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吴泳铭治下的阿里:淘天不打价格战,阿里云打

吳泳銘治下的阿里:淘天不打價格戰,阿里雲打

品玩 ·  14:56

2023年九月,吳泳銘擔任阿里巴巴集團CEO後,阿里巴巴的連續調整告一段落,這名同時掌管最核心的淘天和阿里雲業務的少壯派正式成爲阿里巴巴的最關鍵決策者。

一年過後的這個九月,對阿里來說,許多重要的事情發生和結束。阿里轉爲港股雙重上市後被納入港股通,淘寶與微信進一步打通,市場監管總局對阿里展開的三年反壟斷整改也宣告完成,這家公司迎來25歲生日。又有一段時間沒有發聲的創始人馬雲在內網形容阿里已經度過「1/4的路」,在用排比句回顧了阿里的理想主義後,他也強調了市場競爭的重要性。

「沒有一家公司能在任何領域永遠保持第一,而且只有競爭才能讓自己更強大,讓行業更健康,更何況阿里從來就不是被保護出來的公司,阿里相信市場的力量和創新的價值。」

與此同時,這家看起來終於重新穩定下來的公司,在吳泳銘治下的競爭策略正變得更加清晰,甚至是阿里「史上最大變革」開始以來最清晰的一個階段。這種策略以最直白的形式體現出來——在市場競爭上,淘天不再打價格戰,而阿里雲則「接棒」打下去。

淘天不打價格戰了

2023年9月,蔡崇信和吳泳銘正式接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和CEO,隨後確立「用戶爲先、AI驅動」兩大戰略重心,對業務戰略優先級重新梳理。

阿里最重要的業務無疑是電商和雲,兩者恰好可以用「價格戰」的視角串聯起來。一個較爲明顯的現象是,對電商領域的價格戰,阿里已經有所收斂;而在與AI相關的雲業務方面,阿里卻帶頭將低價卷下去。這種選擇說明了其業務重心的微妙調整,也映照了科技互聯網的行業轉折。

先看電商,淘天價格戰有所收斂。雖然阿里在這方面依然重視價格力,但已經不再執着去卷絕對的低價。其中涉及一道具象化指標,就是「五星價格力」。

「五星價格力」是淘天在2023年3月上線的一種經營工具,通過把商品價格和淘內、淘外同款商品的價格對比,來綜合計算商品價格競爭力並賦予星級,再根據不同星級給到不同的搜索流量推薦。如果商品接近或達到「全網低價」,便能獲得額外的曝光獎勵。

淘寶顯然要用它來驅動商家提供更低價格的商品,但部分商品天然不適合單純卷價格。比如對一些白牌商品,即便因爲價格足夠低而獲得流量扶持,但流量未必能轉化成訂單,反倒給商家增加了經營壓力。另外一些商品雖然價格夠低,但質量無法保證,對平台整體的購物體驗而言,影響也是負面的。

於是可以看到,這種價格考覈到了今年3月便有所調整。據電商報報道,當時有商家反映,淘寶優化調整五星價格力策略,對部分比價與品牌心智不強的商品,會綜合商品品牌力和服務等多方面進行考察。

與此同時,淘寶還在3月上線了商品體驗指數(PXI),建立新的評判體系。與五星價格力側重價格不同,PXI的評估綜合了商品負反饋、發貨物流問題、售後服務問題等多個維度。這進一步映照了淘天從卷價格到重服務的戰略重心轉移。

而在618過後,淘天對價格戰的態度轉變就有了更明顯信號。據36氪7月報道,淘天集團在618結束後召開商家閉門會,明確幾項變化,其中最核心一點便是,淘寶把搜索權重按照「五星價格力」分配的體系弱化,改回按GMV進行分配。

實際上,對價格戰的厭倦不僅出現在淘天身上。抖音和拼多多也在其後被曝要弱化追求絕對低價。可以說,電商巨頭們開始了一次默契的集體轉身。只是各家電商路徑發展不同,這次轉身對各自的意義也有所差別。尤其對淘天而言,作爲傳統電商巨頭,一味卷低價本就自帶損傷。

如果說拼多多的崛起有賴於對五環外看重低價的消費者的挖掘,其用戶整體更重視價格而非質量,那麼對擁有超過4200萬88VIP會員的淘天來說,它的用戶本就對質量有更高一點的訴求。但在平台卷低價的過程中,很難不對這類消費群體的消費體驗造成傷害,也很難不影響平台與商家群體之間的聯繫。

今天淘天的思路也越發清晰了,價格戰悠着點,而電商會員制要變成更重要的事。在這個連拼多多都不再高喊價格戰,微信與淘天的互聯互通都顯得沒什麼驚天動地的時候,重新服務好自己最核心的會員用戶和最彼此依賴的商家群體,是淘天的當務之急。

雲的價格戰,更好的價格戰?

與電商價格戰方面的收斂態度形成明顯對照的是,在雲和智能領域,阿里巴巴倒是扮演了帶頭衝鋒的角色。

一年前,吳泳銘做出論斷,隨着互聯網用戶滲透率到頂,推動行業發展的動力將是以 AI 爲代表的科技驅動力。今年5月,蔡崇信和吳泳銘發佈致股東的聯署信,兩人提到,阿里的業務場景都可以通過人工智能創造更大價值,同時人工智能的部署將增加計算需求,推動阿里雲的增長。

這決定了阿里巴巴對雲與智能業務的資源傾斜。

今年2月29日,阿里雲「史上最大力度的一次降價」來了。在2024戰略發佈會上,阿里雲宣佈全線下調雲產品官網售價,平均降價幅度超過20%,最高降幅達55%,涉及100多款產品、500多個產品規格。在當時節點,很多產品擊穿了全網最低價。

這成了阿里的一次「陽謀」,通過大規模降價,可以搶佔更多用戶。同時因爲雲計算的商業模式本身具備網絡效應和規模效應, 客戶越多,規模越大,相對於對手的成本優勢也就越明顯。

儘管阿里方面強調,這次降價並非要和騰訊、華爲打價格戰,而是作爲長期戰略,瞄準的是還沒有接觸過雲的客戶,通過降價讓他們對雲產生興趣,以短暫的收入損失去換看不到的增長前景。

但在此之後,阿里雲在4月8日又進一步面向海外市場降價,開始了更廣泛的價格戰。它覆蓋馬來西亞、印尼、新加坡等全球13個地域節點。產品平均降幅23%,最高降幅59%。阿里雲智能國際事業部總裁袁千表示,阿里雲通過持續降低雲計算成本和技術創新等,支撐全球開發者和企業抓住AIGC帶來的增長機遇。

在這背後依然是很明確的趨勢判斷:全球正處於由傳統計算向AI計算轉型的關鍵時刻,對平台型科技企業來說,一個潛在大蛋糕放在了眼前。

實際上,中國雲服務行業近年來的發展並不充分。據IDC報告,2023下半年,中國公有云服務整體市場規模爲204.8億美元,從IaaS+PaaS市場來看,2023下半年同比增長9.5%。相對而言,2023年全球公共雲服務收入同比增長 19.9%。國內速度大幅落後。

IDC中國企業研究部研究經理崔婷婷表示,2023年作爲疫情後第一年,雲計算市場整體復甦情況不及預期,企業預算持續縮減,市場發展沒有完全擺脫疫情期間的疲軟態勢。

就阿里雲來說,在2024財年的四個季度內,阿里雲集團收入增速均維持在2-3%左右,也並沒有達到國際雲大廠的水平。眼下,無論是吸引中小企業客戶,還是出海,又或者是伴隨AI興起的新機會,都是兌現雲的增長承諾的機會。

而且,隨着像OpenAI的o1模型發佈這樣的事件,整個AI行業也在從卷訓練進入卷推理的階段,這也對更廣泛的推理階段的開發者帶來機會。阿里雲的價格戰對於讓這些推理層的機會快速落地無疑是好事,用價格戰來降低AI應用開發的門檻,從而把這些開發者吸引到自己的平台上來,然後換來更長期的雲業務的增長。這也幾乎是吳泳銘的阿里雲展示出來的陽謀。

而相比其他整體陷入緩慢增長期的業務,雲依然面對的增長機會若可以兌現,不僅直接改善阿里的財務指標,也會決定這家公司在接下來「3/4」的生命週期裏被視作一傢什麼樣的公司,究竟是一個科技公司還是一家零售電商公司。

價格戰不是一家公司戰略的全部,但如馬雲在公開信裏所說,競爭才是讓一家公司繼續活下去的根本動力,而價格戰永遠是競爭中露出水面最鮮明的部分,它直接體現吳泳銘對自己執掌下的阿里巴巴在不同戰局裏的資源調配。看起來在時代變化下,阿里依然相信作爲一個集團作戰的優勢,吳泳銘也似乎找到了適合他自己的方式。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