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小米SU7亏本倾销性质恶劣?解码雷军眼中“最出色季报”

小米SU7虧本傾銷性質惡劣?解碼雷軍眼中「最出色季報」

TechWeb ·  08/26 09:44

「造車很苦,但成功一定很酷!」面對小米汽車交出的首份答卷,雷軍於8月21日晚在微博寫下了前面這段文字。

頂着車圈新頂流的稱號,經歷了流量狂歡的小米汽車終於在日前揭開了其發佈以來首個完整交付季度的神祕面紗。據小米汽車最新披露的業績顯示,今年第二季度,小米共交付27307輛小米SU7系列新車,小米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分部藉此攬下64億元的收入。

而作爲衡量車企經營效率的關鍵指標,小米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分部的毛利率在本季度達到了15.4%的水準。

不過,首秀便如此驚豔的小米汽車,仍舊沒能逃過新能源車企初期難以盈利的命運。今年第二季度,小米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的經調整淨虧損爲18億元。若按照27307輛的交付量計算,小米第二季度每賣一輛車平均虧損超6萬元。

前述話題在網絡上引發熱議後,網傳極越汽車公關負責人徐繼業在朋友圈炮轟小米和雷軍虧錢賣車,直斥其做法放在以前叫作傾銷,「是最惡劣的商人本質。」

對於小米賣一輛車虧6萬多的情況,雷軍則表示,「等我們到了一定的規模,我相信很容易打平的,所以大家不用替我們焦慮」。

雷軍敢義無反顧地投身造車事業,其信心或源自小米穩固的基本盤和充足的現金儲備。今年第二季度,小米智能手機、IoT與生活消費產品、互聯網服務的收入均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增長。截至第二季度末,小米的現金儲備高達1410億元,與官宣造車消息時相比增加了300多億元。

對於這份業績,雷軍稱「這是小米歷史上最出色的季報!」

不過,小米本季度的智能手機ASP(平均銷售價格)同比、環比均出現了輕微的下滑。對此,小米給出的解釋是中國大陸的競爭加劇、ASP較低的新興市場的銷售量增加、以及促銷的影響。

小米汽車單季狂收60多億,毛利率已超部分「造車老將」

自3月小米SU7發佈會以來,小米汽車猶如一股強勁的旋風在車界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流量熱潮。隨着小米集團最新業績的公佈,小米汽車的具體運營狀況也清晰地展現在公衆的面前。

今年第二季度,小米集團共斬獲889億元的收入,相較上年674億元的收入實現32%的增長,彰顯出強勁的增長動力。值得注意的是,自今年第二季度起,小米集團將業務分部更新爲手機×AIoT及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兩個主要的業務分部。

其中,手機×AIoT分部包括智能手機、IoT與生活消費產品、互聯網服務及其他相關業務,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分部則主要包括智能電動汽車及其他相關業務。

而具體至與小米汽車關聯的板塊,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第二季度爲小米貢獻64億元的收入。而將該板塊的營收進一步拆分,本季度智能電動汽車的直接收入高達62億元,其餘2億元則來自其他相關業務。

對於一家剛剛入局造車的企業而言,初次交付便在首個季度砍下60多億元的收入已屬難能可貴。不過,與小米集團單季度所取得的總營收相比,處於剛剛起步階段的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板塊對集團總營收的貢獻尚不足一成,佔比爲7.2%。

而支撐起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這60多億元收入的功臣,便是小米汽車上市後表現尚可的交付量。今年第二季度,小米交付小米SU7系列新車27307輛,平均每月交付新車超9102輛。

早在今年4月,花旗曾發佈一份報告稱,今年小米將交付5.5萬台-7萬臺汽車,平均每輛SU7將虧損6800元。彼時,小米集團相關人士第一時間在社交媒體上回應稱,這一信息可能偏差較大。花旗汽車分析員這份報告出自4月2日,對小米SU7的銷售火爆情況可能預估不足。

如今來看,花旗對小米汽車的相關預測的確存在偏差。小米在本季度最新出爐的業績中提到,6月,小米汽車工廠開啓雙班生產,並於7月進行了產線調優維護,小米不僅將全年交付新車10萬輛的目標提前到了今年11月,甚至還將衝刺全年交付12萬輛的新目標。

據小米披露的數據顯示,第二季度,其智能電動汽車的ASP爲每輛228644元。同期,小米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分部的毛利率爲15.4%,而這樣的毛利率表現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競爭力已不輸於部分行業老將。

比如,今年第一季度,蔚來的毛利率和汽車毛利率分別爲4.9%、9.2%。今年第二季度,小鵬汽車的毛利率和汽車毛利率分別爲14%、6.4%。不過,與已經實現盈利的理想汽車相比,小米汽車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今年第一季度,理想汽車的毛利率和汽車毛利率分別爲20.6%、19.3%。

對於外界頗爲關注的小米汽車的毛利率問題,小米集團合夥人、總裁盧偉冰表示,「我們在發佈季報的同時,也同步發佈了我們汽車的毛利率,大概在15.4%左右,這個毛利率還是讓很多投資人,分析師和媒體朋友,感覺到這是一個不錯的毛利率水平。參考很多同行的毛利率水平,他們可能在很長時間內都維持着一個非常低3的毛利率水平。」

盧偉冰還強調,對於公司的第一款車來講,團隊認爲還是比較令人滿意的。而這個毛利率背後,體現了小米幾個比較重要的能力,第一就是小米的供應鏈管理能力。第二是智能製造,在自建工廠之後,公司對工廠潛力的挖掘還是不錯的。第三是供應鏈對小米的信心,雖然是第一輛車,但是供應商合作伙伴對小米的未來非常看好,提前給了非常多的成本釋放。以上幾個方面,推動小米汽車實現了非常好的毛利率水平。

小米賣一輛車虧6萬多,雷軍:「不用替我們焦慮」

對於造車事業的投入,雷軍是認真且全情以赴的。早在剛剛官宣造車消息之際,雷軍就揚言這將是他「人生最後一次重大創業項目」,他願意「壓上自己人生所有積累的戰績與聲譽,爲小米汽車而戰」。

對於小米汽車的表現,雷軍也是寄予厚望的。雷軍曾多次在公開場合透露小米汽車的「野心」,即小米汽車爭取在15年至20年的時間內進入全球前五的目標。

承載着外界的期待和希望以及背水一戰的決心,雷軍的心情在小米汽車從籌備到發佈的過程中無疑是十分忐忑的。幸運的是,隨着小米汽車的正式發佈與市場的熱烈反響,雷軍及其團隊的努力得到了應有的回報。在小米汽車正式與用戶見面後的幾個月裏,雷軍懸着的心又放下了大半。

然而,即便開局十分驚豔,小米汽車也需要面對新能源車企初期普遍面臨的盈利難題。今年第二季度,小米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的經調整淨虧損爲18億元,這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小米集團整體的盈利表現。

相比對交付量預估的保守,花旗此前對小米汽車平均每輛SU7將虧損6800元的預測也顯得有些保守。若按照18億元的經調整淨虧損以及27307輛的季度交付量粗略計算,小米汽車本季度平均每賣出一輛車將虧損6.59萬元。

基於前述情況,8月22日,「小米賣一輛車虧6萬多」的話題一度衝上微博熱搜榜單。截至發稿,該話題在微博已吸引超過8500萬的閱讀。就在「小米賣一輛車虧6萬多」話題引發熱議之際,一張網傳極越汽車公關負責人徐繼業在朋友圈炮轟小米和雷軍虧錢賣車的截圖在網絡上擴散開來。

網傳截圖中的文字稱,「雷軍這樣的企業家,有點公德心和羞恥心好不好?每臺車虧6萬,虧那麼多你還賣那麼多幹嘛?有些企業虧是因爲不折價就賣不掉了,小米和雷軍這叫啥?放在以前這就叫作傾銷,這是最惡劣的商人本質。」

對此,紅星資本局向徐繼業本人求證,對方則回應稱,「朋友圈主要是針對朋友,發表一些個人的觀點,僅限在朋友圈中,具體就不證實或者證僞了。」

天眼查資料顯示,極越汽車所屬公司杭州極與越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23年8月,由吉利和百度共同持股。

事實上,對於需要靠規模效應才能實現盈利的造車賽道而言,小米汽車初期虧損的情況其實也是外界意料之中的。在看到「小米賣一輛車虧6萬多」的話題時,身爲小米汽車靈魂人物的雷軍在微博回應道,「造車很苦,但成功一定很酷!小米汽車還在投入期,希望大家理解」。

而在8月22日舉行的「雷軍的副駕」珠三角巡航直播活動上,雷軍再次回應「小米SU7賣一輛虧6萬多」的話題。雷軍表示,「我覺得這個算得既對也不對,因爲小米汽車還在投入期,剛剛開始,我覺得我們的財務表現還是不錯的,的的確確在第二季度,我們在智能汽車等創新業務上虧了18個億,換句話說投入了18個億,但等我們到了一定的規模,我相信很容易打平的,所以大家不用替我們焦慮。」

而就小米汽車業務的虧損問題,盧偉冰在業績電話會議則給出了更爲具體的解釋。盧偉冰表示,小米汽車業務虧損主要有兩個原因,其一是小米汽車目前的規模還比較小,汽車是典型的需要規模經濟的行業。其二是小米汽車第一輛車的投入非常大,成本的消化還需要一些時間。

盧偉冰還表示,小米SU7是純電轎車,在所有的車型裏面,純電轎車的成本是最高的,因爲電池非常貴。相信隨着未來規模的不斷提升,以及產能的不斷挖潛、交付能力的提升,小米汽車的虧損會進一步收窄。

有分析指出,小米汽車業務前期的虧損其實是行業普遍現象,也是大多數新能源車企成長過程中的必經階段。新能源車企初期難以盈利,很大程度上可以歸因於尚未形成足夠的生產規模。在新能源車企的初創階段,由於市場需求尚未完全釋放、生產線建設尚不完善以及供應鏈整合能力有限等因素,企業往往難以迅速達到最優生產規模。

在這種情況下,新能源車企往往還面臨着較高的成本壓力,比如,工廠建設、設備購置、技術研發等。此外,新能源車企在市場推廣、品牌建設等方面也需要投入大量資金,而這些投入在短期內難以轉化爲直接的經濟效益。因此,新能源車企在初期階段的盈利能力普遍較弱。不過,隨着市場的不斷拓展與技術的持續創新,小米汽車有望在未來實現扭虧爲盈。

基本盤穩固,現金充沛,智能手機ASP微降

雷軍之所以能以堅定的步伐踏入造車領域,其深厚的信心源自於小米穩固的基本盤所賦予的堅實支撐。與此同時,充沛的現金也是小米核心業務以及新業務能夠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
早在今年3月小米手機Civi 4 Pro的發佈會上,小米集團合夥人、總裁盧偉冰也表示,三年前宣佈造車後,小米的現金儲備增加了大約300億,「今天小米的綜合實力比三年前更加強大。」

雷達財經注意到,截至第二季度末,小米的現金儲備高達1410億元。相比宣佈造車消息時的1080億元,小米的現金儲備如今增加了330億元。相較上個季度的1273億元,小米的現金儲備在本季度環比也增加了137億元。

今年第二季度,小米不僅營收創下歷史新高,其盈利能力也得到顯著的提升。本季度,小米的經調整淨利潤達62億元,同比實現20.1%的增長。若扣除小米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分部18億元的經調整淨虧損,小米汽車本季度的經調整淨利潤更是將達到約80億元。

看着這份最新出爐的財務答卷,雷軍難掩激動之情,其在微博感慨道,「這是小米歷史上最出色的季報!感謝大家支持!」

備受外界關注的汽車新業務之外,小米的傳統業務在本季度也取得了還算不錯的表現。今年第二季度,小米手機×AIoT分部的收入爲825億元,同比增長22.5%,佔總營收的比重高達92.8%。

第二季度,小米在全球的智能手機出貨量達到4220萬台,同比增長28.1%,超過同期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11.9%的同比增幅(根據Canalys數據)。得益於出貨量的強勁增長勢頭,小米智能手機業務的收入在本季度同比增長27.1%至465億元。

根據Canalys數據,二季度小米在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的排名中位列前三,市佔率爲14.6%,是前五名中出貨量同比增速最快的品牌,而這也是小米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連續十六個季度排名全球前三。

至於小米費盡心思爲之付諸努力的高端化戰略,也在本季度取得了一定的進展。根據第三方數據,第二季度,在中國大陸地區,小米高端智能手機出貨量在整體智能手機出貨量中的佔比達到22.1%,同比提升2個百分點。

根據第三方數據,第二季度,小米在中國大陸地區3000–4000元價位段、4000–5000元價位段、5000–6000元價位段的智能手機市佔率均實現同比提升,同比分別提升5.4個、3.5個、2.3個百分點,達到16.8%、20.1%、8.9%。

不過,小米智能手機的ASP仍出現了輕微的下滑,由去年第二季度的每部1112.2元降至今年第二季度的每部1103.5元,同比減少0.8%。對於智能手機ASP的下滑,小米解釋稱主要是由於中國大陸的競爭加劇以及ASP較低的新興市場的銷售量增加。

相比第一季度的每部1144.7元,小米本季度的智能手機ASP的降幅則達到3.6%,這則是因爲小米在中國大陸的618電商購物節期間增強了促銷力度,以及小米於ASP較低的新興市場的出貨量增加所致。

至於IoT與生活消費產品板塊,第二季度斬獲268億元的收入,同比增長20.3%,創下了歷史新高,這主要得益於中國大陸的智能大家電、境外市場的平板及全球市場的可穿戴產品收入增加。本季度,該板塊的毛利率同比也提升2.2個百分點達到19.7%。

具體來看,小米平板、可穿戴產品的收入,在本季度同比分別實現67.6%、31%的增長。但相比前面提到的這些產品,小米智能電視及筆記本電腦的收入同比僅增加1.1%。截至第二季度末,小米AIoT平台已連接的IoT設備(不包括智能手機、平板及筆記本電腦)數達到8.22億,同比增長25.6%。

不過,小米的大家電業務收入漲勢迅猛,於本季度實現38.7%的同比增長。其中,本季度小米空調產品的出貨量超330萬台,同比增長超過40%;冰箱產品的出貨量超60萬台,同比增長超過25%;洗衣機的產品出貨量超40萬台,同比增長超過30%。

除了前述提到的這些,本季度小米的互聯網業務收入達到83億元,同樣也創下歷史新高,同比增長11%,毛利率高達78.3%,同比提升4.2個百分點。其中,廣告業務貢獻60億元的收入,遊戲業務貢獻10億元的收入。

或是受到這份最新披露業績的影響,小米的股價在8月22日迎來大漲。截至當天收盤,小米集團股價報收19.1港元/股,較前一個交易日上漲9.02%。不過,8月23日小米集團股價微跌1.47%。

在8月22日的直播中,雷軍也談到了自己對公司股價表現的看法。雷軍認爲,認認真真地把車造好,把產品造好,把業績造好,這是一個上市公司的本分。但雷軍也無奈地表示,「有時候股票跌了就天天在我留言區就罵,我也壓力很大。我努力保證我努力工作,讓大家都掙點錢。但是這個股票是漲是跌,我真的左右不了,如果認真造車,肯定長期是好的」。(孟帥)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