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华熙生物“塑形”记:玻尿酸女王的变革能否奏效?

華熙生物「塑形」記:玻尿酸女王的變革能否奏效?

投資者網 ·  09/26 18:01

不得不變。

《投資者網》蔡俊

9月底,華熙生物(688363.SH,下稱「公司」)將召開半年度業績說明會。圍繞醫美巨人的變化,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有「玻尿酸女王」之稱的趙燕將作出解答。

今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爲28.1億元、3.42億元,各自同比下降8.61%、19.51%。半年報裏,公司認爲因內部一系列變革導致「整體經營成果承壓」。

變革由危機而來。2023年公司業績受挫明顯,醫美新勢力逐漸崛起,行業的產品、營銷、渠道等邏輯正發生深刻變化。對此,公司向內變革,踏上了一條不得不走的路。

巨人的變革

在泛醫美行業,華熙生物是個巨人。公司從原料拓展到護膚品,從B端打通到C端,構建了「四輪驅動」模式,也塑造過千億市值。但巨人的體格也因時而異,壯大和縮小也在轉念之間。

2023年,公司營業收入、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爲60.76億元、5.9億元,各自同比下降4.45%、38.97%。其中,第一大業務功能性護膚品的營收37.57億元,同比下降18.45%。

業績下滑,如巨人掉肉。公司從玻尿酸原料切入護膚品始於2018年,期間踏準了顏值經濟、國潮興起等風口,通過聚焦線上渠道和頭部主播,既拿到了流量也收穫了結果,逐步形成潤百顏、誇迪、米蓓爾、BM肌活等四大主力品牌。其中,潤百顏和誇迪成爲年收10億的大單品。

但巨人成長之時,也是贅肉膨脹之際。爲了保持線上推廣的陣仗,公司常年在抖音、天貓等互聯網平台投入營銷,並與頭部主播深度合作積累粉絲,推動品牌形象。2023年,公司線上推廣服務費14.27億元,分別佔銷售費用、營業收入的50.2%、23.5%。過去,在高速增長的光環下,成本控制不是問題,但在業績下滑的背景下,「失速」被放到重要檯面。

意識到大而臃腫的問題後,華熙生物於今年啓動了一場聲勢浩大的變革。半年報裏,公司披露基於「一線—平台—治理」原則重新搭建組織架構,具體措施包括成立戰略管理中心,負責制定並分解戰略目標到每位員工,形成層層落實的責任體系。

開了「內服」方藥後,公司的「減重」、「活血」效應明顯。今年上半年,公司銷售費用11.8億元,同比下降17.02%,銷售費用率降至42%。其中,線上推廣服務費4.72億元,同比下降36%。同期,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2.6億元,同比增長41.95%。

內外壓力備至

開方超半年,華熙生物有長出新骨骼,也有局部繼續掉肉。新長出的骨骼是醫美業務,今年上半年公司皮膚類產品收入5.55億元,同比增長70.14%。掉肉的是功能性護膚品業務,同期收入13.81億元,同比下降29.74%。

從擺脫成功路徑依賴到全面變革,公司坦言正處於深水區。尤其是功能性護膚品,其主要精力放在調整團隊、梳理內部、檢討策略、糾正動作等方面,因此造成市場拓展未能完全展開。

變革如塑形,有陣痛就會留疤痕。報告期內,圍繞公司人事爭議的事件不斷。

4月,公司核心技術人員馬守偉離任,其在職期間打造了潤百顏HACE次拋精華液、米蓓爾3A紫精華等多個爆款產品。之後,公司品牌誇迪主理人枝繁繁離職,一度引發爭議。

6月,公司在微信公號發表聲明,表示在高速發展時期人員引入有過魚龍混雜情況,相關人員做一吹十、炒作個人IP,成爲這次組織變革的重點調整對象。

內部的紛爭,讓華熙生物重新審視多年來的營銷策略。慷慨的線上投入,實則是倚賴外部流量。反觀構建自有渠道的珀萊雅,做到優化費用支出、強化單品優勢,真正拿到宣傳「主動權」。

而且,宣傳攻勢的目標是佔領用戶心智。儘管公司推出入門護膚、凍齡抗衰、成分黨護膚等子品牌,但消費者對其印象仍停留在「玻尿酸是主要成分」。此時,外部的衝擊又兵臨城下。重組膠原蛋白崛起,相較玻尿酸,該產品更具皮膚修護和抗衰老優勢,由此催生出鉅子生物和錦波生物等新勢力。

巨人的掉肉之處能否再長,塑形又會走向何種結局?

轉身合成生物

醫美行業,素來有三劍客一說,特指華熙生物、愛美客、昊海生科。三家企業出發路徑類似,但行路久了,迎來不同的分岔口。

愛美客起家於溶液類注射產品,如今做大凝膠類注射產品少女針。昊海生科深耕眼科領域,並佈局填充劑、肉毒素、射頻等醫美矩陣。華熙生物率先切入玻尿酸原料,後發的護膚品逐漸成爲第一大業務。

從單一業務到多輪驅動,三劍客的成長變化不止於業績,資本市場對其估值也進行了重塑。2022年後,三家企業的市值均有不同程度下滑。截至目前,華熙生物、愛美客、昊海生科的市值分別約220億元、420億元、130億元。

醫美三劍客的價值重估,錨定於第二增長曲線。今年上半年,愛美客的少女針銷售額6.5億元,同比增長14.57%,毛利率高達97.98%。同期,昊海生科的射頻及激光設備收入1.36億元,同比下滑11.54%。截然相反的業績表現,或拉開兩家企業的市值差距。

反觀華熙生物,功能性護膚品「掉肉」後,急需新的故事給資本市場想象。2018年以來,公司佈局合成生物賽道,甚至在半年報裏將其定義爲「全球知名的以合成生物科技創新驅動的生物科技公司」。

合成生物方興未艾,但要打造完整的產業鏈,需打通上游的研發技術平台到終端的產品應用。換言之,前期資金投入巨大。今年上半年,公司研發費用超2億元,同比增長7.4%,佔營業收入的7.12%,期間全面建成中試轉化平台。

巨人塑形和轉身,從不乏流量和關注度。華熙生物能否再續昔日輝煌,有待時日觀察。(思維財經出品)■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