豐國際業務扭轉了去年收入下滑的趨勢。今年第三季度,順豐的供應鏈及國際業務收入同比增速加快至27.3%,帶動整體收入同比增長12%至724.51 億元。
順豐指出,受益於國際海運運費上升且貨量穩定,以及國際空運需求增加,公司國際貨運及代理業務收入實現較高同比增長;同時公司持續深化業務融通不斷開拓供應鏈及國際市場,實現供應鏈及國際板塊收入同比增長。
順豐的願景是 「確保業務規模和公司價值亞洲第一、全球前三」。在實現這一目標的道路上,赴港上市將成爲關鍵里程碑。
不過,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順豐依然不能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