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全球股市暴跌:多因素交织下的金融风暴?

全球股市暴跌:多因素交織下的金融風暴?

智通財經 ·  08/02 21:29

近期全球股市劇烈動盪。

美股重挫,美東時間8月1日(週四)$標普500指數 (.SPX.US)$跌1.37%,$納斯達克綜合指數 (.IXIC.US)$跌2.30%。歐洲三大股指週四全線下跌,$英國富時100指數 (.FTSE.GB)$跌1.01%,$德国DAX30指數 (.GDAXI.DE)$跌2.30%,$法國CAC40指數 (.CAC.FR)$跌2.14%。

美股市場,尤其是科技股,經歷了一場無情的拋售潮。除$Meta Platforms (META.US)$外,$英偉達 (NVDA.US)$$蘋果 (AAPL.US)$$亞馬遜 (AMZN.US)$等明星科技股普跌, $英特爾 (INTC.US)$的股價更是在盤後暴跌18.9%,成爲市場的焦點。

亞洲市場也未能倖免於難,$日經225 (.N225.JP)$指數在短短兩日內累計下跌近6000點,跌幅接近15%,創近16年來的最大跌幅紀錄。這種跌勢不僅讓投資者感到震驚,更引發了對全球經濟前景的擔憂。

一,AI泡沫破滅導致的科技股潰敗?

人工智能(AI)技術曾是資本市場的寵兒,但隨着市場的重新評估,“AI泡沫即將破滅”的預期成爲了導致科技股潰敗的重要原因。

據美媒爆料,目前OpenAI每年通過ChatGPT能入賬約20億美元,通過大語言模型收費也有望獲得近10億美元入賬。OpenAI一個月的總營收在2.83億美元左右,估算其全年營收規模在35億至45億美元之間。因此,OpenAI公司一年的虧損可能高達50億美元,其現金流可能在未來一年內耗盡。

谷歌母公司Alphabet發佈的二季度業績加劇了擔憂。谷歌雲業務和搜索業務收入(這兩項與A投入I相關)在過去一年間的收入增長並未持續呈現穩步抬升態勢。

正如“紅衣教主”在短視頻中所言,“高盛、紅杉等機構算了一筆賬,整個人工智能行業要掙6000億美金,才對得起目前這樣的硬件支出,但結果OpenAI也才30億美金收入,整個行業大部分人都不掙錢。”

高盛強調,如果重要的用例在未來12-18個月內沒有開始變得更加明顯,投資者的熱情可能會開始消退。

高盛認爲,"科技巨頭計劃在未來幾年在AI資本支出上花費1萬億美元,但幾乎沒有任何實質性的、可見的成果來證明這些投入是值得的"。高盛指出,目前的狀況跟當年互聯網技術應用的早期還不太一樣。互聯網技術即使在早期,也能用低成本方案取代高成本方案。而AI現在很貴,且不能提供更便宜的替代品。

高盛還判斷,AI在未來十年內對經濟的實際影響會很有限,AI只會使美國生產力增加0.5%,GDP僅增加0.9%,這會導致投入的大量資金可能會被浪費,而美股“七姐妹”獲得的數萬億美元市值可能是歷史上最大的泡沫。

這種對AI技術前景的悲觀預期,導致了投資者對科技股的信心下降,資金開始撤離這一領域。與此同時,科技巨頭們的負面消息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的恐慌情緒:例如,英特爾的業績不及預期;再例如,英偉達的股價受到了AI項目推遲的傳聞影響,"一家叫做Aletheia Capital的香港研究機構說Blackwell量產全面推遲到25Q1"。

此外,美國反壟斷監管的新聞也對科技股造成了壓力,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科技股成爲市場拋售的重災區。

二、美國經濟數據疲軟引發衰退猜想

美國經濟的疲軟數據如同一記警鐘,敲響了市場對經濟衰退的擔憂。美國7月ISM製造業PMI錄得46.8,萎縮幅度創八個月最大;而美國上週初請失業金人數增加1.4萬至24.9萬人,創近一年新高。這些數據不僅顯示了美國經濟可能正在放緩,也引發了市場對經濟衰退的擔憂。

巴菲特的拋售行爲更是加劇了市場的不安情緒。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自7月17日以來,已經連續12個交易日減持美國銀行,其持倉組合中的美國銀行股票已經減少了8.8%,減持總額達38億美元。

(黑色爲美國銀行自年初以來漲幅,黃色爲KBW銀行指數。來源:Bloomberg)
(黑色爲美國銀行自年初以來漲幅,黃色爲KBW銀行指數。來源:Bloomberg)

北京時間今晚8:30出爐的美國7月非農就業數據顯示,7月的非農就業人數增加了11.4萬人,但這一數字遠低於預期的17.5萬人。美國2024年7月的失業率上升至4.3%,這創下了自2021年10月以來的新高,高於之前的4.1%。

失業率上升至4.3%,意味着觸發了薩姆法則的經濟衰退指警報,而這個指標自1970年以來,預測準確率爲100%。(根據薩姆法則,當失業率的3個月移動平均值比前12個月的最低點上升了0.5%或更多時,美國經濟就會進入衰退)

上述巴菲特的減持行爲,也被市場解讀爲對美國經濟前景的悲觀預期。從歷史上銀行股的盈利走勢看,高通脹和高利率的組合利好銀行股,但巴菲特選擇在此時出售$美國銀行 (BAC.US)$股份,可以推斷他並不認可通脹敘事,聯儲局即將開啓的減息可能是巴菲特減持美國銀行的邏輯之一。

歷史數據爲我們提供了寶貴的參考。聯儲局減息前後往往是美股大跌的開始:從1998年、2000年、2007年到2019年,聯儲局的減息前後都伴隨着美股的顯著回調。

  • 1998年10月減息的前3個月,標普500回調-23%;

  • 2000年12月減息的前3個月,互聯網泡沫破裂的連鎖反應開始顯現,隨後美國進入了長達2.5年的經濟衰退,期間標普500跌幅-50%;

  • 2007年9月減息後的1個月,美國次貸危機正式爆發,金融危機席捲全球,標普500在隨後的1年半內跌幅高達-58%;

  • 2019年8月減息的前10個月,在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下,美股在2018年四季度出現深度回調,標普500跌幅爲-20%,而減息的6個月後,則發生了2020年大熔斷。

當前,市場普遍預期聯儲局將在9月減息,"即便美國通脹率再次升高,AI泡沫導致美元外流狀態下,聯儲局也會選擇減息填補資本流出空白"。

三、日元套息交易拆倉潮

日元兌美元匯率週四一度上漲1%,至148.51。日元兌美元匯率週三飆升近1.9%,將月漲幅擴大至7%以上。

東方匯理和道明證券的策略師認爲,日元兌美元匯率最高可能升至140日元兌1美元。麥格理策略師也表示,“日元強勁漲勢才剛剛開始,”到今年年底,美元兌日元匯率可能接近140,到2025年12月將升至125。這將使日元匯率回到2022年初的水平,當時聯儲局剛剛開始加息。”

日元兌美元升破關鍵位,引領全球套戥交易平倉潮,推低了墨西哥披索、澳元、新西蘭元等貨幣。

所謂日元套息交易,是指投資者借出日元這種低息貨幣,然後投資於高息貨幣的資產,比如美債,通過這種方式獲得收益。然而,隨着聯儲局的連續加息和美元流動性收緊,美元融資成本提高,同時日元對美元的鎖匯成本也增加,這使得日元套息交易的收益與成本不再匹配,導致許多投資者開始拆倉,即賣出之前投資的資產,將資金撤回 。

這種拆倉行爲對全球金融市場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首先,美債等高息資產面臨拋售壓力,短期增加了美債收益率的上行壓力 。

其次,由於套息交易的停止,購買美債的力量減弱,這可能導致全球資產估值承壓,股市和債券市場下行壓力加大。

此外,日元套息交易的停止也意味着做空日元的倉位降低,這可能會對日元匯率產生影響。

四、日本股市面臨技術性熊市考驗

繼8月1日出現2.49%的跌幅後,8月2日的日經225指數更是出現了盤中5%以上的跌幅。繼今年7月11日的高點調整以來,日經225指數累計下跌近6000點,累計最大跌幅接近15%。如果日經225指數再下跌5%以上,那麼將會面臨技術性熊市的考驗。

這一次日本股市的大跌,導火索是日本央行推出了“加息+縮表”的組合拳。雖然日本的短期利率只是上調至0.25%,這個加息幅度並不算大,但考慮到日本長期處於負利率的狀態,這一次的“加息+縮表”措施,對市場資金的風險偏好帶來較大的影響。這一政策變動,加上日元的異常持續升值,導致了資金從股市流出,進一步加劇了日本股市的下跌。

"日元升值股市下跌的趨勢可能還將持續,對企業業績的打擊將不可避免,"分析人士指出,"日元與日本股市之間存在着明顯的反向關係,即日元持續升值,卻給日本股市構成了資金分流的影響"。

五、小結

在這一波大跌中,港股和A股的跌幅相對小一些。2022年10月以來,美股大漲,中國資本市場連續下跌。目前來看,這種資金的蹺蹺板效應有可能向相反方向運動。中國實體經濟表現穩健,中國央行的減息政策也爲股市提供了進一步的支持,預計在全球資金的重新配置中,中國股市的低估值優勢,將能夠吸引全球資金的關注。

編輯/emily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