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上一次美国电力股这么疯,也是在科技狂潮中

上一次美國電力股這麼瘋,也是在科技狂潮中

華爾街見聞 ·  10/10 23:01

1990年代的互聯網熱潮引發了電力生產泡沫。此次AI熱潮,歷史會重演嗎?

《華爾街日報》分析師Jinjoo Lee近期發佈文章分析了當前AI熱潮下的電力熱和1990年代互聯網熱潮下的電力熱有何異同。

Lee表示,與今天類似,1990年代獨立電力生產商股票的預期收益遠高於受監管的公用事業公司股票。當時獨立電力生產商大規模建造電廠,最終產能過剩,大批公司倒閉。但是如今,電力需求看起來必然會增長,應該不會面臨類似的問題。不過,獨立電力生產商的股票漲幅可能超過了它們應有的漲幅。

Lee還警告稱,過去二十年來,電力行業已大大成熟,但基本教訓仍然適用:過高的預期可能帶來痛苦。

近期,在美國科技公司巨額投資AI的背景下,電力需求空前增長。富國銀行的報告預計,經歷了十年電力增長清淡期後,到2030年,美國的電力需求將增長20%。僅AI數據中心就有望在美國增加約323太瓦時的電力需求。波士頓諮詢集團預計,到2030年底,美國數據中心的用電量將是2022年的三倍,這一增幅主要來自AI模型訓練和更高頻的AI查詢。

此前也有分析師表示,雖然公用事業股可能難以企及科技巨頭的高估值,但作爲確定性高、分紅穩定的「防禦型」股票,其投資價值已經被重新發現。

此次電力熱是否會導致企業崩潰?

獨立電力生產商上一次這麼興奮還是在1990年代末和2000年代初,當時硅谷快速發展推動了電力需求的增長預期。

與今天類似,當時獨立電力生產商股票的預期收益遠高於受監管的公用事業公司股票。獨立電力生產商宣稱他們新建的燃氣發電廠將取代壟斷性公用事業公司舊有、低效的發電機。

SSR公司公用事業和可再生能源研究聯席主管Hugh Wynne表示,當時的開發商假設長期電價將與新發電廠容量的長期邊際成本相匹配,覆蓋可變運營成本和資本成本。

然而,激進的建設導致許多市場出現產能過剩,電價大幅下跌,僅能覆蓋這些發電廠的運營成本,無法償還他們爲建廠而借的債務。包括Calpine和NRG能源在內的主要電力開發商後來都破產了。

當前市場是否會面臨類似的問題?Jinjoo Lee表示,可能不會。

首先,這次電力需求增長的推動因素更加明確。美國大型科技公司正投入大量資金建設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同時,運輸和工業應用的能源需求正在穩步轉向電力。

其次,獨立電力生產商對競爭性電力市場的運行比以前更加熟悉。Wynne表示,在上次電力熱中,獨立電力生產商和爲其項目提供資金的金融家受到了很大傷害,因此他們如今不太可能在沒有長期購電協議的情況下投資新發電廠。數據中心需要隨時可用的電力,科技公司願意以溢價簽訂長期合同。9月20日,$微軟 (MSFT.US)$上週五與$美國聯合能源 (LNT.US)$公司簽訂了一份爲期20年的電力購買協議。

獨立電力生產商的股票漲幅可能超過了它們應有的漲幅

儘管電力需求看起來必然會增長,但增長的規模和時間仍不確定,市場觀點不一。例如,亞利桑那州公用事業公司在其最新的規劃文件中預測,未來幾年內,來自高功率用戶(如數據中心)的需求可能在100兆瓦到1000兆瓦之間。

值得注意的是,公用事業公司對電力的長期需求預測在過去幾年中發生了很大變化,並可能繼續被修訂。Rocky Mountain研究所在2021年初預計公用事業的總負荷到2035年將增長8.2%;而截至2024年6月,已預計增長23.9%。

因此,儘管全面崩盤看起來不太可能,但獨立電力生產商的股票漲幅可能超過了它們應有的漲幅。

美國知名發電公司 $Vistra Energy (VST.US)$ 是今年$標普500指數 (.SPX.US)$中的表現最好的企業,僅次於表現第二好的$英偉達 (NVDA.US)$,根據遠期市盈率,Vistra的估值比其歷史平均水平高出約26%。美國聯合能源公司則是表現第四好的企業,遠期市盈率約爲32倍,比歷史平均水平高出57%。

隨着電力需求上升,除了獨立電力生產商,受監管的公用事業公司也將受益。它們一直在與科技公司合作開發新一代電力項目,包括伯克希爾哈撒韋支持的NV Energy 和$杜克能源 (DUK.US)$

編輯/new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