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美股收盘:英伟达扛起新高冲锋大旗 中概股跌幅略小于港股

美股收盤:英偉達扛起新高衝鋒大旗 中概股跌幅略小於港股

財聯社 ·  06:11

①英偉達扛起美股大旗,標普500指數距歷史新高只剩10餘點;②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收跌6.85%,中概股整體跌幅略小於港股;③微軟、OpenAI炫耀收到英偉達B200芯片服務器;④調研公司預測:蘋果或將推出智能戒指。

財聯社10月9日訊(編輯 史正丞)昨夜今晨,伴隨着前沿生產力龍頭英偉達吹響上攻號角,美股科技板塊重新找回上漲的感覺。在科技巨頭的帶動下,標普500指數又一次摸到了歷史新高的邊緣。另一邊,中概科技股雖然整體表現要比港股市場好一些,但依然難逃集體大跌的局面。

截至週二收盤,標普500指數漲0.97%,報5751.13點;不管是歷史最高值5767.37點,還是歷史收盤前高5762.48點,都只是一抬腳就能過去的距離。納斯達克指數漲1.45%,報18182.92點;道瓊斯工業指數漲0.3%,報42080.37點。

(標普500指數日線圖,來源:TradingView)

與此同時,全球市場「猜聯儲局政策走向」的遊戲還在繼續。明天盤中(北京時間週四凌晨兩點)聯儲局將公佈9月減息50個點子時的會議紀要,到週四盤前市場還要接受9月CPI數據的洗禮。

劍橋大學王后學院院長、知名經濟學家Mohamed El-Erian週二感嘆稱,現在市場的預期波動非常大,在過去15天裏,有關聯儲局下個月會議是否會減息50個點子的概率,直接從60%降至了0。

當然,對於中國投資者來說,相較於英偉達和標普能不能創新高,眼下恐怕更關注中國資產的表現。

在恒生科技指數週二一根12.82%的超長陰線衝擊下,美股市場的中概股也難逃衝擊。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在日內最多跌近8%的情況下,最終收跌6.85%。阿里、京東、百度這類兩地上市的股票雖然也出現了6%-7%的單日大跌,但股價相對於港股週二的收盤價普遍存在2%-3%的溢價。

熱門股表現

美股科技巨頭集體走強,其中蘋果漲1.84%、微軟漲1.26%、亞馬遜漲1.06%、META漲1.39%、谷歌-A漲0.86%、特斯拉漲1.52%、英偉達漲4.05%、英特爾漲4.2%。

熱門中概股方面,阿里巴巴跌6.67%、騰訊ADR跌8.04%、百度跌7.39%、拼多多跌5.38%、京東跌7.52%、網易跌5.14%、蔚來跌8.10%、理想汽車跌8.1%、小鵬汽車跌7.26%、晶科能源跌20.69%、嗶哩嗶哩跌12.93%。

其他消息

【微軟、OpenAI炫耀收到英偉達B200芯片服務器】

週二微軟Azure披露,公司已經拿到了配備GB200芯片的服務器,成爲全世界雲服務供應商裏第一個用上Blackwell系統的公司。

OpenAI也宣佈收到英偉達的快遞,開發人員已經用上了首批DGX B200工程機。

【興登堡做空「元宇宙第一股」】

當地時間週二,美國知名做空機構興登堡研究公司發佈報告稱,有着元宇宙第一股之稱的Roblox誇大了用戶數量和參與度等關鍵財務指標,因此已經做空該公司股票。Roblox則完全拒絕興登堡報告中的指控,並表示這些財務指控具有誤導性。受此事件影響,Roblox週二盤中一度跌超9%,最終跌幅收窄至2.13%。

【調研公司預測:蘋果或將推出智能戒指】

調研公司CCS Insight在年度預測報告中寫道,鑑於蘋果對健康領域的關注,該公司可能會於2026年推出一款智能戒指,與三星的Galaxy Ring展開競爭。

【去年離開谷歌的「深度學習教父」榮獲諾貝爾獎】

瑞典皇家科學院週二宣佈,因利用物理訓練人工神經網絡方面的成就,授予傑弗裏·辛頓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將與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約翰·霍普菲爾德共享今年的獎項。作爲反向傳播算法和對比散度算法的發明人,辛頓在人工智能產業聲望頗高,被稱爲「深度學習教父」。

2013年時,因谷歌收購他創辦的公司,辛頓加入了谷歌研究團隊。他在去年離開谷歌,因爲「可以自由地警告AI存在的風險」,並稱對其畢生所研究的東西感到後悔。

【通用汽車:電動車部門預計四季度扭虧】

通用汽車CEO瑪麗·巴拉週二在投資者日活動上表示,預計公司的電動車部門將在今年第四季度實現盈利。巴拉表示,公司將在1月公佈2025財年的指引,但預計整體表現會與2024年設定的範圍類似。

【輝瑞已停止RSV候選藥物的開發】

根據聯邦公報披露的臨床實驗內容,輝瑞已經停止了RSV口服藥物sisunatovir的多項實驗。輝瑞發言人表示,sisunatovir的臨床開發計劃中一直存在持續的挑戰,儘管一直在努力解決這些挑戰,但公司決定停止這款藥物的研發。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