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AI人才争夺战升温!亚马逊聘请Adept创始人 加码布局AGI研发

AI人才爭奪戰升溫!亞馬遜聘請Adept創始人 加碼佈局AGI研發

財聯社 ·  06/29 14:55

①亞馬遜公司已與AI初創公司Adept達成協議,將從Adept公司聘請頂尖人才,並授權獲取該公司的技術; ②兩者的合作爲專注於研發AI代理的Adept公司提供了一條出路,在如今更加擁擠的市場中,Adept公司正處於困境之中; ③同時,亞馬遜也試圖加大其在AI技術上的開發力度。

財聯社6月29日訊(編輯 周子意)在科技界,一場人工智能(AI)人才爭奪戰正在升溫,美國科技巨頭亞馬遜目前正試圖加大其在AI技術上的開發力度。據最新進展,該公司已與AI初創公司Adept達成協議,將從Adept公司聘請頂尖人才,並獲取該公司的技術。

Adept是一家專注於開發AI驅動的“代理”的初創公司,AI代理可以完成各種基於軟件的任務。目前,該公司已同意將其技術授權給亞馬遜,並且該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及其部分團隊也已加入這家電子商務巨頭。

週五(6月28日),負責亞馬遜通用人工智能(AGI)部門的高級副總裁兼首席科學家Rohit Prasad在給員工的一份備忘錄中寫道,“亞馬遜聘請了Adept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David Luan和其他幾位才華橫溢的團隊成員加入我們的AGI團隊”。AGI是一種比目前的生成式AI更爲先進的技術,其擁有接近人類水平的能力。

據介紹,Luan將負責亞馬遜的“AGI自治”部門,並向Prasad直接彙報工作。Prasad也是一位該領域的尖端人才,他曾擔任亞馬遜語音助手Alexa的首席科學家,去年8月,他被任命領導亞馬遜開發AGI。

隨後,Adept公司也在一篇博客文章中證實了這一舉動。該公司指出,開發自己的AI模型將需要更多的資金,並表示與亞馬遜的交易將使其能夠專注於建立AI代理。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Luan和其他高管加入亞馬遜後,Adept將繼續作爲一家獨立公司運營。

與此次亞馬遜和Adept聯手極爲相似的事件是——今年3月,微軟聘請了Mustafa Suleyman,他曾是谷歌DeepMind的聯合創始人,後來領導了初創公司Inflection AI。隨後,微軟還請來了Inflection的幾位高管,並對其部分技術進行了授權。

擁擠的市場

Adept成立於兩年前,其目標是創建一個可以使用自然語言在任何軟件工具上執行操作的AI模型。在更高層次上,該公司希望創建一個“AI隊友”,訓練他們使用各種不同的軟件工具和API,這一願景與OpenAI、Rabbit等公司不謀而合。

Adept憑藉其技術贏得了包括英偉達、Atlassian、Workday和Greylock在內的許多支持者,籌集了超過4.15億美元的資金,估值曾一度達到了10億美元左右。

但後來,這家初創公司一直受到產品功能失調的困擾。儘管經過了數月的測試,它仍難以將任何產品推向市場,Adept也失去了兩位聯合創始人Ashish Vaswani和Niki Parmar。

在過去的幾個月裏,有報道稱Adept一直在與Meta、微軟就潛在的收購進行談判,微軟此前也曾投資過這家初創公司,不過最終沒有任何收購或者合作消息傳出。

潛在原因或許是,如今的AI代理的市場比Adept成立之時更加“擁擠”,Orby、Emergence等資金雄厚的初創公司都在爭奪這塊有望盈利的蛋糕。據市場研究公司Grand View research估計,到2022年,AI代理市場的價值將達到42億美元。

或許,這次Adept與亞馬遜的合作能讓Adept成功衝過終點線,這筆交易也爲Adept提供了一條生命線。

亞馬遜大力增加投資和使用

對於亞馬遜自身而言,其在AI領域也面臨着激烈的競爭。

競爭對手微軟和谷歌在其核心產品中非常效率地添加了新功能,同時也爲企業提供了更多途徑來訪問其公共雲產品中的大型語言模型。雖說亞馬遜的雲計算部門也推出了一系列AI服務,包括自己的大模型,然而這些服務通常被認爲落後於其對手。

面對這一局面,亞馬遜正在加大對生成式AI的投資和使用。亞馬遜已經向OpenAI的競爭對手Anthropic投入了數十億美元,並計劃徹底改造其Alexa語音助手,在其中添入生成式AI功能。

亞馬遜指出,由於在技術基礎設施方面(特別是生成式AI)的投資,今年的現金資本支出預計將顯著增加。該公司第一財季的現金資本支出爲139億美元,同比增長6%。

在對AI的應用方面,日前有報道稱,亞馬遜整個財務團隊中正在使用生成式AI,其可以協助財務人員進行更復雜的分析。亞馬遜多名高管表示,其財務團隊將把生成式AI技術用於欺詐檢測、合同審查、財務預測、個人生產力、規則和法規解釋、以及稅務相關工作等領域,此舉的部分目的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準確性。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