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要點
事件:工商銀行公佈2024上半年報告。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204.99億元(-6.03%,YoY),歸屬於母公司普通股股東淨利潤1704.67億元(-1.89%,YoY)。6月末,公司總資產爲47.12萬億元(+7.89%,YoY),不良貸款率1.35%(-1bp,QoQ),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218.43%(+2.12pct,QoQ)。上半年淨息差爲1.43%,同比下降29bp。
受需求偏弱及淡化規模導向影響,一般貸款投放明顯放緩。Q2末,工行總資產同比增長7.89%至47.12萬億元,增速較Q1末明顯放緩,相對行業領先優勢明顯收斂。
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受需求放緩及淡化規模影響,Q2包括工行在內的各大型銀行信貸進一步明顯放緩,Q2工行對公一般貸款大幅少增,個人貸款規模淨減少;另一方面,Q1買入返售資產超季節表現對規模增長貢獻較大,Q2該因素影響消除。Q2雖一般貸款大幅少增,但票據貼現同比大幅多增(VS Q1信貸投放壓力不大,票據貼現同比多減),體現需求偏弱背景下公司主動加大收票力度以保持信貸平穩。7月以來需求依然偏弱、淡化規模導向延續,年內工行貸款增速或進一步小幅放緩。
受「擠水分」影響,存款增速明顯下降。往年經驗來看,公司全年攬儲主要集中在Q1與Q2,雖然Q2攬儲力度放緩,但環比仍會實現增長。今年Q2存款環比則是淨流出,致存款增速回落幅度明顯大於M2。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因爲存款派生隨信貸放緩,另一方面是因爲工行爲首的大行在金融擠水分中受衝擊更大。Q3以來,擠水分影響基本消除,預計公司存款增速將溫和修復。結構上來看,上半年工行個人存款定期化程度隨行業上升,反映居民需求較弱背景下個人與企業部門資金循環仍受阻。在居民需求改善之前,定期化趨勢或仍持續,後續關注促消費政策力度及效果。
資產生息率下行仍較爲明顯,存款減息效果體現。測算Q2工行單季度淨息差1.38%,同比下降29bp,降幅與Q1持平。測算Q2生息率3.13%,同比下降約31bp,一方面是因爲LPR下降、存量住房貸款利率下調影響持續,另一方面是因爲受近年政府債發行力度較大、利率下行影響,債券投資組合中低息券佔比提升。邊際來看,Q2生息率降幅較Q1擴大、高於預期,主要是生息資產結構變化所致:受貸款投放明顯放緩影響,生息資產中債券(收益率較低)佔比上升而貸款(收益率較高)佔比下降。負債端,測算Q2付息率1.96%,同比由上升轉爲下降,主要是多輪存款減息及治理「手工補息」效果體現(上半年存款付息率1.84%,- 6bp,YoY)。資產端來看,現階段需求較弱仍對生息率形成一定壓力,但考慮下半年重定價節奏放緩,生息率下行壓力或緩解。負債端來看,公司攬儲節奏指向今年Q3及明年Q1存款減息效果將較爲明顯,但定期化加劇或抵消部分效果。綜合來看,存款付息率改善有望較大程度覆蓋資產端下行壓力,年內息差壓力有望緩解。
中間業務收入受政策及市場因素繼續下降。受降費政策、資本市場表現較弱、居民消費放緩等因素影響,上半年工行财富管理、資產管理、擔保承諾收入、銀行卡同比繼續明顯下降,對手續費及佣金收入拖累較爲明顯。結算、投資銀行業務收入由降轉增,主要是第三方支付、代客結售匯及外匯買賣、現金管理服務、銀團安排承銷、投融資顧問等業務收入增加。7-8月資本市場仍較爲低迷,指向中收或依然承壓。不過下半年基數較低,年內宏觀政策發力或促進市場風險偏好提升,中收降幅或明顯收窄。
個貸信用風險隨行業上升,對公資產質量穩中向好。受益於良好客戶基礎,工行總體資產質量保持穩健。Q2末不良貸款率爲1.35%,環比-1bp,爲近年最低水平。不 良貸款撥備覆蓋率218.43%,環比+2.12pct。從前瞻性指標來看,關注類與逾期貸款佔比有所上升,與行業趨勢相符,反映宏觀層面壓力。分行業來看,住房貸款、消費貸款、信用卡及經貸等主要個人貸款信用風險均上升,與現階段居民就業及收入形勢相符。當前居民領域風險上升趨勢較爲明顯,但由於集中度極低,預計個貸風險可控。對公貸款資產質量保持穩中向好,其中製造業、租賃和商業服務業、房地產業、批發零售業等不良集中行業不良率均下降。雖個貸擾動仍存在,但由於對公資產質量向好、不良認定與處置保持審慎,預計工行整體資產質量仍能保持穩定。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Q2工行存貸款增速放緩較爲明顯,資產生息率與财富管理業務收入繼續承壓,我們相應下調規模與收入目標。預計2024-2026年營業收入分別爲8160、8257、8817億元(原預測爲8325、8552、8992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爲3609、3656、3802億元(原預測爲3648、3727、3889億元),對應同比-0.85%、1.30%與3.99%。預計2024-2026年末普通股每股淨資產爲10.10、10.75與11.42元,對應9月4日收盤價PB爲0.57、0.53、0.50倍。由於工商銀行客戶基礎良好、業務多元且分散,預計仍能在壓力上升的經營環境中實現穩健經營,當前估值處於歷史較低水平,維持「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零售資產質量大幅惡化;貸款利率大幅下行;定期化加劇推升存款成本。
評論(0)
請選擇舉報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