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實現歸母淨利潤22.71億元,同比下降約11.35%,扣非歸母淨利潤在19.72億元,上年同期爲-4.28億元。2024年Q3實現歸母淨利潤 8.58億元,同比-57.26%,扣非歸母淨利潤7.73億元,上年同期爲-3.11億元去年海工資產處置高基數,高價單遂漸交付提升毛利率,三費費率拖累淨利率:24Q3 歸母淨利潤同比大降因爲去年Q3有處置海工平台收益25.21億元導致的高基數,扣非歸母淨利潤同比大幅轉正。根據克拉克森數據,2022年簽訂的高價訂單逐漸從 2023Q4開始交付,且比例逐漸提升同時,中國船舶交付的高價值船型佔比在2024 年提升,我們預計船舶價值更高的集裝箱船、氣體船和汽車船在交付量(按CGT計)佔比從2023年的49.73%提升到2024年的70.91%,支持公司24Q1-Q3毛利率環比持續提升。24Q3三費費率環比提升2.04個百分點,拖累淨利率環比表現。
高價訂單飽滿+船價上行週期,公司遠期利潤持續向好:2022Q4以來,新造船價增長驅動力從市場驅動逐漸轉向綠色更新需求。由於船廣產能緊張,綠色新單在航運綠色大趨勢下持續釋放,讓新造船價在2023年海運市場大幅下滑的背景仍能維持增長,訂單覆蓋率保持高位。紅海事件催化新一波新造船潮,今年以來克拉克森新造船價上漲6.32%,訂單交期排至2027-28年,訂單覆蓋率維持在3.60年左右。 2024年是業績彈性驗證元年,展望24Q4與明年業績,2022年新簽訂單(船價較 2021年更高)的交付佔比遂漸提升,2024Q1-Q4分別爲 5.93%/17.76%/40.07%/57.29%,2025年則將以交付2023年新簽訂單爲主,公司盈利表現持續提升仍可預期。
吸收中國重工增強競爭力,關注後續重組可能:2024年9月3日,公司正常宣佈通過以換股方式吸收合併中國重工,啓動了中船集團解決旗下同業競爭的第一步。此舉將增加以建造高端船型爲主的中國船舶補充大型散油船建造能力,增加其在國際市場上的綜合競爭力。後續關注中國船舶與集團內其他資產,如中船防務(A+H)滬東中華(未上市),是否有進一步重組的可能。
盈利預測與評級:中國船舶是國內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產品結構最全的造船旗艦上市公司之一。我們預計歸母淨利潤分別爲39.68、84.83、110.96億元(前值 51.12、92.89、133.23億元1,對應PE分別爲41.43、19.37、14.81倍。考慮到船舶綠色週期仍在進行,公司預計利潤持續增厚,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鋼材價格上漲超預期:人民市美元匯率波動;航運行業景氣不及預期;IMC 環保約束不及預期;全球經濟衰退和滯漲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