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際金融學會會長、中國銀行董事長葛海蛟11月8日在中國國際金融學會年會上表示,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金融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爲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提供了有力金融支撐,國際地位顯著提升,金融機構已具備邁向「強大」的基礎性條件。要提升經營效率和管理水平,特別是要適應新質生產力發展需要,持續做好「五篇大文章」,以金融力量推動中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在此進程中實現自身的發展跨越。
葛海蛟表示,目前中國金融機構體系已廣泛覆蓋銀行、證券、保險、基金、期貨等領域,形成了差異化、優勢互補的發展格局。金融機構資產規模已連續十年位居全球第二,其中銀行業表現尤爲突出。截至2023年末,中國銀行業總資產規模達到417萬億元人民幣,居全球首位。此外,140家中資銀行躋身英國《銀行家》雜誌世界銀行1000強榜單,四大中資銀行連續六年居全球前四位,中國五大銀行更是入選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
在金融服務質效方面,金融機構以國家戰略爲指引,順應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需要,持續推動產品和服務創新。截至2023年末,中國銀行業設立了1000餘家科技特色支行和科技金融專營機構,高技術製造業中長期貸款餘額增速連續三年達到30%以上。綠色貸款餘額突破30萬億元,位居世界第一;綠色債券存量達到2萬億元,位居世界第二。普惠小微貸款餘額快速增長,銀行網點、基礎支付服務覆蓋率接近100%。金融機構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持續提速,運營效率不斷提高,服務效能顯著增強。
在國際化佈局方面,隨着中國與世界各國貿易投資往來的不斷深化,中國金融機構大力推進在全球各地特別是「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機構佈局,有力服務了高質量「引進來」和高水平「走出去」。截至2023年6月末,中資銀行在71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295家一級機構,中資保險機構在17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74家分支機構,初步形成了支撐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國際化服務網絡。
不過,葛海蛟也談到,在看到這些發展成就的同時,也應深刻認識到,中國金融機構在由「大」到「強」的發展進程中,依舊面臨一定挑戰。與全球領先同業及最佳實踐相比,中國金融機構仍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間。具體表現在服務實體經濟質效有待提升、綜合化國際化經營能力有待加強以及跨越經濟週期的經營韌性有待檢驗等方面。
葛海蛟表示,中國金融機構需要練好內功,提升經營效率和管理水平。在國內的低利率環境下,中國金融機構要找準功能定位,積極探索符合自身特色的差異化發展模式。通過高水平精細化管理,增強業務拓展能力,動態優化資產負債結構,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同時,要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加大科技投入,推動AI(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拓展服務邊界和盈利空間。與此同時,着力打通堵點卡點,提升金融服務對經濟社會轉型的適配性。特別是在科技金融、綠色金融、養老金融等領域,要持續推動金融產品創新和服務升級,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新需求。
校對:楊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