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拆解小马智行招股书,Robotaxi盈利故事怎么讲?

拆解小馬智行招股書,Robotaxi盈利故事怎麼講?

藍鯨財經 ·  10/18 20:28
big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藍鯨新聞10月18日訊(記者 李卓玲)又一家自動駕駛公司衝刺IPO。

北京時間10月18日,小馬智行(Pony.ai)正式公開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IPO招股書,計劃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股票代碼「PONY」。高盛、美銀美林、德意志銀行、華泰證券爲其擔任主承銷商。

在小馬智行背後,多家國內自動駕駛、智駕領域相關公司掀上市潮。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已有約10家企業扎堆排隊上市,包括地平線、Momenta、文遠知行等;也有已成功登陸資本市場,諸如如祺出行、黑芝麻智能等,但不乏上市即破發者。

目前,對自動駕駛公司而言,是上市好時機嗎?在研發需持續投入、競爭加劇,以及商業化難題等背景下,仍處於「燒錢」狀態的自動駕駛企業,如何向資本市場講好後續盈利故事?

上市前融資已近百億,廣汽也要投

據悉,小馬智行成立於2016年,在IPO前已經歷7輪融資,涉及金額超1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2.52億元)。

復盤小馬智行過往的融資情況,其背後投資方涵蓋紅杉中國、IDG資本、五源資本、崑崙資本、CPE源峯、富達資本、凱雷投資集團等VC,豐田、一汽集團等車企方,招商局資本等國央企,以及來自中東的資本支持。

在小馬智行遞交招股書的前幾日,廣汽集團剛宣佈,其全資子公司廣汽資本將投資小馬智行27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92億元)。

小馬智行衝刺IPO之路可追溯至年初。今年4月22日,小馬智行已獲得中國證監會境外上市備案,公司擬發行不超過9814.95萬股普通股。

藍鯨新聞獲悉,其IPO所籌集資金將用於:一、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及貨運服務的大規模商業化和市場開拓,包括生產、銷售、營銷、客戶服務和行業協作;二、自動駕駛技術持續研發和投入;三、潛在戰略投資和收購,提升公司技術能力和搭建產業鏈生態。

目前,由於自動駕駛行業處於技術密集型領域,大部分自動駕駛公司仍處於「燒錢」狀態。據招股書顯示,小馬智行2022至2023年,淨虧損分別爲1.48億美元、1.25億美元,2024年上半年淨虧5178萬美元,兩年半淨虧合計約3.2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3億元),但淨虧損逐年收窄。

對此,有業界人士稱,自動駕駛是一個新興的領域,市場的培育和發展需要時間。目前整個行業都處於商業化落地的探索階段,在市場尚未完全成熟、商業模式尚未完全打通之前,前期的投入和虧損是不可避免的。但另一方面,自動駕駛行業是有一定技術門檻的,因此「燒錢」並不是個例,這也同時說明再有新玩家想要進入這個賽道,在不經過大量投入的前提下,或並不具備競爭優勢。

Robotaxi很美,但賺錢還要慢慢來

不過,儘管劍指「全球Robotaxi第一股」,但小馬智行的Robotaxi盈利故事還需要慢慢講。

招股書顯示,2022年至2024年6月30日,小馬智行近三年營收保持同比增長,2022年爲6839萬美元,2023年爲7190萬美元(同比增長 5.1%),2024年上半年爲2472萬美元(同比增長101.2%),總計營收超過1.65億美元(約12億元人民幣)。

在構成上,小馬智行將營收分爲三塊,分別是自動駕駛出行服務收入(Robotaxi)、自動駕駛貨運服務收入(Robotruck)、技術授權與應用服務收入。

藍鯨新聞留意到,從近兩年數據來看,小馬智行這三塊收入中,技術授權與應用服務收入的佔比最高,2022年、2023年連續兩年營收佔比均超5成;其次爲自動駕駛貨運服務,佔比約3成;反觀Robotaxi業務,其2022年、2023年連續兩年營收貢獻均在1成左右,且2023年這一塊業務收入有所下滑。據悉,小馬智行2018年底推出了首個Robotaxi服務。

big

圖片來源:小馬智行招股書截圖

不過,小馬智行方面稱,該業務已進入商業造血階段。「小馬智行是全球少數幾家實現全無人駕駛技術,並引領Robotaxi量產和商業化進程的公司,是國內首個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取得無人駕駛出行服務許可的企業,目前運營着一支超250輛無人駕駛出租車的車隊。其中,北京、廣州、深圳已經開始全無人駕駛服務商業收費。」

據了解,Robotaxi規模量產,主要需要在三方面做好準備。技術上,車規級自動駕駛軟硬件系統正向研發;生產上,需要和OEM主機廠等第三方合作;運營上,支持千台級以上未來更大體量的運營,並在千台規模時實現單車毛利轉正。

小馬智行預計2025年實現單車運營盈虧平衡(毛利轉正),開始邁向Robotaxi大規模商業化。小馬智行副總裁、Robotaxi自動駕駛出行業務負責人張寧曾公開表示,「在像北上廣深這樣的城市中,當Robotaxi投放量在1000台時,運營才會達到盈虧平衡點,越過這個點,每增加一臺車輛我們的成本會更低,毛利率會更高,進入正向的不斷自我造血的階段。」

單車毛利轉正只是第一步,後續要實現扭虧爲盈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據招股書顯示的風險因素稱,「我們有限的運營歷史使得很難預測未來前景、業務和財務業績。我們的歷史收入組合和增長、成本組合、利潤率概況和財務業績總體上並不能表明未來趨勢,因爲我們仍處於技術商業化和基於市場戰略的客戶群多樣化的起步階段。」

同行頻破發背後,是否上市好時機?

在小馬智行衝刺美股上市背後,今年以來,國內自動駕駛、智駕領域企業爭相排隊IPO,業務覆蓋激光雷達、智駕芯片、自動駕駛方案等領域。

在小馬智行遞交招股書前一日,證監會發布關於WeRide Inc.(文遠知行)境外發行上市備案通知書,公司擬發行不超過約1.59億股普通股並在美國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上市。

在往前的10月16日,智駕芯片企業地平線在香港開啓招股。本次IPO,地平線擬全球發行13.55億股股份,發行價指導區間爲每股3.73港元至3.99港元,預計將於10月24日在港交所掛牌上市。

更早前,包括速騰聚創、黑芝麻智能、如祺出行等自動駕駛相關企業已先後上市,但部分企業出現上市即破發的現象。比如,被稱爲「智能車AI芯片第一股」的黑芝麻智能8月8日上市首日股價經歷跳水,收盤時以26.96%的跌幅收官。又比如號稱國內「Robotaxi第一股」的如祺出行,目前股價較7月上市時已跌去超4成。

那麼,爲何還有那麼多自動駕駛相關企業選擇在這個時間點衝刺上市?現在是不是好時機?

對此,有業內人士對藍鯨新聞稱,自動駕駛企業上市潮是多方面原因促成的。首先,業務發展的持續資金需求,包括後續大規模商業化落地需要、海外拓展等;第二,自動駕駛技術研發需要大量資金支持,包括軟件算法優化、硬件方案研發、人工智能訓練等方面;第三,行業高速發展促使公司上市,目前自動駕駛行業競爭在加劇,國內有百度,海外有特斯拉、Waymo等友商。

「此外,政府對自動駕駛行業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規劃推動行業發展,爲自動駕駛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前述業內人士稱。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亦對藍鯨新聞稱,智能駕駛的未來充滿了無限的可能,但同時也伴隨着巨大的挑戰。對於前述企業而言,IPO只是其發展道路上的一個重要節點。在未來的征程中,需要不斷深化技術研發,優化商業模式,以持續的創新和突破,引領智能駕駛行業的前行。「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和技術更新換代速度加快的趨勢,如何保持自身的競爭優勢,成爲了擺在相關自動駕駛、智駕領域企業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