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汕头女王操刀40亿大并购:立讯精密收购莱尼公司

汕頭女王操刀40億大併購:立訊精密收購萊尼公司

投資界 ·  09/19 15:29

王來春揮刀。

投資界-併購最前線獲悉,近日立訊精密公告宣佈,對德國知名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Leoni AG(簡稱「萊尼公司」)及其全資子公司Leoni Kabel GmbH(簡稱「Leoni K」)進行股權收購,交易金額爲5.25億歐元(約合人民幣40億元)。

這次的買方立訊精密,我們並不陌生。由潮汕女掌門王來春掌舵,她早年前從流水線工人做起,後以代工廠起家創業,又因與蘋果的合作打響名號,如今公司市值超2500億。而賣方萊尼公司,則是德國知名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收購後,立訊精密將藉此推進公司汽車業務全球化進程。

回顧過去二十多年來,立訊精密正是通過一筆筆併購,逐步擴張業務版圖,締造一個龐大的商業版圖。向來鮮少露面的王來春,成了A股隱形「併購女王」。

一年虧10億的公司

賣了40億

一紙公告揭開更多交易細節。

本次共有兩位收購對象:立訊精密將收購萊尼公司的50.1%股權;同時收購萊尼公司全資子公司 Leoni K的100%股權。

具體到業務上,萊尼公司旗下包含兩大核心業務,分別是ACS 業務(即「汽車電纜事業部」)和WSD業務(即「線束系統事業部」)。其中,ACS 業務的主要運營主體爲 Leoni K;WSD業務的主要運營主體爲Leoni AG 另一全資子公司Leoni BordnetzeSysteme(以下簡稱「Leoni B」)。

在本次交易前,Leoni B 旗下擁有 4 家運營 ACS 業務的全資子公司。爲確保本次交易的順利進行,賣方將促使該4家公司在股權交割日前按業務板塊完成對下屬子公司的資產重組。

關於外界關心的價格問題,萊尼公司交易金額爲2.05億歐元,立訊精密通過旗下新加坡立訊持有Leoni AG50.1%股權;Leoni K交易金額爲3.2億歐元,立訊精密將通過新加坡匯聚持有Leoni K 100%股權,合計金額爲5.25億歐元(約合人民幣40億元)。

交易完成後,萊尼公司剩餘49.9%股權繼續由其唯一股東L2-Beteiligungs 持有;萊尼公司則將繼續持有包括Leoni B在內的所有與WSD業務相關運營主體的100%股權。

外界對萊尼公司可能並不了解。來自德國紐倫堡,這家公司成立於1917年,是全球頭部的電纜、電線和線束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產品廣泛應用於汽車製造工業、通信工業、醫藥器械工業等領域。2000年,萊尼線束系統進入亞洲,目前在中國擁有一家中國區管理中心,三家獨資工廠,分別位於濟寧、蓬萊和瀋陽鐵嶺,以及一家位於廊坊的合資工廠。

儘管歷史悠久,這些年來受到外部環境衝擊、公司管理混亂等問題影響,萊尼公司發展並不順利,還曾陷入經營困境。於是公司開啓了系列重組和剝離計劃以緩解財務壓力。直至2023年8月,萊尼從法蘭克福交易所退市。

但萊尼公司仍面臨着虧損難題,公告顯示,2023年,萊尼公司營業收入爲54.6億歐元,但淨虧損卻達到1.28億歐元;Leoni K2023年淨虧損則爲1328萬歐元(合計共虧損約10億人民幣)。或者正是因此,萊尼公司仍在進一步「瘦身」。

那麼,立訊精密爲何要買下這樣一家公司?

實際上,早在2021年,立訊精密董事長王來春就推出「三個五年計劃」,全方位發展消費電子、汽車、通信、工業、醫療等業務。在汽車業務領域,她制定了Tier1(一級供應商)業務進入全球前十的戰略目標,「希望10年後,大家提到立訊精密,不僅會想到它是消費電子品牌的核心供應商,還能想到它是衆多汽車品牌客戶的Tier1供應商。」

立訊精密官網也顯示,可以爲客戶提供汽車智能駕駛、智能座艙、動力及神經系統零部件全系列解決方案,目前已經與奇瑞、廣汽、長城汽車、理想、華爲問界、長安汽車、比亞迪等汽車品牌展開合作。

通過本次收購,立訊精密汽車業務版圖將進一步擴展。正如公告中提到,「快速形成公司在全球汽車線束領域的差異化競爭優勢,爲中國車企出海以及海外傳統車企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垂直一體化服務」。

而對萊尼公司來說,立訊精密的收購無疑能夠爲其帶來充足的資金與資源支持。「背靠大樹好乘涼」,也不失爲一種生存法則。

從打工妹到坐擁千億市值

潮汕女王成長史

這一次,王來春再次現身。

她白手起家的故事向來爲創投圈所津津樂道:1967年出生在廣東汕頭澄海區,由於家庭並不富裕,她從小就勤工儉學,跟着長輩們學習做抽紗等手工活。或許正是小時候的磨練,養成了她後來堅韌的性格。

上世紀80年代,受限於家境等原因,王來春放棄繼續深造的機會,轉而來到一片欣欣向榮的深圳。她從流水線上的小工做起,用了近10年一路做到管理上千名員工的課長,也親歷了中國消費電子產業的騰飛時期。

這爲王來春後來創業埋下伏筆。1997年,王來春自主創業,便是從熟悉的電子連接線和連接器做起。2004年,王來春率隊成立立訊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並逐步加強自主研發。隨着公司一步步壯大,立訊精密於2010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成功掛牌上市。

一個關鍵轉折點是在2011年。這一年,立訊精密首次進入蘋果供應鏈,之後因製造蘋果無線耳機AirPods、iPhone手機而家喻戶曉。作爲蘋果核心供應商之一,立訊精密被外界稱爲「蘋果代工廠」,王來春也有了「代工女王」的稱號。

但這些年來,王來春正帶領這家公司撕掉代工的標籤。王來春曾在媒體採訪中提到,「有些人總是去標榜,覺得那些跟我們同樣從事同一行業的國外企業比較高大上,但說到中國企業,動不動就說代工,我覺得挺委屈的。」在她看來,單純的代工廠現在很難存在,「我們是解決方案提供商」。

目前,立訊精密可爲客戶提供通信互聯解決方案、數據中心解決方案、汽車零部件解決方案、消費電子解決方案等。用王來春的話說,「代工是沒有靈魂的,但給客戶提供解決方案是有靈魂的。」

創業二十載,王來春締造一個龐大的商業帝國2023年,立訊精密實現營業收入2319.05億元,同比增長8.3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09.53億元,最新市值超2500億元。

與此同時,立訊精密家族以立翎基金的面孔出現在創投圈,此前已經對外投資了芯聯動力。

去年8月,立翎基金曾在中基協提交登記,機構類型爲「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人」,但目前辦理狀態已是「放棄登記」。根據企查查,其公司名稱今年初也由「立翎私募基金管理(江蘇)有限公司」,變更爲「江蘇立翎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經營範圍也變更爲「以自有資金從事投資活動」。

一個被低估的併購捕手

透過落子,立訊精密的併購版圖再次展現成立以來,立訊精密通過頻繁的併購交易,買下了博碩科技、崑山聯滔電子、蘇州豐島電子等企業,成爲其產業鏈擴張的重要抓手。

回看立訊精密壯大曆程,幾乎每一個關鍵節點都與併購離不開關係。當中不得不提的是對聯滔電子的收購。2011年,立訊精密收購崑山聯滔電子60%股權,後者成立於2004年,主要生產手機、筆記本電腦等消費性電子連接線、連接器等周邊零組件,當時也是蘋果公司連接線的主要供應商之一。這便是立訊精密與蘋果合作的開始。

圍繞蘋果供應鏈的併購還有很多2016年收購蘇州美特佈局蘋果聲學模組,後成功拿到AirPods訂單;2020年收購江蘇緯創和崑山緯新切入整機組裝;2023年底收購崑山世碩快速擴充組裝線份額,進一步加強了自身iPhone代工的能力。

在十多年時間裏,立訊精密代工了蘋果公司的手機、iPad、AirPods、Apple Watch等產品及周邊配套,建立了包括連接器、無線充電等相關配套解決方案。也正是因此,立訊精密從中獲得了大部分營收。

但與此同時,立訊精密很早就開始尋找第二增長曲線,並將目光瞄準通信及數據中心業務,和汽車電子產品業務。

尤其是在汽車業務上,通過收購福建源光電裝有限公司,進入汽車線纜生產領域;買下德國汽車塑膠件公司SuK Kunststofftechnik GmbH,打入豪車廠家供應鏈;收購採埃孚集團全球車身控制系統事業部,進入智能汽車領域……一步一個腳印,逐步締造出一個產業帝國。

談及爲何多次併購都十分成功,王來春曾解釋其中邏輯,「除了通過盡職調查能夠發現的各項問題外,我們更注重去發現『看不見的東西』。」在她看來,如果是公司想要的市場補充、客戶補充、產品補充、技術補充,就會主動出擊。「合適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關鍵是看匹配度。」

放眼望去,全球巨頭的發展史就是一部併購史。不止立訊精密,海內外商業巨頭們,諸如達索系統、西門子等,不少都是通過數十甚至上百次的併購,逐步積累核心技術與行業經驗,進一步擴張版圖,並最終實現全鏈路的產品佈局。

然而,併購並非簡單促成,當中過程往往險象環生。一旦交易價值、管理規劃、文化融合等細節發生偏差,就會造成併購失敗。曾有一組數據顯示,從全球統計範疇來看,企業併購的失敗率爲50%,中國企業併購的失敗率超過60%。中國企業海外併購的失敗率在80%以上。也就是說至少一半的併購結果都不如預期。

今年以來,以上市公司爲主的產業方,在市場上掀起一波併購浪潮,但需要警惕的是,買下一家公司只是開始。正如王來春所說,「併購,沒有絕對正確的選擇,只不過是併購後,如何努力奮鬥,使最終成爲正確的選擇」。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