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士丹利基金稱,目前來看,光伏產業鏈價格處於底部位置,未來海外或將進入減息週期,利率有望下行,光伏項目收益率提升可能會刺激需求超預期。
智通財經APP獲悉,摩根士丹利基金髮文稱,近兩年,作爲新質生產力重要代表之一的光伏行業,由於階段性的產能過剩與需求不足,經歷了反覆的磨底。而在8月底,行業似乎迎來了變化,國內兩大硅片龍頭公司紛紛宣佈上調硅片報價。目前來看,光伏產業鏈價格處於底部位置,未來海外或將進入減息週期,利率有望下行,光伏項目收益率提升可能會刺激需求超預期。當前板塊預期低、估值低、機構持倉低,板塊配置性價比值得關注。
光伏行業的「至暗時刻」
近年來,中國不斷髮展新能源轉型,光伏產業是推動中國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實現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途徑。光伏行業自2021年起快速擴張,不少廠家跨界湧入,產能快速釋放,再加上技術路線尚未完全統一且迭代頻繁,導致光伏產業鏈呈現出「內卷狀態」,盈利空間逐步收窄,多環節價格擊破成本線。
2022年以來,中國硅片市場價震盪走低,各類型硅片價格均有所下跌,2024年6月,一線廠商的單晶硅片市場價(156mmX156mm)僅1.2元/片。
數據來源:Wind,數據區間:2011年8月-2024年8月
在這一背景下,隨之而來的是光伏企業頻現的項目終止或延期。中國光伏行業協會(CPIA)數據顯示,硅料、硅片、電池、組件環節項目終止/延期規模分別達30萬噸/15GW/60GW/20GW,相關項目超過20個。受到產能過剩及產業鏈價格低迷的影響,行業開工率也處於較低水平,主鏈環節約在60%左右,庫存保持高位,甚至出現了部分企業停產的情況。
優勝劣汰,利好行業長期發展
即便光伏在近兩年正在經歷「至暗時刻」,但即便如此,中國光伏行業在全球的領先地位依然穩固。
國內方面,近些年裝機需求「井噴」。根據生態環境部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光伏新增裝機55GW,2022年新增87GW,2023年新增數量大幅增加至216GW。
數據來源:生態環境部
而在「出海」方面,據海關數據統計,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光伏產品、鋰電池「新三樣」產品合計出口1.06萬億元,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增長29.9%。中國企業已經不再是「全球工廠」的1.0狀態,而進階到「主動」走出去的全球化2.0階段。
光伏行業的產能過剩,在短期會影響整個產業鏈的盈利能力,但在中長期會推動行業內的「優勝劣汰」,使得更具競爭力的企業脫穎而出甚至走向海外,而那些落後的產能則逐漸退出市場。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在近期也曾表示,中長期隨着產業鏈各環節產能加快清出,市場價格也有望回歸到合理水平。價格在經歷短期的拋售陣痛期後,中長期來看市場供需將處於持續向好的趨勢,價格也有望逐步止跌。
回暖有望,光伏行業性價比凸顯
如今,光伏產業鏈正處於擴張之後的調整階段,是成長過程中的「陣痛期」。事實上,在政策面上,光伏始終是國家重視的行業之一,利好消息時有傳出。
就在最近的8月2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能源重點領域大規模設備更新實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能源重點領域設備投資規模較2023年增長25%以上,光伏等領域實現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還提到了支持光伏電站構網型改造。光伏十多年來從技術到設備都有了多次迭代升級。隨着第三代光伏技術的成熟,無論是成本還是轉化效率都會有一個提升,能源設備生產企業、配套部件生產企業以及新型原料供應企業都有望從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