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指數 2024年10月30日,中國中免公佈三季度業績,業績顯示,三季度的營業收入爲117.56億元,同比下降了21.5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6.36億元,同比下降52.53%。
而年初至報告期末,營業收入爲430.21億元,同比下降15.3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39.19億元,同比下降24.72%。
作爲典型的「壟斷型」龍頭企業,從競爭格局來看,中免具備充足的先發優勢。時至今日,中國僅有八家公司持有免稅經營牌照,分別是中免(包括日上免稅、海南免稅)、深免、珠免、中出服、中僑、王府井、海旅投以及海發控。
對於本次三季度營收及淨利潤雙重下降,公司公告表示,主要是受居民消費意願恢復不及預期及9月份颱風等因素的影響。
具體來看,據海口海關統計的數據顯示,今年1-8月,海南離島免稅消費總額爲223.3億元,比去年同期減少了30.7%;免稅購物的旅客數量爲416.4萬,較上年同期減少12.3%。
詳細至7-8月區間內,離島免稅消費總額達38.7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34.3%,其中免稅購物接待遊客有80.3萬名,較去年同期減少20.7%,免稅銷售客單價爲4823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7.2%。
從今年國慶節假期數據來看,離島免稅店的運營壓力持續存在,國慶期間,海南免稅店的平均銷售額達到了1.1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2.5%,其中日均購物人次25.9%,人均消費下降了8.9%。
根據海南機場的客流量數據可以看出,海南離島免稅消費的比例有所降低,或可能是由於境外旅遊市場對高端客戶的分流所致。
據商業客觀察,從免稅店的內部產品結構層面來看。LVMH集團及愛馬仕等大部分奢侈品牌計劃在未來很短的時間內撤出全球免稅店市場。由於這些奢侈品品牌的退出,中國中免等免稅商將面臨奢侈屬性消退,價格優勢減弱等困境。
針對這些問題,中國中免對產品結構進行積極調整,在前三季度共引入香化、奢侈品、食品百貨、菸酒等各類商品品牌165個,其中國產品牌數量佔比超過40%,均實現了良好的銷售增量。
隨着國際資本市場情況的不確定性,人民幣匯率的波動同樣也影響到了我國的免稅市場發展。
據商業客了解發現,中國中免的免稅商品很多依賴進口,隨着2024年前三季度人民幣匯率的升值,在降低美元計價的進口商品成本的同時,也影響到了消費者的購買能力及購買意願,免稅市場消費外流明顯。
另據中免中期報告的財務數據表示,有稅商品的銷售同比跌幅高達21.6%,在海南離島免稅銷售整體較低的情況下,這部分受到人民幣匯率變化而間接影響的商品銷售減少格外明顯。
相對海南業績承壓,與此相反的是出入境免稅門店及機場免稅店的銷售實現增長,這部分在中國中免的業績中表現整體業績向好。
8月27日,市內免稅政策落地,國人出境前60天內可在市內店購物、口岸提貨,不設購物額度。目前,共19家免稅店轉爲新型出境遊客市內免稅店,同時批准在廣州、成都、深圳、天津、武漢、西安、長沙和福州等8個城市各建立1家市內免稅店。
其中第一批轉型市內店均爲中免系,中國中免通過政策,有望率先受益於市內店驅動的市場擴容。
得益於免籤國家的不斷擴大,免籤政策的持續優化,以及國際客運航班的持續增多,境外旅客的數量有了顯著的恢復,在2024年第三季度,首都和浦東機場的境外及區域旅客吞吐量較上年同期增幅超過58%。
隨着旅客數量的增加,中國中免的國內和國外免稅商店的銷量也得到了明顯的提升。尤其是在北京和上海機場免稅門店的收入增長上表現亮眼,其中北京機場(包括首都國際機場和大興國際機場)的免稅店營業收入較去年同期增加了140%以上,上海機場(包括浦東國際機場和虹橋國際機場)的免稅店營業收入較去年同期增加了將近60%。
與此同時,中國中免大部分資產位於國內,由於中國尚難成爲國外遊客的主流目的地,中國中免在拓展國際客群方面還需進行海外佈局,10月30日,中國中免宣佈與德國品牌Modern Creation Munchen(MCM)合作,在新加坡樟宜機場3號客運大樓佈局,作爲中國中免該機場的第二家奢侈品專賣店。
可以看出,隨着市場的不斷變化,中國中免同時也在積極調整業務,在擴大市內免稅份額以及奢侈品店的佈局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