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过去五年居民总资产年均复合增速9.3% 资管业热议居民加大金融资产配置 存款会再次进入资本市场吗?

過去五年居民總資產年均複合增速9.3% 資管業熱議居民加大金融資產配置 存款會再次進入資本市場嗎?

財聯社 ·  09/04 19:08

①2023年以來,我國居民金融資產配置比例略有下滑,資產管理市場規模在曲折中小幅增長3.41%至138.38萬億元。②專家認爲,低收益環境下,居民金融資產結構在不同風險收益特徵資產之間的比重或將回歸均衡,存款有望再次進入資本市場。

財聯社9月4日訊(記者 史思同)隨着年中業績期逐漸落下帷幕,財聯社記者注意到,從各機構經營情況來看,資管行業上半年分化趨勢越發明顯。

在業內人士看來,當前資產管理行業正處於深刻轉型過程中,隨着居民財富再配置趨勢延續,以及資管機構「資產荒」焦慮凸顯,如何應對低利率、低收益環境,進行行業高質量轉型成爲關鍵。

「隨着人均收入持續增長,居民資產配置中金融資產佔比會越來越高,居民財富將會由過去的房地產向金融資產轉移。」光大理財副總經理李永鋒認爲,隨着居民財富持續積累,未來财富管理機構在爲客戶提供更精準化、更加優質的產品方面還有非常大的空間。

據《中國資產管理市場2023-2024》報告測算,中國目前正處於快速增長階段,國內居民總資產2023年達到718.2萬億元,2019年到2023年年均複合增長達到9.3%。

居民金融資產配置比例或持續提升,存款有望再次進入資本市場

近日,光大理財發佈的《中國資產管理市場2023-2024》報告顯示,2023年我國國內市場資產分化,權益市場低迷,但債券市場表現相對平穩。國內資產管理市場規模在曲折中小幅增長3.41%至138.38萬億元人民幣。

「對比主要經濟體而言,中國目前正處於快速增長階段。」在光大理財副總經理李永鋒看來,當前國內經濟總體回升向好,隨着人均收入持續增長,居民資產配置中金融資產佔比會越來越高,居民財富將會由過去的房地產向金融資產轉移。

據光大理財測算,中國居民總資產2023年達到718.2萬億元,2019年-2023年年均複合增速達到9.3%。伴隨着居民財富增長,我國居民總資產中金融資產佔比從2018年以來持續提升,並於2022年達到最高點44.9%。

不過2023年,金融資產增量貢獻下降至43.9%,存量佔比也小幅度下降0.1個百分點。同時資產配置結構方面,2023年以來,中國居民金融資產中現金及存款佔比階段性提升。

對此,《中國資產管理市場2023-2024》報告(下稱「報告」)認爲,對比全球主要國家的居民資產配置結構,中國居民的金融資產配置比例仍有提升空間。而拉長時間週期來看,低收益環境下,居民金融資產結構在不同風險收益特徵資產之間的比重或將回歸均衡。

「長期來看,打破剛兌、存款利率下行後各類金融產品的風險收益屬性更加清晰和市場化,有利於居民形成正確的風險收益預期。在此基礎上,風險收益、期限匹配等帶來的投資體驗將得到改善,同時跑贏通脹的收益率底線要求、資本市場自身的高質量發展,都將推動居民資金從存款再次進入資本市場。」報告指出。

同時,李永峯也進一步表示,高淨值客群風險偏好逐漸收斂,居民存款佔比快速提升,一定意義上也說明,财富管理機構在爲客戶提供更精準化、更加優質的產品方面還有非常大的空間。「在淨值化轉型背景下,資產和資金在服務高質量發展、內涵式發展方面存在更多新機會。」他稱。

「資產荒」問題凸顯,資管行業如何應對低收益環境

然而值得關注的是,居民金融資產配置佔比持續提升的同時,低利率環境下,隨着信用利差進一步壓縮的趨勢延續,高票息資產供給短缺或將成爲常態化,機構配置壓力下「資產荒」行情仍在持續。

報告認爲,結合日本低利率歷史與我國現實環境,境內資管機構除審慎開展海外投資外,還應該從利率債投研能力、另類資產投資能力、被動指數投資能力以及資管產品創新能力四個方面提升自身能力建設,回歸投研能力本源,從此前的配置「票息」向配置「能力」轉型,以應對潛在的低收益環境。

對此,中國人壽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副總裁於泳直言,當前的低利率環境,對於保險行業是非常大的挑戰。以保險資管爲例,目前主要面臨着利率下行帶來的配置、收益以及資產負債匹配管理這三重壓力。

同時他也指出,過去歐美、日本等也都遇到低利率環境,參考他們化解風險的做法來看,主要是降低負債端的利率水平,同時增配國債、利率債等無風險資產,進行海外資產配置。

從國壽資管來講,於泳認爲,首先,進一步進行多元化的資產配置是化解風險、降低波動的主要辦法。其次,更多從另類資產方面尋找機會,提升投資管理能力、進一步豐富產品體系,發揮保險資管優勢和特點,通過大量資產配置和多品種投資的能力,爲客戶創造跨越週期、長期穩定的回報。

此外,中郵理財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吳姚東也進一步指出,作爲理財公司來講,轉型過程中第一要解決的是組合管理能力,第二是單資產投研能力。在他看來,就中郵理財而言,未來將會堅守以固收爲主核心競爭優勢,不斷提升組合管理能力,從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中間真正找到能力圈。

傳統業務模式不可持續,行業轉型面臨四大痛點

實際上,業內普遍認爲,當前資產管理業務的傳統模式已不可持續,中國資產管理行業面臨深刻轉型。

「我國資管行業穩中有進,但行業間分化發展勢頭明顯。」從光大理財測算數據來看,去年銀行理財從2022年底的市場衝擊中有所恢復,但理財規模同比仍然下降3.10%;公募基金規模延續緩慢增長態勢,同比增長4.95%;保險行業保費收入較快增長,保險資管規模增速達10.47%;信託行業在經歷新規落地後持續轉型,規模大幅增長,同比增幅達到15.64%,增速領先其他子行業。而私募基金監管更趨規範,行業回歸穩定態勢,券商資管、期貨資管通道業務持續壓縮,行業總規模則持續下降。

如今,以產品爲核心的銷售模式向顧問諮詢爲核心的買方投顧模式轉型,進而推動整個行業的升級,已逐漸成爲行業共識。但在行業實際轉型過程中,也無疑存在一些難以避免的痛點。

報告指出,當前行業轉型過程中,普遍受到「四個不匹配」制約:一是過去產品銷售爲核心的理念與财富管理模式下客戶爲核心的理念不匹配;二是買方銷售規模爲主的考覈體系與财富管理業務模式不匹配;三是短期內投入產出要求與長期持續投入的理念不匹配;四是圍繞產品的標準化業務流程與圍繞個人提供差異化服務不匹配。

在李永峯看來,投資者獲得穩健收益、良好的投資體驗,需要負債端(投顧服務)和資產端(產品業績)的共同努力才能實現。

對此,報告認爲,未來在賣方銷售轉向買方投顧、資產管理與财富管理雙向賦能過程中,需要通過資產管理機構、财富管理機構、從業人員以及投資者等四方面共同努力,促進買方投顧理念的培養形成,加快人才隊伍和考覈機制調整,建立前、中、後臺數字化的服務能力體系,從而與渠道、客戶達成高度共識,最終形成與居民财富管理相契合的行業價值觀、戰略目標、組織機構、考覈體系的全流程閉環服務體系。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