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56岁的英特尔,变了!两大新宏图徐徐展开

56歲的英特爾,變了!兩大新宏圖徐徐展開

快科技 ·  07/18 19:43

今天,我們聊一聊成立56週年的$英特爾 (INTC.US)$

1968年7月18日,英特爾在硅谷誕生。將近一個甲子的歲月中,可以說硅谷成就了英特爾,英特爾也成就了硅谷。

沒有一個行業和領域一成不變,也沒有一家企業能一成不變。新世紀中,新形勢下,英特爾也面臨着風雲鉅變,也曾起起伏伏,但是從未停止在不斷的摸索中求新。

IDM 2.0的戰略轉型,AI新時代的佈局,莫不如此。

一、歷史:英特爾=PC

英特爾對整個PC 產業影響廣泛、深遠。

尤其是在x86處理器領域,全球第一款商用微處理器4004就出自英特爾之手,那可是1971年的事情,彼時英特爾成立才剛剛3年。

從此,英特爾處理器就與PC行業牢牢綁定,386、奔騰、賽揚、酷睿都已成爲PC處理器的代名詞,“i3默秒全”的神話更是堪稱空前絕後,令人津津樂道。

進入新時代,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之下,英特爾更是從製程工藝、核心架構兩個層面,前所未有地激進突破。

製程工藝方面,英特爾提出了“四年五個製程節點”的雄偉規劃,歷史上絕無先例,而且進展十分順利:Intel 7、Intel 4均已大規模量產出貨,Intel 3、Intel 20A今年陸續投產應用,Intel 18A即將到來,後續還有更先進的Intel 14A等等。

同時,英特爾一方面引入外部工藝,一方面開放對外代工,成立了全球首個系統級代工服務以適應AI新時代,正陸續贏得客戶訂單。

核心架構方面,英特爾從12代酷睿起引入了異構混合架構,靈活適應不同應用場景;全新的酷睿Ultra開始又引入了分離式架構,芯片設計更爲靈活;新一代至強6則兵分兩路,能效核、性能核雙管齊下。

當然,PC不僅僅是一顆處理器,還有各種配件、各種技術,歷史上到處都可以看到英特爾的影子。

幾十年來,英特爾參與、領先了數百個標準機構和行業組織,牽頭制定了深深變革、影響整個行業和我們日常生活的大量技術標準。

大家耳熟能詳的例子隨手就是一大把,USB接口、Wi-Fi無線網絡、ATX主板和電源、AGP/PCI/PCIe傳輸總線、AC97音頻、SSE/AVX指令集、UEFI BIOS、雷電接口……數不勝數。

在此基礎上,英特爾的另一大貢獻就是對於PC尤其是筆記本形態的創新引領,幾乎每一次變革都與英特爾息息相關,最高光時刻當屬迅馳,真正開啓了筆記本與Wi-Fi無線的全民普及。

UMPC便攜本、Ultrabook超極本、CULV輕薄本、Netbook上網本、設計本,還有Evo認證,以及當下大火的AI PC,每一次都推動着筆記本的變革,不然我們也不可能如此方便地隨時隨地娛樂、辦公、創作。

二、轉型:堅持走一條艱難但正確的路

不管一個企業多麼強大,世界總是在風雲變幻,墨守成規者只有一個結局,那就是被淘汰,而不想被時代的浪潮捲走,也只有一條出路,那就是不斷地轉型跟上。

說起來,大家都默認英特爾是一家處理器芯片公司,但事實上,英特爾成立之初的主營業務是SRAM、DRAM存儲芯片。

即便1971年就造出了第一顆微處理器,但一直到20世紀90年代之前的二十多年時間裏,英特爾的核心業務都是存儲!

上世紀80年代對於英特爾至關重要,正是在那段時間裏,英特爾果斷抓住了PC崛起的機遇,大力發展處理器業務,一舉奠定江湖地位,堪稱企業轉型的教科書式典範。

如今,處理器依然是PC的基石,但時代已經變了,PC需要不同的芯片,各行各業都需要不同的芯片,甚至芯片製造本身也與以往截然不同。

當英特爾製造業務面臨困境的時候,很多投資者、從業者、媒體甚至普通用戶都建議,英特爾應該果斷拆分獨立晶圓廠,變成一家純粹的芯片設計企業,輕裝上陣。

這似乎是非常符合邏輯也是唯一的出路,而且已有不少先例,但是對英特爾來說,直接賣掉晶圓廠固然可以,讓財務報表更好看,但也會永遠失去核心競爭力,無法完全將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最終,英特爾探索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新路,2021年提出了IDM 2.0戰略。

相比於垂直整合芯片設計與製造的IDM 1.0,新戰略“三管齊下”:

一是擴展內部製造能力,保持半導體制造能力的領先地位,“四年五個製程節點”就是其中關鍵的一環;

二是引入第三方晶圓廠,更靈活地將部分產品改爲外包生產,酷睿Ultra等處理器、Arc銳炫顯卡等產品已經成功應用;

三是成立英特爾代工,以行業標準爲英特爾產品、外部客戶提供全方位的代工服務,Intel 18A節點就已經陸續贏得了客戶。

如此複雜的多重轉型戰略,乍一看就是在給自己“找麻煩”,既需要砸下大量的真金白銀長期投資,影響利潤,也需要快速向業界證明自己的能力,但對英特爾而言,這是一座必須征服的高峰,攀登確實很痛苦,而一旦踏上山巔,就可以真正一覽衆山小,真正開闢康莊大道,真正掌握自己的未來。

這份勇氣,不是誰都有的。

過往三年的事實上也證明,英特爾正走在正確的路上,各項承諾都在有序兌現,質疑聲音慢慢平息,英特爾自己的信心也大大增強。

三、AI:爲千行百業提供全套服務 AI PC引領第三次變革

剛才說到AI,隨着大模型的出現,隨着生成式AI的落地普及,如今幾乎所有科技、互聯網公司都在投入AI,“All in AI”的呼聲此起彼伏,英特爾自然也在積極投身這股浪潮。

但是,有着近70年發展史的AI並不是一時興起就能功成名就的,需要實力,需要眼光,也需要個性和差異化。

面對這股AI浪潮,英特爾給自己的定位很明確,那就是爲千行百業的AI應用落地,提供最匹配需求的定製化服務方案。

事實上,英特爾一直認爲數字化、智能化是行業未來,很早就在佈局AI,因此有着全棧式的AI平台、開放多元的軟件工具,可以爲客戶的 AI部署提供豐富的選擇性、良好的性價比、開放的生態系統,真正讓AI無處不在。

在算力基礎設施方面,英特爾是極少數能提供全棧式、軟硬一體、雲邊端一體AI方案的領頭羊之一,還首推面向AI時代的系統級代工,並在自身生產經營中積極踐行AI。

比如四五代至強集成獨立AI加速器,迄今仍是唯一敢於在MLPer性能測試中亮劍且成績優秀的通用CPU處理器。

比如全新至強6,首次能效核、性能核雙劍齊發,可以更有針對性地滿足數據中心大規模AI部署。

比如酷睿Ultra處理器,代表着英特爾微處理器歷史上的最大變革,更是開創了AI PC的新時代,即將推出的Lunar Lake、Arrow Lake更是會將AI PC迅速推向一個小高潮,預計到2025年已有1億臺PC具備AI特性。

AI PC也堪稱多媒體PC、互聯網PC之後,英特爾引領的PC史上的第三次重大變革。

而憑藉無與倫比的行業號召力,英特爾在AI PC應用生態上的努力和貢獻更是有目共睹,通過AI PC加速計劃、AI PC開發者計劃、AI PC創新應用大賽等一系列舉措,讓AI PC沒有停留在概念上,而是迅速落地生活、工作、行業的各個角落,真正改變人們的日常。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能源汽車蓬勃發展的眼下,英特爾同樣在積極投入貢獻自己的力量,全新的智能座艙整車平台方案、AI增強型軟件定義汽車SoC芯片,可以幫助客戶探索智能汽車新體驗

比如極氪汽車,去年4月就與英特爾簽署深入合作協議,今年初成爲第一家採納英特爾軟件定義汽車SoC的整車客戶,將AIGC體驗帶入下一代新能源汽車。

結語

半個多世紀來,英特爾創造了無數輝煌時刻,但無論多麼輝煌,都已經屬於歷史。

在新時代的風口浪尖上,哪怕是英特爾這樣的頂尖龍頭企業,也面臨着隨時被超越、被淘汰的危機。唯一的出路,就是緊跟形勢,隨時轉型,不斷創新突破自我。

我們不能說英特爾做得多完美,但如此體量之下,英特爾展現出了無比的勇氣和毅力,也爲行業樹立了榜樣。IDM 2.0戰略堅決執行,AI佈局迅速展開,都是最好的例子。

或許,這才是“百年企業”才應該有的樣子。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