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新股前瞻|映恩生物:收入近18亿元仍陷亏损 朱忠远“资本局”的AB面

新股前瞻|映恩生物:收入近18億元仍陷虧損 朱忠遠「資本局」的AB面

智通財經 ·  09/12 13:38

資不抵債的映恩生物眼下只有一條路可走:爭取港交所上市。

2023年的ADC對BD交易案中,映恩生物以強勁的「黑馬」姿態出現在資本市場中。彼時映恩生物研發管線裏的ADC資產幾乎被一掃而光,繼2023年4月BioNTech花費16.7億美元引進其兩款ADC後,8月再度共同推進第三個ADC候選藥物DB-1305的開發。而百濟神州給出13億美元的總交易合同,才只拿到一款臨床前ADC藥物,可見其實力之強大。

2024年的二級市場,成爲映恩生物的野心所在。近期,公司擬香港IPO獲證監會接收材料。此前8月26日,其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請,摩根士丹利、富瑞金融、中信證券爲聯席保薦人。

根據智通財經APP了解,映恩生物成立於2019年,這家成立僅5年的創新藥公司,能夠迅速崛起,並向資本市場發起衝擊,離不開其創始人朱忠遠。

在曾經的醫藥投資圈大佬朱忠遠強大的「朋友圈」加持下,映恩生物短時間內完成了4輪融資,融資累計高達1.38億美元,投資方包括「藥明系」、禮來亞洲基金旗下投資機構、中新創投、七匹狼集團旗下的晟聯以及天力士國際資本等知名資本。映恩生物攤薄後投後估值2.7億美元,合約18.6億人民幣(按2022年9月1日匯率計算)。

手握12款ADC藥物2年多虧損超8億元

招股書顯示,映恩生物致力於爲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患者研發新一代ADC創新藥物。公司利用自身的ADC技術平台,已建立由12款自主研發的ADC候選藥物組成的極具創新及差異化的管線。具體包括:六款臨床階段ADC,在廣泛未被滿足臨床需求的適應症中具有潛力,根據Frost & Sullivan,就總體或主要適應症的開發進展而言,每款均躋身全球領先之列;兩款新一代雙特異性ADC(「BsADC」)及一款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的ADC(「自免ADC」)預計將於2024年至2026年進入臨床階段;多款其他臨床前ADC。

big

映恩生物的三項臨床階段資產(包括其的核心產品DB-1303/BNT323 及DB-1311/BNT324以及關鍵產品DB-1305/BNT325)已獲得FDA的快速通道認定。DB-1303已獲得FDA及中國藥監局針對特定適應症授予的突破性療法認定。

映恩生物還打造了四大領先ADC技術平台:映恩免疫毒素抗體偶聯平台(DITAC)、映恩創新雙特異性抗體偶聯平台(DIBAC)、映恩免疫調節抗體偶聯平台(DIMAC)及映恩獨特有效載荷抗體偶聯平台(DUPAC),以突破ADC治療的邊界。

儘管手握12款ADC藥物,但映恩生物沒有商業化產品上市,收入主要就是靠對外授權。映恩生物披露,目前就其ADC相關資產建立的合作,交易里程碑總價值已超40億美元,但公司仍未走出虧損泥淖。

2022年至2024年截至3月31日止三個月(以下簡稱:報告期內,下同),映恩生物的收入分別約爲160萬元(單位:人民幣,下同)、17.87億元、6.41億元;期內虧損分別約爲3.87億元、3.58億元、6594.2萬元人民幣,共計虧損約爲8.11億元。虧損主要來自與研發活動有關的開支,以及與優先股有關的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損益的金融負債公允價值變動;研發開支分別爲3.40億元、5.59億元、3.11億元。

big

簡言之,與大多數biotech一樣,映恩生物同樣面臨資金緊張的局面。即使在實現大額授權的2023年,映恩生物仍舊虧損3.58億元。目前映恩生物資產總值17億元、負債總值則高達28億元,嚴重資不抵債。

根據智通財經APP觀察,映恩生物持續虧損的原因,一方面在於公司需要大額研發,另一方面則是因爲前期融資造成的。IPO前的各輪融資大額投資者多以優先股購入,隨着估值增長,映恩生物在2023年錄得大額優先股價值變動虧損10.18億元。

映恩生物還在招股說明書中明確了股東對賭協議,如果未能達成協議中的特定事件,股東可以將手中優先股全部要求贖回。截至3月31日,映恩生物賬上現金還有13.3億元,公司稱手上的現金足以應付到明年3月。如今的映恩生物,已負擔不起任何股票贖回要求。

爲此,映恩生物表示,公司已在8月與股東訂立了補充協議以暫停該贖回功能,前提是IPO被撤回或拒絕,亦或是首次提交日期後的18個月止。映恩生物眼下只有一條路可走:爭取港交所上市。

大部分管線處於臨床早期商業化進程尚早

實際上,不自建廠房而選用CXO(醫藥合同外包)、以BD融資輸血,可以說是前幾年的創新藥行業熱浪退潮後,國內biotech們學到的經驗和求生之道。而這也更符合biotech的自身優勢和在行業內的分工,即其競爭力在於創新技術研發,而後期開發和商業化則是大藥企們的專長。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儘管相比於此前的PD-1靶點,ADC作爲一種藥物類型有更多的探索空間,但該領域的全球競爭同樣激烈。

以映恩生物的管線佈局來看,其既有已經過驗證的成熟靶點HER2、TROP2,也有新興靶點B7-H3、HER3等,此後還佈局了雙抗ADC(如DB-1419),及針對自免疾病的ADC(如DB-2304)。

在進度和差異化開發策略上,以靶向HER2的DB-1303爲例,其首個適應證爲HER2表達EC,避開了與已上市藥物撞車,目前正處於全球單臂2期註冊研究階段,最早將於2025年向FDA(美國食藥監局)申報加速批准。就HER2 ADC全球市場容量來看,預計該市場自2023年至2028年及自2028年至2032年將分別按30.8%及16.8%的年複合增長率增長,並於2032年達到345億美元。

big

就競爭格局來看,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在美國有兩款HER2 ADC(即Enhertu及Kadcyla)獲批,而在中國則另有一款HER2 ADC(即愛地希)獲批。截至同日,有三款HER2 ADC(包括Enhertu)正處於全球多區域臨床試驗(MRCT)階段的III期臨床開發或更後的階段。諸多競爭對手林立,可見映恩生物的市場化進程並不算早。

big

綜上,儘管BD交易爲映恩生物貢獻了不少收入,但由於藥物尚未商業化,研發投入加上前期融資帶來的優先股價值變動,公司仍然出現資不抵債的狀況。而從招股書來看,公司多數管線產品均處於臨床早期,因此在競爭激烈的ADC技術平台能否脫穎而出,依然要看其後續研發實力和市場表現。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