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2 歸母淨利虧損加劇
公司1H24 實現營業收入69.79 億元,同降42.45%;歸母淨利潤-12.57 億元,同降303.47%。2Q24 實現營收27.32 億元,同降59.02%,環降35.69%;歸母淨利潤-9.63 億元,同降927.93%,環比虧損擴大226.44%,Q2 利潤虧損加劇,主要系硅片價格大幅下降,存貨跌價準備大幅上升。考慮到硅片價格下滑拖累利潤,我們下調公司 24/25/26 年EPS 爲-1.07/0.36/0.91 元(前值1.09/1.29/1.42 元),參考 Wind 一致預期,可比公司25 年12 倍PE。考慮到公司綠電制氫設備放量在即,傳統設備業務需求高增,給予公司25 年15 倍PE,對應目標價5.4 元(前值8.72 元),維持「增持」評級。
硅片價格持續承壓,還原爐市佔率穩定
截至1H24,公司單晶硅先進產能近100GW,均配備1600 爐型並採用大尺寸熱場,滿足TOPCon、HJT 等電池客戶需求。由於供需錯配,硅片環節價格持續下跌,公司盈利能力承壓,近期隆基綠能、TCL 中環均上調硅片報價,硅片價格有望階段性企穩。公司多晶硅還原爐維持領軍地位,市佔率連續多年保持在65%以上,引領行業高質量發展。公司組件業務進展順利,24Q2公司接連公告中標內蒙古能源達拉特旗100 萬千瓦礦區光伏+儲能項目EPC、北京院商都150 萬千瓦光伏草業等項目的組件採購,有望發揮業務協同。
綠電制氫打造新增長極,產能穩步推進
公司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鹼性水電解槽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公司佈局海內外渠道,在國內、中東與歐洲等地均有所突破。綠電制氫一期項目已建成投產,電解槽年產能300 台,二期700 套綠電制氫系統產能建設穩步推進。
我們看好隨着風光消納需求逐步提升,制氫設備需求釋放有望支撐公司業績持續增長。
開拓海外市場,業務協同凸顯
根據公司公告,1 月17 日公司中標SPC 中東阿曼10 萬噸單晶硅項目,中標金額達到5832 萬美元,標誌着公司氫能設備出海的首次突破,充分發揮公司裝備業務協同佈局帶來的競爭力。6 月28 日,雙良集團與阿聯酋MMEC公司正式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將在清潔能源技術研發、項目實施和市場拓展等方面展開深度合作。中東作爲光伏藍海市場,晶科能源、TCL 中環等多個光伏廠商佈局中東產能,公司作爲光伏設備提供商,有望通過鎖定全套設備訂單,實現業績持續增長。
風險提示:硅片價格波動超預期;下游需求不及預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