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碧水源:主业稳步推进,核心研发项目持续突破

碧水源:主業穩步推進,核心研發項目持續突破

證券時報 ·  09/06 22:42

近日,碧水源發佈了2024年半年度報告。

上半年,面對外部環境和政策變化等多重挑戰,公司持續聚焦主業,強化市場開拓,主要業務領域市場開發穩步推進,公司主業發展良好。2024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4.48億元,同比增加4.53%。

但由於公司重要參股公司上半年經營業績下滑,公司確認較大投資損失。上半年,公司實現利潤總額4448.23萬元,實現歸屬於公司股東的淨利潤-7264.70萬元。

01 躋身「全球TOP50水務公司」排行榜前列

作爲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碧水源成立於2001年,專業從事環境保護及水處理業務,在水處理領域擁有全產業鏈。公司主要通過研發與製造高科技的核心膜材料、膜元件、膜組器系統、吸附材料等,結合配套工藝技術、工程施工與運營管理等綜合服務爲客戶提供一攬子市政污水與工業廢水處理及資源化、工業供水、高品質再生水與飲用水、民用淨水、海水淡化、溼地保護與重建、城市及流域生態系統、高原鹽湖提鋰及鹽湖資源化、資源循環利用等整體技術解決方案。

公司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全產業鏈膜技術(微濾、超濾、納濾、反滲透)及吸附材料,並形成超微濾膜、工業納濾膜、工業反滲透膜、工業零排放膜、鋰吸附劑及系列一體化產品。目前,公司具備年生產微濾膜和超濾膜1800萬㎡、納濾膜和反滲透膜1200萬㎡、鋰吸附劑10000方的設備生產製造產能規模優勢,爲解決我國城鄉水環境、水資源、水生態等問題提供技術和產業支撐不懈努力。

截至目前,公司參與了長江流域、黃河流域、首都水系、海河流域、太湖流域、巢湖流域、滇池流域、洱海流域、南水北調丹江口水源地等多個水環境敏感地區的治理,建成數千項膜法水處理工程、數百個國家水環境重點治理工程、數十座地下式再生水廠、多個高品質飲用水工程和海水淡化工程。目前,公司膜技術涉及水處理總規模超2200萬噸/天,每年可爲國家新增高品質再生水超70億噸,成爲我國實現污水資源化的骨幹力量。

同時,公司還成爲「一帶一路」倡議的積極參與者,發力佈局國際市場,塞爾維亞紫金礦業膜法水處理項目實現工業零排業務「出海」,膜產品出口至阿聯酋、墨西哥、意大利、土耳其、印度等多個國家,經營網絡遍及俄羅斯、比利時、馬來西亞、越南等國家。

憑藉公司自身持續的創新能力、突出的市場業績、專業的運營服務實力和強大的品牌影響力等優勢,碧水源躋身「全球TOP50水務公司」排行榜前列,連續14年榮獲「水業十大影響力企業」榮譽稱號,在「2023中國環境企業50強榜單」中位列第10位,入選2023北京市百強企業綜合、製造業及高精尖3個榜單,碧水源建設公司入選北京市百強企業建築業榜單,碧水源分離膜科技入選北京專精特新企業百強榜單等。

02 收入與毛利率穩健提升 投資收益影響淨利潤

公司根據項目與收入類型,主要業務分爲環保整體解決方案、運營服務、市政與給排水工程以及光科技整體解決方案。其中,環保整體解決方案收入主要包括直接膜與設備銷售收入、各類水務及鹽湖提鋰等業務項下的膜及設備、吸附材料銷售與相關EPC收入等;公司運營服務收入主要包括項目公司自主運營PPP/BOT/ROT項目收入及委託運營的收入等;市政與給排水工程收入主要包括EPC項目中土建與安裝工程收入;光科技整體解決方案主要涵蓋城市大型濱水夜遊項目、知名景區夜遊項目、城市文化旅遊夜景觀光帶、光影文旅產品及解決方案服務、智慧城市照明產品及解決方案服務和智慧家居產品及解決方案。

上半年,面對外部環境和政策變化等多重挑戰,公司持續聚焦主業,強化市場開拓,主要業務領域市場開發穩步推進,主業發展良好。反映到收入表現上,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4.48億元,同比增長4.53%。其中,公司環保整體解決方案收入15.42億元,同比下滑12.05%;運營服務收入13.76億元,同比增長10.36%;光科技整體解決方案收入3.06億元,同比實現208.15%的大幅增長;市政與給排水2.24億元,同比增長4.02%。

收入平穩增長的同時,公司業務盈利能力也有所提升。上半年,公司毛利率水平27.81%,較上年同期提升了1.37個百分點,主要貢獻來自於運營服務和光科技整體解決方案,其中運營服務毛利率30.69%,同比提升3.87個百分點;光科技整體解決方案毛利率23.56%,同比提高15.30個百分點。

淨利潤方面,上半年公司實現歸屬於公司股東的淨利潤-7264.70萬元,同比下降了452.77%。在收入、毛利率穩步提升的前提下,公司淨利潤虧損的主要原因在於公司重要參股公司上半年經營業績下滑,公司確認了-1.23億元的較大投資損失,而上年同期此投資收益項目金額爲-919.56萬元。

03 主要研發項目持續突破 保持行業領軍地位

公司主業穩步推進、發展良好的核心推動力之一來自於持續研發投入帶來的產品技術優勢。公司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全產業鏈膜技術,是中國唯一一家集全系列膜材料研發、全系列膜與設備製造、膜技術工藝應用於一體的企業。公司自主創新研發的MBR膜生物反應器技術和MBR-DF雙膜新水源技術,分別於2009年和2017年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公司是全球範圍內少數可大規模生產PVDF帶襯增強型中空纖維膜的公司之一,且產量居國際前列,並在大型MBR技術項目承建規模與數量方面躋身國際先進企業行列。

與此同時,公司每年投入營業收入約3%的研發資金(上半年研發費用1.15億元),確保公司處於行業領軍地位。

持續研發投入推動下,公司主要研發項目不斷取得新突破:

(1)公司自主創新研發的振動膜生物反應器V-MBR技術取得重要進展,產品性能進一步提高,具有能耗低、脫氮效果好、膜抗污染性強的特點,同時實現節能、降碳和提質三重效果,出水水質達到湖庫Ⅳ類標準,達國際領先水平,已在江蘇、安徽、貴州、浙江等多地實現推廣應用,2024年上半年多個項目順利通水,同類技術應用規模超過30萬噸/日,居行業首位。

(2)公司自主開發的「吸附+膜」耦合提鋰技術及關鍵產品取得重要突破,成功開發出鋁系、鈦系吸附劑產品,具有高選擇性、高吸附容量、長壽命等特點,已實現批量化生產,並同步完成耐高鹽滷水的特種分離納濾膜開發。

(3)同時,公司自主研發的超濾膜、苦鹹水反滲透膜、納濾膜等系列化膜產品,解決了核心原材料依賴進口問題,實現工業廢水資源化領域進口膜產品的國產化替代,應用於電力、鋼鐵、石化、化工園區、印染等領域多個項目,提供自主創新的膜技術整體工藝方案實現高濃廢水零排放。

(4)智慧水務發展方面,公司自研精確加藥系統累計推廣16個項目應用精確碳源投加或精確除磷藥劑投加系統,藥耗降低20%—30%,自研數據中心完成數據填報系統開發並上線,解決無法自動採集數據獲取問題。

2024年上半年,公司執行國家科研項目3項,省部級科研項目3項,市級科研項目3項,橫向課題2項,中交科研項目3項。同時,公司承擔建設多個國家級、集團級科技創新平台。公司創新技術產品先後入選國家鼓勵發展的重大環保技術裝備目錄,國家綠色技術推廣目錄,國家鼓勵的工業節水工藝、技術和裝備目錄,北京市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目錄,北京市水污染防治技術指導目錄,國家綠色低碳先進成果目錄,「科創中國」系列榜單,北京市節能低碳技術產品及示範案例推薦目錄等。

2024年上半年,公司及子公司新增授權專利21項,正在申請且被受理專利161項,截至2024年6月30日有效專利共計604項。

04 國家政策與戰略陸續出臺 保障公司未來成長

展望未來,公司發展將持續受益於水環境治理的國家戰略與政策的出臺。

我國作爲水資源緊缺國家之一,我國人均水資源量僅爲世界平均水平的1/4,黃淮海流域人均水資源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17,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水的供需矛盾日趨突出。

我國水環境治理行業相對發達國家起步較晚,面對我國仍普遍存在的水污染情況、水資源匱乏及飲用水安全隱患的擔憂,國家全面加大水環境治理力度。近年來,我國出臺了一系列水環境治理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打好碧水保衛戰」作爲落實「生態文明建設」等「五位一體」總體佈局、贏得「污染防治攻堅戰」「建設美麗中國」重點規劃的任務,被提升至歷史性的戰略高度。

隨着一系列提高水質標準,支持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保護、水資源短缺的系列相關政策和國家級戰略陸續出臺,深度水處理技術及產業發展前景可觀,公司作爲在水處理領域擁有全產業鏈的領先企業,未來發展機遇不斷。

下一步,公司將錨定「12256」發展戰略,打造以膜技術爲引領的世界一流水務企業「核心競爭力」,鞏固集膜材料研發、膜裝備製造、膜工藝應用於一體和數字化水務運營「兩個國際領先」優勢,堅定科技創新和高質量發展「兩條主線」,在污水資源化、高品質飲用水、海水淡化、鹽湖提鋰、工業零排「五大業務領域」重點發力,聚焦主責主業、產品持續領先、提升市場份額、做實項目管理、優化資產佈局、強化價值機制「六大增長引擎」,努力提升圍繞海水淡化、工業零排、鹽湖提鋰在內的工業、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收入佔比。

與此同時,公司作爲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在與中交集團、中國城鄉深入融合過程中逐步實現從「領軍國內」到「進軍海外」的跨越變化。海外業務穩步推進,積極參與「一帶一路」,也爲公司未來成長性增加新的動能。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