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风电指数飙升背后:招标量增长、价格回暖与海上风电崛起

風電指數飆升背後:招標量增長、價格回暖與海上風電崛起

智通財經 ·  10/29 19:34

招標超預期,價格企穩回升,風電行業迎新的投資機遇?              

近期,新能源板塊重新開始活躍,風電(866044.WI)指數在短短的一個月內累計漲幅近30%。

風電指數的大漲,一方面源於10月16日2024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CWP2024)上,包括金風科技在內的12家整機企業共同簽署了《中國風電行業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環境自律公約》。

另一方面則源於風電招投標超預期,風電板塊業績有望得以修復。

招投標超預期,價格回暖

回顧我國風電發展歷程,可以劃分爲以下四個階段:探索(2010年之前)、洗牌(2011-2013年)、扶持(2014-2018年)、穩增(2019年至今)。整體而言,總體而言,風電行業受補貼政策變化和電力消納情況影響,行業出現過週期性波動。

2004-2010年,發改委提出「風電設備國產化率要達到70%以上」,對陸上風電進行補貼,風電企業享受所得稅「三免三減半」,政策扶持下大量資本進入風電行業。

2011-2013年,行業發展過快,國產風電機組出現質量不穩定、設備產能嚴重過剩等問題,國家電監會啓動風電安全大檢查,收緊風電審批權,裝機有所放緩。

2014-2018年,國家對海上風電進行補貼,風電快速發展導致容量過剩,棄風現象有所增多。2016年風電投資監測預警制度設立,全國棄風率水平於2018年下降至7%,提前實現了2020年降至5%以下的政策目標。

2019年至今,政策導向開始由補貼支持逐漸轉向競爭配置,風電標杆上網電價改爲指導價,通過競爭方式確定。陸上和海上風電分別在2020、2021年補貼退坡,風電迎來集中搶裝。2022年後,風電行業開啓平價時代新格局。

然而隨着補貼的逐步退坡,平價風電開發成本不斷降低,陸上和海上風電紛紛捲入低價惡性競爭的浪潮,從而侵蝕風電發展的根基,並延伸至上游產業鏈環節,制約產業可持續發展。

因此《中國風電行業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環境自律公約》的簽訂,有望合力遏制內卷的驅動力,帶動行業進入健康有序的發展節奏,最終對經濟社會產生良好影響。

下半年以來,部分項目在新的評標過程中已擺脫最低價中標的現象,而是把全生命週期的維護、資本開支和發電能力等作爲評價LCOE的依據。

價格方面,據金風科技數據,2024年9月,全市場風電整機商風電機組投標均價爲

1475元/千瓦,回顧2024年1-9月情況,風電招標價格走勢較爲開始回暖,加上風電企業簽署自律公約,提出不再惡意低價競爭,另外2025年風電有望迎來裝機大年,風電企業盈利有望修復。

再看風電招投標方面,據金風科技數據,截止2024年9月30日,國內公開招標市場新增招標量119.1GW,比去年同期增長了93.0%,風電招標超預期。

從風機中標量來看,據風芒能源統計,2024年前三季度,我國整機商共計中標598個項目,中標規模合計109GW。去年同期中標461個項目,中標規模74.9GW。今年中標量同比增長30%,中標規模同比增長45%。由於風電下游主要爲大型電力企業,中標量對明年新增裝機量具有一定的領先意義。

並且隨着特高壓,抽水蓄能的持續建成,以及順週期下化工產業的綠色轉型,風光制氫制氨制甲醇需求的增加,後續風電招標也將維持在較高的水平。

從地域分佈來看,國內項目佔比94%,主要分佈在內蒙古、新疆、河北等地;海外項目佔比6%,涉及國家包括印度、中東地區國家、哈薩克斯坦、越南等。從發電方式來看,陸上風電佔比約93%,海上風電佔比約7%。

另外,從風電產業鏈下游電力企業發展規劃看,2021-2023年新能源機組投放計劃正在較快兌現,但目標尚未完全實現。考慮到明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風電領域仍然具備較大的潛力。預計2024-2025年,五大央企在新能源裝機方面還將擁有123GW的潛在增長空間。

值得一提的是,海上風電進入平價以來,成長迅速。

根據BNEF分析,全球海上風電的度電成本,在2012年的最高位0.255美元/KWh到2020年的0.083美元/KWh間下降了約三分之二(由0.255美元/KWh降到0.083美元/KWh),預計到2025年會降到0.058美元/KWh。海上風電LCOE在2017年時低於0.153美元/KWh,低於2022年歐盟電價水平,LCOE在2023年時爲0.063美元/KWh,按照7.1:1的匯率計算,摺合0.446元/kwh,低於2022年中國燃煤電價水平。

但是,過去兩年,由於全球加息週期,很多政府的項目由於高利率都暫停了。而今年以來,歐美等國家逐步開始減息,LCOE的降低也讓壓抑的需求得以爆發。

根據歐洲各國的規劃來看,2027年以後,歐洲各國海上風電的裝機速度將進一步加快。

2023年全球海風新增裝機10.8GW,佔全球風電總裝機佔比約9.3%。全球海風裝機主要貢獻增量來自於中國和歐洲地區,其中中國實現新增裝機6.3GW,佔比58%,歐洲地區新增裝機3.76GW,佔比35%。GWEC預計2024年海上風電新增裝機18GW,同比增長80%,未來5年CAGR爲27.9%,高於全球風電裝機增速,海風佔比有望持續提升。

海上風的快速增長,爲風電企業提供成長空間。

綜上分析來看,這波風電的邏輯源於風電行業開始反「內卷」,招標價格回升,招標數量超預期,加上海上風電增長快,預期明年風電企業業績改善。那麼風電行業中的哪個環節最值得關注呢?

上游邊際改善有望最明顯

據智通財經APP了解,我國風電產業鏈上游爲零件環節,中游爲整機環節,下游爲風能開發、投資和運營。

上游零配件中,主軸、鑄件、塔筒、偏航變槳軸承,葉片、輪轂、法蘭等基礎精配件基本已經實現國產化,且競爭格局相對穩定。而齒輪箱和主軸承是磨損最嚴重的精密配件,對耐腐蝕性、抗老化性等指標具有更加嚴格的要求,國產化率並不高,大兆瓦主軸承和齒輪箱件較依賴進口。

中游整機環節,雖然各家有各家的優勢,但是經過多年的競爭,在主流技術上的差距並不大,因此競爭比較激烈,利潤相對稀薄。

下游風電運營商,主要爲大型央企及國企。

2023年國內風電招標了並不理想,根據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新增風電裝機累計75.90GW,同比增長101.7%。但是國內2023年招標僅61GW,海上及陸上招標量分別爲8GW及53GW。招標量下滑,導致中游整機廠商競爭更加激烈。

中游整機廠商也向上擠壓上游零配件企業的利潤,2023年招標價格持續走低,間接導致今年很多零配件企業業績出現虧損。

而今年不僅招標量大增,招標價格也持續回暖,因此,明年上游板塊邊際改善最爲明顯。

目前風電企業中,風機龍頭企業金風科技(02208,002202.SZ)已披露其前三季度業績。從業績來看,金風科技盈利能力持續改善,伴隨着後續招投標價格的回暖,其也是受益者之一。

具體來看,前三季度金風科技實現營收358.4億元,同比增長22.2%;實現歸母淨利潤17.9億元,同比增長42.1%。其中,Q3實現營收156.4億元,同比增長51.6%;實現歸母淨利潤4.1億元,同比增長4195.3%。

除了業績大幅增長外,金風科技的在手訂單也大幅增加。截至三季度末,金風科技在手外部訂單總41.4GW,環比增長16.3%,同比增長36.3%,再創歷史新高。前三季度國內新增風機招標規模超110GW,同比增長93%,隨着項目開標流程逐步推進,公司訂單有望持續增長。

截至三季度末,公司合同負債規模爲152億元,環比增長41.8%,同比增長37.1%,創2021年來新高。進入年末裝機旺季,金風科技的交付速度有望加快,前期訂單有望加速兌現。

國產替代在各行業中都是主旋律,在風電行業中,主軸承難度較大,國產替代率較低,核心企業包括新強聯(300850.SZ)等受益。

在大功率風機軸承產品技術方面,新強聯取得重要進展,部分產品實現國產替代。公司研製的1.5-18MW變槳和偏航軸承、大功率風電偏航變槳軸承實現進口替代;2-5MW三排圓柱滾子主軸軸承、3-18MW單列圓錐滾子軸承並實現量產、3-12MW無軟帶雙列圓錐滾子主軸軸承並實現量產,其中12MW海上抗颱風型主軸軸承,攻克國內大功率風力發電機組軸承技術難題併成功裝機;另外,新強聯研製生產的5-7MW調心滾子軸承,已完成驗證,並批量裝機。現階段公司正在研發20MW以上的風機配套軸承,並進行樣機開發,爲應對風機大型化時代的到來,做好提前佈局。

從滲透率角度來看,風電升降機的滲透率在近幾年在逐步提升。風機大型化是未來行業發展的趨勢,大型化會使得每GW對應的風機數量減少,但同時大型化後風機高度也會更高,因此升降機、大載荷升降機、平台自動開閉系統等效率更高的設備滲透率也會進一步提升,同時塔筒高度的增加也會提升相應產品的價格,核心企業有中際聯合(605305.SH)。

中際聯合主要升降產品(塔筒升降機、免爬器等)在國內風力發電行業的市場佔有率約70%左右;在國際市場,公司主要產品的市場佔有率也超過30%。另外,中際聯合在美國、德國、印度、日本、巴西等地設有子公司,同時在印度、美國、歐洲等地區都有本土銷售或工程服務團隊,服務當地客戶,並輻射到周邊國家。在國際市場拓展方面,截至2024年上半年,中際聯合海外的收入佔公司總營業收入約爲54%。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