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杨协成增持维他奶,植物饮料增长难题待解

楊協成增持維他奶,植物飲料增長難題待解

藍鯨財經 ·  10/16 19:01

藍鯨新聞10月16日訊(記者 張靜倫)近日,信和置業(00083.HK)主席黃志祥胞弟黃志達控制的家族辦公室,聯同黃志達控制的新加坡飲料公司楊協成,申報在維他奶(00345.HK)持股超過5%後,於10月9日在市場內,黃氏家族以黃志達及黃志祥母親Tan Kim Choo名義,申報以每股平均價6.0945港元,增購623.4萬股維他奶。完成增持後,黃氏家族持股比例由原來的5.85%增至6.43%,爲維他奶第三大股東。

其中,在新加坡上市的楊協成目前持有維他奶約2.04%權益,該公司此前已持股0.4%,近期通過子公司累計買入維他奶共1759.8萬股,佔維他奶已發行股本1.64%。

與此同時,維他奶的日資股東——三菱日聯金融則申報減持,持股比例從8.51%降至7.82%,依舊爲第二大股東。而維他奶執行主席羅友禮等家族成員仍是這家公司的大股東,持股達16.26%。

值得注意的是,維他奶近兩年的業績一直較爲疲軟。黃氏家族爲何會選擇在其業績低迷期增持呢?該操作透露了什麼?維他奶與楊協成攜手又能擦出什麼樣的火花?

獲新加坡飲料大廠楊協成增持

楊協成1900年創立於福建漳州,以製造醬油起家,後將業務擴展至飲料、罐頭食品等領域,主營產品爲豆奶、馬蹄爽與檸檬茶等,1969年在新加坡掛牌上市。1995年,楊協成被新加坡房地產大亨黃廷方收購。

而維他奶創立於1940年,目前形成了以「維他奶」品牌豆奶、「維他」品牌茶飲料爲主的產品矩陣。

值得一提的是,過去幾年,維他奶正經歷「至暗時刻」,品牌形象受損疊加疫情影響,造成了公司2021/2022財年陷入虧損。這兩年,維他奶的業績正在重回正軌,2022/2023財年扭虧,歸母淨利潤約4572萬港元,2023/2024財年歸母淨利潤進一步增長至1.16億港元。

楊協成爲何會選擇在維他奶業績低迷期增持呢?想從中獲得什麼?

楊協成表示,增持動作符合投資亞洲地區領導性的企業的政策,增加了公司在中國內地、中國香港植物飲料行業的投資,並表示公司將不時考慮進一步投資。

福建華策品牌定位諮詢創始人詹軍豪接受藍鯨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從戰略視角看,黃氏家族在維他奶業績低迷之際選擇增持,這一決策背後蘊含着深遠的考量。儘管維他奶短期業績承壓,但其長期積累的品牌影響力和市場基礎依然穩固。在業績低谷時增持,不僅可以在成本上佔據優勢,還能在未來業績反彈時獲得更大的收益。

藍鯨新聞記者注意到,楊協成與維他奶雖主營業務有所重合,但主攻的市場區域並不相同。

據悉,目前楊協成在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有售,其中馬來西亞及新加坡爲核心市場。2023年,楊協成收入約3.327億新加坡元(約合人民幣18.1億元),自馬來西亞與新加坡的營業額分別佔比45%與23%,中國則僅佔比8%。

且近年來,楊協成在中國市場表現平平。2023年,其在中國市場收入約2634.7萬新加坡元(約合人民幣1.42億元),爲2019年以來的新低。楊協成在業績中指出,剔除匯率變動的影響後,集團收入下降了3.2%,主要原因是全球消費低迷,尤其是中國和柬埔寨;在中國,其銷售額同比下降了17.4%,原因是「清理疫情的庫存而降低了銷售單價,以及銷售量下降」。

而中國內地市場一直是維他奶收入的頂樑柱。2024財年(截至2024年3月31日)維他奶62.17億港元的收入中,中國內地收入佔比達54%。

詹軍豪表示,楊協成在東南亞市場的深厚根基,與維他奶在中國內地市場的優勢形成互補。雙方攜手,不僅可以在市場上形成合力,共同抵禦競爭壓力,還能在產品研發、供應鏈管理等方面實現資源共享,推動業務創新與發展。

市場競爭壓力不小

理想很豐滿,但縱觀市場,競爭壓力不小。

由於在豆奶市場起步早,維他奶搶佔了先機。據東興證券一份報告顯示,曾經的豆奶龍頭維他奶在中國內地市佔率曾達到40%左右。

但近年來豆奶這一大單品的市場空間,被不斷加碼佈局的傳統企業和新興品牌所擠佔。隨着伊利、達利、統一等巨頭加碼進入,行業格局開始重塑。數據顯示,根據2022年中國豆奶市場份額數據顯示,達利旗下豆本豆以20.7%穩居第一,維他奶、唯怡以16.9%和10.4%的佔比緊跟其後。

爲保持競爭優勢,維他奶也曾嘗試推出口味和定位更具差異化的新品,例如高纖醇豆奶、香蕉豆奶、草莓豆奶等,但這些產品都未掀起大水花。

此外,縱觀行業,植物基飲料市場如今正面臨熱度下降、增速放緩的發展瓶頸。阿里平台2021至2023年的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植物基飲料市場整體與去年同期持平,年同比增速僅爲2%。

另從上半年業績看,無論是老牌植物蛋白飲品企業承德露露,還是網紅燕麥奶品牌Oatly都面臨增長難題。承德露露披露的2024年半年報顯示,實現營收16.34億元,同比上升9.39%;然而,歸母淨利潤2.94億元,同比下降6.8%。即使是植物基飲品賽道風頭正盛的Oatly,業績也顯得低迷。2024年半年報顯示,上半年Oatly中國大區收入5061.6萬美元,同比減少23.9%。

楊協成此次增持維他奶,雖然滿足了這家公司對業務發展上的期望,但究竟能否給它帶來實際的投資回報,還需要時間的檢驗。

東北證券研報建議,我國的植物蛋白飲料企業需要轉變傳統的營銷觀念,迎合新的消費場景和需求,才能夠順利地通過銷量增長、結構升級、品類拓展等方式實現業績的長期增長。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