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从最新年报视角,审视力劲科技(0558.HK)的长期价值增长逻辑

從最新年報視角,審視力勁科技(0558.HK)的長期價值增長邏輯

格隆匯 ·  06/28 23:01

隨着科技高速發展,各國之間的競爭已經從傳統的資源要素競爭逐漸向科技創新實力的競爭,智能製造作爲科技創新的核心載體,其重要性與日俱增。力勁科技作爲港股市場上智能製造業的代表性企業之一,是一個很好的觀察樣本。

6月28日,力勁科技公佈了最新財年業績報告。

當期,公司實現了營業收入58.37億港元,與去年保持持平;淨利潤5.18億港元,但值得一提的是,下半財年公司淨利潤環比增長52.3%,盈利能力實現了強勁反彈。

總的來看,力勁科技已經擺脫了上半年下游需求短期減弱帶來的負面影響,重新回到正增長通道。除此之外,這份年報還有哪些點是值得關注的?

一、海外市場描繪新增長曲線

首先引起筆者注意的是,力勁科技的海外市場收入達到13.36億港元,同比增長21.9%,這在當前國內企業紛紛出海尋求新增量的背景下顯得尤爲關鍵。

近年來,在內需不振、存量競爭的環境下,各行各業有必要向海外市場尋求新的增長動能,進而提升自身的盈利能力。

更重要的是,近四十年的改革開放,我國無疑是全球化紅利的核心受益者,擁有了世界上最完備的工業體系。強大的供應鏈能力,讓“物美價廉”已然成爲了中國品牌標籤,這讓中國企業具備了出海擴張的基礎能力。

總的來看,中國製造業在本輪出海浪潮中,既有被動破局的需求,更有主動出擊尋求增長機會的原因。而遵從一般商業規律,那些主動求變的行業頭部企業,往往在國內市場已經充分驗證了自身產品和商業模式,更容易在複雜多變的海外市場獲得認可。

聚焦力勁科技本身,其在國內壓鑄機和注塑機領域無疑都已經成爲佼佼者,近年來也在主動推行全球化戰略。

目前,力勁科技擁有超過60個銷售辦事處和服務中心,覆蓋20多個國家,實現了多點開花。

但是出海並不容易,市場需求、政策和法律合規性、地區客戶關係等諸多壁壘都需要企業克服,以避免“南橘北枳”的情況出現。

爲此,力勁科技不斷增設本地化團隊,在墨西哥、印度、北美等戰略性地區增設生產基地和銷售服務中心,還在歐洲增設戰略研發中心,充分吸收本地化人才,更快捷地響應客戶需求和市場變化,提升公司品牌形象。

二、注塑機業務進入上行期

拆分業務結構來看,在最新財年裏,注塑機業務顯得尤爲亮眼。當期,力勁科技的注塑機實現營收14.25億港元,同比增長19.7%,該項業務能夠實現良好的業績增長,頗爲不易。

衆所周知,注塑機作爲重要的通用設備之一,廣泛應用於塑料、汽車、家電等衆多產業,這也註定其景氣程度與製造業景氣度呈現高度相關性。

根據統計局數據來看,2023年4月至12月,製造業PMI指數多數時間落於50%以下,僅有9月份達到了50.2。2024年前兩個月,這一數據同樣低於50%。

由此來看,在整個財年中,注塑機的下游需求整體疲軟,而力勁科技能夠在這樣的環境下仍舊實現雙位數增長,實屬不易。

若從中長期來看,政策端利好有望爲力勁科技帶來更好的經營土壤。今年3月,《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出臺,這項決策旨在促進消費、拉動投資,同時增加先進產能、提升生產效率。

以注塑機爲代表的通用設備是重要的中游工業投資品,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前,首先要加大對通用設備的投資。此外,2017年注塑機有過一次大規模的更新換代,按照8-10年的更新週期來算,我國注塑機行業本身的更新週期已經來臨,政策和產業的雙重驅動,有利於注塑機需求大幅提升。

不僅如此,從全球範圍來看,作爲重要的注塑機出口國,出海理應成爲我國注塑機產業尋求新增量的着力點。

智研諮詢數據顯示,2022年國內注塑機市場規模爲263.5億元。同時,據Grand View Research研究機構預測,2022年全球注塑機市場空間約1108億元人民幣,至2030年全球注塑機市場規模將達到約1594億人民幣。海外市場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但長期以來,歐洲、日本的企業佔據着注塑機行業高端市場,吃掉了整個產業的大部分利潤。

因此,想要在出海的同時獲得高質量發展,主動進行高端化轉型升級的舉措必不可少,最底層的支撐還是企業自身過硬的技術實力。

技術恰恰是力勁科技能夠長期佔據中國前五大注塑機制造商的底氣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從其不斷推出的新款產品上得到印證。

比如,報告期內力勁科技推出6000T 超大型二板式注塑機,是本公司FA系列的一款定製產品,具有超大容模量和超大移模行程,理論射膠量達83KG,適合超大型深型腔塑料製品生產,在海外市場得到廣泛認可。

不止如此,力勁推出的第五代精密注塑機PT-V,全系標配電熔膠技術,整機動力提升15%-25%,成型週期縮短10%-20%;力勁還打造了全新第五代PET電動專機,擁有着電動機控制精度高、穩定性好、效率高等技術優勢,產品合格率高達95%以上,且已實現量產,與國內知名的頭部企業建立戰略合作關係,這些極具競爭力的新產品是力勁科技未來能夠保持當前基本盤,並不斷開拓新市場的重要抓手。

值得一提的是,注塑機擁有着廣泛下游應用產業,其中汽車作爲重要的高端化應用場景,也是力勁科技核心客群畫像,2024財年,汽車領域收入同比提升了12.6%。

這也有利於力勁科技更好發揮獨特的三位一體交叉銷售策略,通過壓鑄機、注塑機和CNC加工中心三大業務之間協同效應,帶動注塑機業務高端化,爲公司後續帶來更高質量增長。

三、壓鑄機長期增長趨勢極具確定性

從業務結構來看,壓鑄機是公司的基本盤,在最新財年,力勁科技的壓鑄機業務實現營收42.44億港元,佔公司總營收比例達到72.7%。

衆所周知,壓鑄機景氣度的提升離不開下游廠商對一體化壓鑄的重視。一體化壓鑄將原本的鉚接、衝壓、焊接、鍛造成型工藝大大簡化,並降低了零部件重量,已經成爲下游汽車廠商降本增效不可或缺的抓手,整個產業鏈因此受益。

而壓鑄機作爲一體化壓鑄產業中的“光刻機”,更是重中之重。

根據Mordor Intelligence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壓鑄機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約82.86億美元,並在2029年達到112.14億美元,預測期內的複合年增長率爲6.24%。

那麼,力勁科技爲何能夠在這一廣闊賽道長期佔據龍頭地位?

首先力勁科技已經得到了業內的廣泛認可。據悉,目前90%以上的汽車零部件製造商均爲力勁的客戶。

一般而言,壓鑄機這樣高度複雜的設備,需要擁有專業技術和豐富經驗的人員來操作和維護。更換品牌面臨着較高的初始投資成本損失,且可能需要重新培訓操作人員,並適應新的設備特點,因此,壓鑄機客戶粘性往往比較強,已經成規模的客群爲力勁科技穩健發展帶來了確定性。

能夠得到市場的廣泛認可,本質上還是技術實力突出。這與公司長期對研發的重視密不可分,2024財年,力勁科技研發投入同比增長58.3%達到了2.14億港元。

從產品結構來看,1000噸-5000噸的中大型壓鑄機爲壓鑄機業務板塊貢獻了超過一半的營收,這些產品主要作用於生產三電系統、四梁六柱、減震塔等新能源汽車的重要組成部分。

如果說中大型壓鑄機爲力勁當下構築了牢固基本盤,那麼超大型壓鑄機則爲其打開了遠期成長天花板。

2019年,力勁科技率先突破6000噸超大噸位壓鑄機,隨後不斷推出9000噸、12000噸、16000噸、20000噸,均爲行業首創。在一體化壓鑄追求越來越高噸位來實現更強勁的降本增效的潮流中,力勁科技獨佔鰲頭,在超大型壓鑄機市場市佔率位居第一。

可以說,隨着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的持續提升,力勁科技壓鑄機業務的長期增長確定性就不會改變。

四、力勁科技現存的三大看點

從長期投資的視角來看,產業或企業的長期發展方向仍然是關鍵,落腳在力勁科技上,筆者認爲存在三大看點。

首先,是超大噸位壓鑄機的想象空間增加。

目前,市場對於力勁科技不斷推出大噸位產品產生一定憂慮。即大噸位壓鑄機可能對小噸位壓鑄機產生擠出效應,壓鑄機銷售數量下降,進而導致前期大量的研發費用最終不能轉化爲業績增長。

但筆者認爲這一擔憂不足爲慮。

越大噸位的壓鑄機往往意味着越高比例的利潤空間。據悉,超大型壓鑄機的毛利率超過50%,且力勁科技作爲超大型壓鑄機的絕對龍頭,擁有更強的議價權,盈利能力提升潛力不容忽視。

更重要的是,噸位不斷上升可以用於更大鑄件的製造,這也意味着更多應用場景,比如2024財年,力勁科技開創性地發佈了一個全新的底盤應用場景,即A00級車的底盤一體成型。

甚至於,力勁科技的壓鑄機未來可能不止是用於乘用車,還可能用於商用車等其他領域,想象空間也隨之打開。

其次,是新能源汽車產業方向的確定性。

去年以來,在新能源汽車價格戰持續深化的背景下,下游車廠資本開支縮減導致上游壓鑄機制造商業績波動,但短期業績數據的不理想,並不影響產業長期向好的方向。

可以看到,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在持續提升。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數據,我國2023年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達到31.6%。而全國乘用車信息聯席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4月上半月,中國新能源汽車零售滲透率達到了50.39%,創歷史新高。

隨着大衆、豐田、福特、沃爾沃等衆多車企明確公佈了停售燃油車的時間表,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無疑仍有長足的提升空間,壓鑄機市場需求也有成倍的增長空間。

這意味着無論下游新能源汽車廠商如何內卷,只要降本增效的共識不變,擁抱一體化壓鑄的趨勢也不會改變,力勁科技作爲壓鑄機龍頭,就會吃到行業規模提升的大部分紅利。

再者,是情緒面的轉暖。

近兩年,港股市場普遍承壓,直至今年1月,恒生指數開始修復,經過連續四個月的震盪拉升,近期有所回調,這也引發了部分投資者的擔憂。

但實際上,不少國際大行和優秀投資者對於中國資產未來的看法越來越積極。

高盛認爲,中國正在出臺一系列支持政策,爲股市提供了明顯底部支撐,提振了市場信心。同時,高盛首席中國股票策略師劉勁津及其團隊更在報告中指出,近期股市出現回調並不令人意外,反而爲投資者提供了一個更好的入市機會。

外資對國內核心資產看多的底層邏輯在於中國深厚的發展潛力,且有不少核心企業取得了可觀的國際地位。

比如像力勁科技這樣在壓鑄機、注塑機領域取得核心地位的企業,未來成長的高確定性更容易受到長線資金的重視。

五、結語

總的來看,力勁科技的業績數據釋放出了改善信號,極具韌性的注塑機業務和具有高度確定性的壓鑄機業務,爲力勁科技長期價值中樞提升帶來了充足動能。

展望未來,隨着新能源汽車的普及和製造業的持續復甦,力勁科技將繼續受益於政策利好和市場需求的增長,疊加不斷深化的國際化佈局也將爲其帶來新的增長機遇。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