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乘联分会:10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119.6万辆 同比增长56.7%

乘聯分會:10月新能源乘用車市場零售119.6萬輛 同比增長56.7%

智通財經 ·  16:34

10月新能源乘用車市場零售119.6萬輛,同比增長56.7%,環比增長6.4%。2024年1-10月零售832.7萬輛,同比增長39.8%。10月新能源車國內零售滲透率52.9%,較去年同期滲透率提升15個百分點。              

智通財經APP獲悉,乘聯分會發布的數據顯示,10月新能源乘用車生產達到137.9萬輛,同比增長49.9%,環比增長12.6%。2024年1-10月生產924.4萬輛,同比增長35.2%。10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達到136.9萬輛,同比增長55.2%,環比增長11.2%。2024年1-10月批發927.9萬輛,同比增長36.5%。10月新能源乘用車市場零售119.6萬輛,同比增長56.7%,環比增長6.4%。2024年1-10月零售832.7萬輛,同比增長39.8%。10月新能源車國內零售滲透率52.9%,較去年同期滲透率提升15個百分點。

10月全國狹義乘用車零售226.1萬輛,同比增長11.3%,環比增長7.2%;今年以來累計零售1,783.5萬輛,同比增長3.2%。其中10月常規燃油車零售106.6萬輛,同比下降16.1%,環比增長8.1%;1-10月常規燃油車零售950.8萬輛,同比下降16.0%。10月國內新能源車零售滲透率52.9%。

乘聯分會表示,截止目前全國所有省份均已出臺並落實汽車置換補貼政策,同時推出強力的購車促消費政策,單車補貼金額均較爲可觀,由此爲車市帶來新一波增長動力。隨着國家報廢更新政策及各地方以舊換新置換政策在10月全面發力,大力拉動車市增長,疊加「十一」黃金週效應,10月車市呈高速增長態勢,「銀九金十」效果顯著。近期股市上漲和樓市企穩等宣傳,對居民資產端恢復效應顯著,長期向好的股市必然也爲車市帶來持續增長的動力。

國家報廢更新補貼標準實施差異化鼓勵,對購買新能源乘用車補2萬元、購買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車補1.5萬元,由於報廢更新的新能源存在較燃油車多5,000元的補貼優勢,加之各地以舊換新政策的新能源車普遍比燃油車多幾千元的補貼,疊加當前新能源使用端優勢,促使絕大部分報廢更新和部分以舊換新用戶選擇購買新能源車,尤其是推動了入門級純電動車與狹義插混市場強勢增長。

「十一」國慶節期間,乘用車市場熱度提升顯著,節後雖有所回落,但整體車市繼續維持回升向好態勢。地方以舊換新置換政策對市場的拉動效果逐漸顯現,報廢更新政策也持續穩定發力,大力拉動車市增長。10月新能源車市終端銷量呈現出「金九銀十」的旺銷趨勢,新能源車消費增量貢獻巨大。截至11月6日,全國汽車報廢更新補貼申請超過170萬份,各地汽車置換更新補貼量呈現快速增長態勢。近幾個月的報廢更新申報量環比持續增長,充分體現了報廢更新政策的拉動效果喜人。

10月乘用車市場的特徵:

一、10月零售、批發、生產、出口全面創出當月歷史新高,其中出口拉動批發創出有數據統計以來的各月曆史新高;

二、10月新能源零售環比9月增長6.4%並持續創出新高,這是新能源爆發式增長的表現,體現出市場對國家報廢更新和以舊換新「雙新」政策的良好反饋,而且新能源車國內零售滲透率已連續4個月突破50%,在10月一般是新能源滲透率偏低的傳統車消費月份,但今年10月新能源滲透率也達到了52.9%,較2023年10月增15個百分點,新能源滲透率繼續創新高;

三、價格戰趨穩,7-10月降價促銷明顯少於2-4月的頻次,10月的傳統燃油車促銷較9月小幅收縮;

四、新能源出口仍保持較好增長態勢,10月新能源出口同比增長10.4%,環比增長13.7%,較1-10月出口增速27.7%稍有回落;

五、批發與零售走勢均較強,廠商總體庫存仍處下降,流通生態趨穩;

六、10月高低兩端細分市場增長較好,國家以報廢更新拉動經濟型電動車市場增長,彌補了季節性波動曲線,地方置換補貼拉動中高級細分市場增長較好。

七、爆款車型銷量持續突破,10月乘用車批發銷量超兩萬輛的車型有28個(上月23個),其中10月比亞迪宋突破10萬。

10月自主品牌零售148萬輛,同比增長32%,環比增長11%。當月自主品牌國內零售份額爲65.7%,同比增長10.1個百分點;2024年自主品牌累計份額60%,相對於去年同期增加8.4個百分點。10月自主品牌批發市場份額69.9%,較去年同期增長10個百分點;自主品牌在新能源市場和出口市場獲得明顯增量。頭部傳統車企轉型升級表現優異,比亞迪、奇瑞汽車、吉利汽車、上汽通用五菱汽車等傳統車企品牌份額提升明顯。

10月主流合資品牌零售57萬輛,同比下降17%,環比增長8%。10月德系品牌零售份額15.8%,同比下降2.3個百分點,日系品牌零售份額12.9%,同比下降4.8個百分點。美系品牌市場零售份額達到4%,同比下降2.1個百分點。

10月豪華車零售21萬輛,同比下降7%,環比下降15%。10月的豪華品牌零售份額9.2%,同比下降4個百分點,傳統豪華車市場零售份額回落明顯。

出口:今年總體汽車出口延續去年強勢增長特徵。海關數據:10月汽車出口58.5萬台,同比增長11%,環比下降4%。乘聯數據:10月乘用車出口(含整車與CKD)44.1萬輛,同比增長13%,環比增長2%;1-10月乘用車累計出口399.1萬輛,同比增長30%。10月新能源車佔出口總量的27.1%,較同期下降1.0個百分點。隨着南美等市場的恢復,10月自主品牌出口達到37.1萬輛,同比增長16%,環比增長3%;合資與豪華品牌出口7萬輛,同比下降4%。

生產:10月乘用車生產264.5萬輛,同比增長7.6%,環比增長9.1%。10月乘用車生產較歷史同期高點2023年的245萬輛高出20萬輛。10月豪華品牌生產同比下降14%,環比下降13%;合資品牌生產同比下降23%,環比增長6%;自主品牌生產同比增長25%,環比增長13%。

批發:10月全國乘用車廠商批發273.2萬輛,同比增長11.5%,環比增長9.1%,創歷年各月新高。今年以來累計批發2,117.6萬輛,同比增長4.4%。受渠道補庫的促進,10月乘用車批發創出新高。10月自主車企批發191萬輛,同比增長30%,環比增長13%。主流合資車企批發57萬輛,同比下降20%,環比增長7%。豪華車批發25萬輛,同比下降5%,環比下降11%。

10月乘用車主力廠商總體批發表現分化,比亞迪、奇瑞汽車、吉利汽車、大衆、長安系廠商總體較強。10月10萬輛以上銷量的乘用車廠商共8家(9月5家,去年同期7家),佔整體市場份額60%。萬輛以上批發量的37家乘用車廠商環比正增長的有21家,其中環比增長10%以上的有15家,上汽、長安、小米的環比表現較強。

庫存:由於10月廠商生產仍相對謹慎,批發偏低,形成了月度廠商產量低於批發9萬輛,而廠商月度國內批發高於零售3萬輛的旺季廠商全面去庫存走勢, 7-10月連續4個月渠道去庫存31萬輛,明顯改善了經銷商運行壓力。由於合資車企持續在去庫存,疊加近期總體的生產謹慎,1-10月廠商庫存下降了29萬輛(去年同期下降5萬輛)。總體乘用車國內渠道庫存下降94萬輛(去年同期下降11萬輛)。

新能源:

10月新能源乘用車生產達到137.9萬輛,同比增長49.9%,環比增長12.6%。2024年1-10月生產924.4萬輛,同比增長35.2%。

10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達到136.9萬輛,同比增長55.2%,環比增長11.2%。2024年1-10月批發927.9萬輛,同比增長36.5%。

10月新能源乘用車市場零售119.6萬輛,同比增長56.7%,環比增長6.4%。2024年1-10月零售832.7萬輛,同比增長39.8%。

10月新能源乘用車出口12.0萬輛,同比增長10.4%,環比增長13.7%。2024年1-10月出口108.8萬輛,同比增長27.7%。

1)批發:10月新能源車廠商批發滲透率50.1%,較2023年10月36%的滲透率提升14個百分點。10月,自主品牌新能源車滲透率65%;豪華車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35%;而主流合資品牌新能源車滲透率僅有6%。

10月純電動批發銷量77.6萬輛,同比增長32.7%,環比增長7.7%;10月狹義插混銷量47.2萬輛,同比增長116.0%,環比增長19.5%;10月增程式批發12.1萬輛、同比增長53.9%,環比增長4.9%。10月新能源批發結構中:純電動57%、狹義插混34%、增程式9%,2023年10月爲純電動66%、狹義插混24%、增程式9%。2023年全年新能源批發結構中:純電動69%、狹義插混23%、增程式8%,近期狹義插混增速大幅高於增程式。

10月B級電動車銷量25.1萬輛,同比增長53%,環比增長1%,佔純電動份額33%。純電動市場的A00+A0級經濟型電動車市場環比回暖,其中A00級批發銷量16.1萬輛,同比增長51%,環比增長19%(比上月多2個百分點),佔純電動的21%份額;A0級批發銷量20.5萬輛,佔純電動的27%份額,環比增長3個百分點;A級電動車13.9萬,佔純電動份額18%,同比增長1個百分點;各級別電動車銷量分化,消費升級的高端化和低端普及化態勢同時突出。

10月乘用車批發銷量超兩萬輛的車型有28個(上月23個),比亞迪宋(114,938輛)、海鷗(54,081輛)、秦L(50,087輛)、海豹06(48,400輛)、Model Y(42,265輛)、瑞虎8(38,654輛)、瑞虎7(36,605輛)、比亞迪秦(36,502輛)、比亞迪元(32,447輛)、宏光MINI(31,140輛)、比亞迪漢(30,137輛)、五菱繽果(29,547輛)、帕薩特(29,385輛)、軒逸(27,765輛)、Model 3(26,015輛)、理想L6(25,814輛)、朗逸(25,792輛)、星越(25,725輛)、名爵ZS(24,671輛)、博越(24,668輛)、元UP(23,591輛)、比亞迪驅逐艦05(22,556輛)速騰(21,784輛)、比亞迪海豚(21,710輛)、小米SU7(20,726輛)、鋒蘭達(20,722輛)、探嶽(20,499輛)、繽越(20,434輛)。其中新能源位列總體乘用車車型銷量前5位(上月前6位),瑞虎、帕薩特、軒逸、朗逸等燃油車主力車型國內表現有所改善。

2)零售:10月新能源車國內零售滲透率52.9%,較去年同期滲透率提升15個百分點。10月國內零售中,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74.6%;豪華車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24.9%;而主流合資品牌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僅有6.2%。從月度國內零售份額看,10月主流自主品牌新能源車零售份額77%,同比增長4個百分點;合資品牌新能源車份額3.1%,同比下降2.2個百分點;新勢力份額16.0%,小米汽車等品牌拉動新勢力份額同比增長0.1個百分點;特斯拉份額3.4%,同比下降0.4個點。

3)出口:10月新能源乘用車出口12.0萬輛,同比增長10.4%,環比增長13.7%。佔乘用車出口27%,較去年同期微降1個百分點;其中純電動佔新能源出口的80.8%,作爲核心焦點的A0+A00級純電動出口佔新能源出口的46%(去年同期70%)。伴隨着中國新能源車的規模優勢顯現和市場擴張需求,中國製造的新能源品牌產品越來越多地走出國門,在海外的認可度持續提升,雖然近期受到外部國家的一些干擾,但自主插混出口發展中國家的勢頭迅猛,前景光明。

10月廠商出口方面優秀的企業是:比亞迪汽車28,012輛、特斯拉中國27,795輛、上汽乘用車12,175輛、奇瑞汽車6,772輛、上汽通用五菱6,250輛、東風汽車5,448輛、沃爾沃亞太5,393輛、長安汽車4,761輛、小鵬汽車3,600輛、極星汽車3,512輛、吉利汽車2,574輛、長城汽車2,336輛、零跑汽車2,091輛、智馬達汽車1,956輛、華晨寶馬1,283輛、一汽紅旗1,240輛、哪吒汽車1,206輛。其他車企新能源出口也有一定規模。

從監控的自主品牌出口海外市場零售數據看,A0級電動車佔比曾達到近50%,是自主出口絕對主力,上汽等自主品牌小型電動車前期在歐洲表現較強,因此受到相應的針對性加稅措施,這也體現了小微型電動車是世界電動車的競爭核心,我們急需有引導電動車發展小型化的財稅政策,鼓勵小微型電動車發展,這樣才能讓中國電動車可持續地走向世界。在海外市場「油電平權」的大趨勢下,自主插混車型依託低油耗長續航的優勢,分流海外燃油車市場的表現也日益突出。

4)車企:10月新能源乘用車企業總體走勢較強,比亞迪純電動與插混雙驅動夯實自主品牌新能源領先地位;以理想汽車、賽力斯汽車、長安汽車、零跑汽車等爲代表的增程式電動車表現持續強勁。在產品投放方面,隨着自主車企在新能源路線上的「多線並舉」策略的實施,市場基盤持續擴大,新能源月度批發銷量突破萬輛的廠商達到21家(同比增加4家,環比持平),佔新能源乘用車總量94%(上月92.8%,去年同期89.2%)。其中,比亞迪汽車500,526輛、吉利汽車108,722輛、上汽通用五菱89,790輛、長安汽車80,506輛、特斯拉中國68,280輛、奇瑞汽車67,113輛、理想汽車51,443輛、零跑汽車38,177輛、廣汽埃安38,152輛、賽力斯汽車34,060輛、東風汽車32,919輛、長城汽車31,972輛、小鵬汽車23,917輛、蔚來汽車20,976輛、小米汽車20,726輛、上汽乘用車17,992輛、上汽大衆15,923輛、一汽奔騰12,257輛、極狐汽車11,122輛、一汽紅旗10,220輛、智己汽車10,001輛。

5)新勢力:10月新勢力零售份額16.0%,同比增加0.1個百分點;零跑、極狐、智己等車企銷量同比和環比表現總體仍較強。自主主流車企的新能源日益走強,比亞迪、吉利、上汽通用五菱、長安、奇瑞等新能源表現很強,成爲新能源的中流砥柱。主流合資品牌中,南北大衆領先,上汽大衆與一汽大衆10月合計新能源車批發20,587輛,佔據主流合資純電動50%強份額,大衆堅定的電動化轉型戰略初見成效。

6)普混:10月普通混合動力乘用車批發9.2萬輛,同比增長6%,環比增長4%。其中廣汽豐田38,543輛、一汽豐田32,934輛、長安福特5,130輛、廣汽本田4,758輛、東風本田5,802輛、廣汽傳祺1,789輛、東風汽車1,685輛、吉利汽車1,056輛、東風日產674輛,混合動力的自主品牌銷量逐步提升。

11月份全國乘用車市場展望

11月共有21個工作日,與去年持平,但較10月多2天,因此11月的有效生產時間和銷售時間較長。11月是車市波動較大的時點,外部經濟環境和季節性需求綜合影響車市,歷史上的車市偏弱常出現在11月。但隨着天氣轉冷和農民工逐步返鄉,農村地區的購車熱情會逐步釋放,新能源車和中低端燃油車市場也會逐步升溫。

隨着國家一攬子促消費政策的推進,加之近期股市強增長,居民資產增值有利於家庭資產負債表修復,居民消費信心增強,消費釋放表現突出。報廢更新和以舊換新的補貼鼓勵政策進入收尾階段,省級置換補貼政策進一步放寬要求的利好持續釋放,有利於車市保持當前零售持續走高勢能。

近期國內股市在政策利好的推動下實現強勁上漲。參考2014-2016年的結果看,在突然爆發的股市暴漲時,更多資金會進入股市,車市很難實現同步的快速上漲。如果股市長期持續穩定向上,則穩定的股市收益是促進車市走強的必然趨勢。

11月應處於乘用車市場的季節性加庫存期,由於年末到春節前的小城縣鄉市場購車需求較旺,因此歷年11月都是加庫存力度較大的時段。今年以來去庫存力度很強,結合年末超強的銷量表現預期,11月應該合理增加庫存。

2024年1-9月汽車行業收入增長3%、利潤下降1%,鋰電池利潤增長59%

9月份,隨着宏觀組合政策落實落細、市場需求繼續回暖,經濟回穩效果持續顯現。1—9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99.20萬億元,同比增長2.1%;發生營業成本84.70萬億元,增長2.4%;營業收入利潤率爲5.27%,同比下降0.31個百分點。2024年1-9月的汽車行業收入73,593億元,同比增長3%;成本64,531億元,增長3%;利潤3,360億元,同比下降1.2%;汽車行業利潤率4.6%,相對於下游工業企業利潤率6.1%的平均水平,汽車行業仍偏低。其中9月的汽車行業收入9,453億元,同比下降1%;成本8,323億元,增長0.4%;利潤324億元,同比下降28.5%;汽車行業利潤率3.4%。隨着車市生產規模擴大,PPI下行,上游碳酸鋰成本下降,但車市價格戰嚴峻,車企利潤總體下降壓力加大。

從行業看,隨着製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進程持續推進,鋰離子電池製造等綠色製造行業增長58.8%。,爲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動力。2024年1-9月的汽車行業的產銷較差,但由於競爭壓力大,利潤主要靠出口和上游產業鏈利潤,新動能持續培育壯大,電池頭部企業利潤豐厚,其它大部分整車企業盈利下滑劇烈,部分企業生存壓力加大。

2024年9月中國汽車出口61萬增長22%

2024年9月中國汽車實現出口61萬輛,同比增速22%、環比基本持平,同、環比走勢較好;1-9月中國汽車實現出口469萬輛,出口增速26%。今年的主要動力仍是中國產品競爭力提升和歐美市場的小幅增長,以及俄烏危機下俄羅斯市場的國際品牌全面被中國車替代,尤其是中國的燃油車出口競爭力提升帶來的出口增大。

2024年9月新能源汽車出口量18萬輛,同比增速3%,環比上月增速5%;2024年1-9月新能源汽車累計出口量152萬輛,同比增長18%。

2024年9月中國汽車出口總量的前10國家:俄羅斯144,437輛、比利時35,043輛、墨西哥29,876輛、阿聯酋27,771輛、沙特23,828輛、菲律賓18,304輛、西班牙17,411輛、哈薩克斯坦15,185輛、澳大利亞14,283輛、巴西13,162輛;9月中國汽車出口增量的前五國家:俄羅斯48,974輛、比利時22,034輛、阿聯酋15,950輛、西班牙12,600輛、美國5,726輛。

2024年1-9月整車出口總量的前10國家:俄羅斯849,951輛、墨西哥353,416輛、阿聯酋230,819輛、比利時217,547輛、巴西205,416輛、沙特185,089輛、英國150,737輛、澳大利亞133,171輛、菲律賓122,706輛、土耳其102,395輛;1-9月中國汽車出口增量的前五國家:俄羅斯210,669輛、巴西139,538輛、阿聯酋120,993輛、墨西哥62,867輛、比利時49,346輛。增量前5國家的增量貢獻度爲59%,其中俄羅斯出口貢獻巨大。2024年1-9月澳大利亞、泰國、厄瓜多爾、荷蘭等市場下降較大;中亞和俄羅斯市場都表現相對較強,巴西和俄羅斯市場也成爲增量的核心市場。

2023年增量相對較多的是俄羅斯、北美和亞洲的中亞市場,近期俄羅斯、墨西哥、阿聯酋等市場都很強。總體看世界疫情對中國汽車市場出口帶來一定促進,由於海外衝突和中國汽車性價比提升,促使中國對各類國家出口都有一定增量。

2024年9月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總量的前10國家:比利時33,555輛、菲律賓13,362輛、西班牙10,735輛、以色列9,835輛、印度7,075輛、阿聯酋6,874輛、英國6,855輛、德國5,973輛、澳大利亞5,939輛、泰國5,827輛;9月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同比2023年9月增量的前五國家:比利時22,390輛、西班牙8,103輛、以色列5,021輛、德國3,849輛、阿聯酋3,757輛。

2024年1-9月新能源汽車出口總量的前10國家:比利時204,431輛、巴西140,412輛、英國95,788輛、泰國87,373輛、菲律賓83,349輛、墨西哥64,746輛、印度60,813輛、澳大利亞57,782輛、阿聯酋54,590輛、西班牙47,490輛;1-9月中國汽車出口增量的前五國家:巴西104,477輛、墨西哥54,917輛、比利時48,535輛、阿聯酋31,627輛、印度尼西亞31,019輛,增量前5國家的增量貢獻度爲99%,其中巴西出口貢獻最大。

中國新能源車出口向發達國家市場呈現高質量發展的局面,主要是出口西歐和東南亞市場,近兩年西歐和南歐的比利時、西班牙、斯洛文尼亞和英國等發達國家持續成爲出口亮點,9月稍有回落,而今年對巴西等美洲國家出口走強。自主品牌的上汽乘用車、比亞迪等新能源車型表現較頑強。雖然新能源汽車出口歐洲三季度暫時放緩,期待隨着對歐洲反補貼影響的逐步適應,中國對歐洲出口還能回升向上。

2024年1-9月中國汽車進口53萬下降4%

中國進口車進口量從2017年的124萬輛持續以年均8%左右下行,到2023年僅有80萬輛。2024年1-9月汽車進口53萬輛,同比下降4%。隨着國產車的崛起和國際品牌本土化加速,近幾年汽車進口持續低迷,1-9月持續3年負增長。2024年9月進口汽車5.5萬輛,同比下降20%,環比下降27%,這是近期少見的9月大滑坡。

9月德國和瑞典等進口車增量很好。2024年9月進口最高的德國21,711輛、日本11,006輛、美國9,616輛、斯洛伐克4,703輛、英國2,648輛、瑞典2,390輛、墨西哥1,085輛、匈牙利643輛、奧地利555輛、泰國288輛。9月同比增量最大的是德國3,182輛、瑞典836輛、匈牙利563輛、墨西哥317輛、泰國285輛。

2024年1-9月進口車最高的是日本158,064輛、德國150,475輛、美國86,703輛、斯洛伐克48,999輛、英國34,591輛、瑞典17,048輛、奧地利9,222輛、匈牙利6,825輛、墨西哥5,305輛、韓國4,167輛。今年進口增量最大的是日本18,140輛、匈牙利4,153輛、荷蘭989輛、瑞典741輛。

2023年歐洲2.5升以上乘用車對中國出口達到19.6萬輛、179億美元,金額同比增長3%,2024年1-9月達到113億美元下降13%,其中9月進口量1.3萬輛,下降8%;進口額11.5億美元,同比下降10%。

隨着中國汽車產業的不斷強大,電動化轉型改變了市場需求結構,燃油車需求持續萎縮,進口燃油車需求也出現明顯下降。隨着國際關係的不斷複雜,還是要未雨綢繆建立更多的複雜的進口模式,維持進口車合理規模。

2024年1-9月中國佔世界新能源車份額68%

2023年世界汽車銷量8,901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1,429萬輛,燃油車銷量總比佔比相對下降。2024年1-9月份世界汽車銷量達到6,613萬輛,新能源汽車達到1,213萬輛。2024年1-9月的新能源車份額達到18.3%,其中純電動車的佔比達到11.9%,而插電混動達到6.4%的比例,而混合動力佔到6.3%,油電混動的佔比提升。

2024年9月世界新能源乘用車銷量171萬輛,同比增長30%,環比增長19%。1-9月世界新能源乘用車達到1,175萬輛,同比增長22%。因爲歐美新能源走勢放緩,世界新能源1-9月相對前幾年的走勢放緩較大。

在燃油車供給增大的背景下,歐美的新能源表現一般。因爲歐美新能源走勢放緩,受此影響世界新能源1-9月相對前幾年的走勢放緩較大。歐美新能源的銷量增速放緩值得關注,目前早期嘗試者和環保主義者雖都已經購買了電動汽車,但主流消費者對充電基礎設施、電池壽命、保險成本的擔憂仍較大。如今在較高利率水平下,即使放開了自動駕駛的使用,新能源車的滲透率仍沒有達到預期的水平。

近期中國新能源乘用車的增速強於世界平均增長速度。2022年的中國新能源乘用車世界份額超過63%;2023年的中國佔世界份額64%;2024年1-9月上升到68%的份額,其中7-9月中國新能源乘用車世界份額達到73%。中國在世界純電動車市場份額表現相對突出,2023年的份額達到62.3%的水平,2024年1-9月63%的表現相對平穩。中國在世界插電混動份額表現持續走強,2023年上升到69%的水平,2024年1-9月達到78%的超高水平,其中7-9月達到83%。中國在世界插電混動市場呈現超強的表現。

受到高基數和各國補貼政策退出的影響,加之歐盟對中國電動車採取錯誤的加稅政策, 2024年歐美新能源乘用車開局偏弱,歐洲新能源持續走弱。2024年1-9月中國新能源車出口較好,在南美和東南亞市場表現很好,這也是中國產業鏈強大,形成強大的國內和出口的雙增長市場。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