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達利深耕結構件領域超二十年,盈利能力行業領先。公司早在1999 年就向比亞迪客戶提供汽車結構件等產品,後在2007 年切入動力鋰電結構件,順利拓展松下、三星和LG等海外客戶。2017 年公司上市以來,海內外新產能逐步釋放,客戶結構聚焦以寧德時代爲首的國內動力電池客戶。得益於優秀的管理水平、品控水平及技術上的領先,22-23 年及1Q24,公司毛利率和淨利率水平分別穩定在20%以上和10%左右,盈利水平處於行業領先地位。
下游需求長景氣,環節盈利差擴大下行業有望加速出清。下游新能源車滲透率持續提升,儲能需求如日方升,鋰電結構件需求維持長景氣。鋰電結構件的定製屬性需要結構件供應商保持與電池廠商長期的協同開發關係。率先切入鋰電結構件的廠商可持續進行設備、模具和工藝的改良與創新,逐漸具備一定的先發優勢。從行業格局來看,我們測算,21-23年公司在全球鋰電結構件市場份額穩定在約30%。自23 年以來,科達利與二線企業間的盈利差有所擴大,行業擴產力度逐漸趨緩。展望24 年,行業一二線廠商盈利差擴大下,行業競爭態勢有望趨緩,公司盈利領先優勢有望進一步鞏固。
飛輪效應奠定成本優勢,海外開拓進入收穫期,發展新動能逐步培育,看好公司發展行穩致遠。
公司發展具備飛輪效應。產品、產能和客戶構成結構件飛輪效應的三要素。在產品端,公司具備模塊化生產能力,基於設備和熟練模具工人能對產品加速迭代。在產能端,公司產能逐步實現全球覆蓋,本土化配套優勢明顯。在客戶端,公司在全球主要動力電池廠商中均有產品配套,其客戶結構較爲多元全面,尤其核心客戶份額穩固。
海外開拓進入收穫期。目前歐洲/美國新能源車滲透率低,隨着歐美政策鼓勵建立本土電池供應鏈,公司作爲全球結構件頭部企業率先佈局歐洲等海外基地,並與多家海外本土電池廠商簽訂採購協議。24-25 年,隨着歐美本土電池產能的加速釋放,公司海外收入有望快速增長,同時帶動單位盈利提升。
發展新動能逐步培育。4680 電池和消費電芯小鋼殼均是未來鋰電結構件的增量需求,公司在新領域具備領先研發和量產優勢,有望率先受益於行業新動能發展;公司佈局高盈利機器人零部件市場,瞄準工業與人形機器人需求,有望開闢新增長引擎。
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我們預計公司24-26 年歸母淨利潤分別爲14.16/17.23/20.77億元,對應7 月24 日收盤價PE 分別爲14/12/10 倍。考慮到公司在行業領域的成本領先優勢和盈利彈性,我們給予公司24 年PE 估值爲19 倍(行業可比公司平均PE),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的風險;行業競爭加劇導致產品價格大幅下降的風險;海外貿易保護政策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