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港股IPO| 背靠阿里亦难解资金之渴,七牛云现金已无法覆盖短债,赴港上市成救命稻草?

港股IPO| 背靠阿里亦難解資金之渴,七牛雲現金已無法覆蓋短債,赴港上市成救命稻草?

時代週報 ·  06/27 21:45

作者 | 陳澈

編輯 | 孫一鳴

6月17日,中國證監會發布關於七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七牛雲”)境外發行上市備案通知書。這意味着七牛雲赴港上市又近一步。而2021年,該公司曾赴美上市,但以失敗告終。

根據招股書,七牛雲在音視頻服務細分領域中的市場份額位居前三。但近年隨着巨頭的入局,其核心業務MPaaS(移動平台即服務)業務的收入出現明顯下滑。

從財務狀況來看,近三年,七牛雲均處於虧損狀態,經營現金流持續失血。截至2024年1月31日,其貨幣資金已無法覆蓋短期債務。此外,2021年7月以來,七牛雲的股權融資陷入低潮,未再有新的投資者入局。

6月26日,就行業競爭加劇、與阿里系深度綁定、核心業務收入下滑等問題,時代商學院向七牛雲發函詢問。6月27日,時代商學院再次致電詢問,但電話未能接通。

音視頻服務細分領域排名前三

資料顯示,七牛雲成立於2011年,辦公地址位於上海市,是一家提供雲計算和大數據服務的廠商。

據招股書介紹,七牛雲是中國最早提供音視頻雲服務的平台之一,同時也是中國爲數不多擁有開發全面且高性能MPaaS產品、擁有集成且覆蓋音視頻業務各環節技術能力的公司之一。

在市場競爭方面,根據艾瑞諮詢的數據,2023年,按中國音視頻PaaS(平台即服務)市場的收入計,前五名服務提供商佔據39.2%的市場份額,其中七牛雲以13.3億元的收入排名第三,市場份額爲5.8%。

同年,按中國音視頻APaaS(應用程序平台即服務)市場的收入計,前五名服務提供商佔據48.2%的市場份額,其中七牛雲以2.8億元的收入排名第二,市場份額爲14.1%。

行業競爭加劇

雖然行業排名位居前列,但七牛雲並非高枕無憂。

近年來,中國移動(600941.SH)、中國電信(600941.SH)、中國聯通(600050.SH)三大通信運營商紛紛入局雲計算行業,憑藉佔據網絡設施這一優勢,快速崛起。

根據國際數據公司IDC於今年1月發佈的《公有云市場數據跟蹤(2023Q3)》報告,2023年第三季度,中國電信旗下的天翼雲市場份額大漲,公有云IaaS+PaaS市場份額增長至11.6%,市場份額位居第三。

從收入增速看,據中國電信業績,2023年,天翼雲的營收爲972.2億元,同比增長67.9%。

同年,七牛雲的營收爲13.3億元,同比增長16.27%,成長速度不及天翼雲。其中,七牛雲的公有云業務營收爲10.35億元,佔比爲77.65%,是其主要的收入來源。

需注意的是,去年以來,雲計算行業掀起價格戰,市場競爭異常激烈。2023年4月,阿里雲宣佈核心產品價格下調了15%~50%,騰訊雲、移動雲等巨頭緊隨其後,部分產品價格降幅高達40%。

由於競爭白熱化,七牛雲的銷售成本居高不下,遲遲無法走出虧損困境。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其銷售成本佔各期收入的比例分別爲80.2%、80.1%、79%。

而雪上加霜的是,爲了減少關聯交易,七牛雲還不得不限制對大股東的銷售金額。

根據招股書,截至2024年3月18日,淘寶中國控股有限公司(下稱“淘寶中國”)和上海雲鋒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雲鋒基金”)分別爲七牛雲的第二大、第三大股東,持股比例分別爲17.69%、12.44%。資料顯示,淘寶中國和雲鋒基金均屬於阿里系企業。

作爲七牛雲的大股東,阿里系與七牛雲存在大額業務往來的情形。在銷售方面,2021—2023年,七牛雲向阿里雲銷售的金額分別爲3090.1萬元、1063萬元、42.1萬元。在採購方面,同期七牛雲對阿里雲的採購金額分別爲3.74億元、1.36億元、0.37億元。

招股書透露,根據港股上市規則,由於框架協議項下擬進行銷售的適用百分比率,預期每年在0.1%~5%。根據上市規則第14A.76(2)條,交易須遵守上市規則第14A章的申報、年度審查、公告規定但豁免通函及獨立股東批准規定。

簡而言之,根據上述上市規則,七牛雲對阿里系的銷售金額存在上限限制。在招股書中,七牛雲稱2024年和2025年,公司每年對阿里雲的銷售金額不得超過2000萬元,採購額不得超過8000萬元。

現金無法覆蓋短債

隨着市場競爭加劇,七牛雲面臨核心業務收入下滑的境地。

從應用服務看,七牛雲的業務主要分爲音視頻PaaS(MPaaS)和APaaS,2021—2023年,MPaaS業務的收入分別爲13.70億元、8.75億元和9.75億元,分別佔當期總收入的93.1%、76.3%和73.1%。可以看出,近兩年該業務的收入相比2021年已明顯減少。

從盈利能力看,招股書顯示,2021—2023年,七牛雲的淨利潤分別虧損2.20億元、2.13億元、3.24億元;經調整的淨利潤分別虧損1.06億元、1.19億元、1.16億元,近三年均處於虧損狀態。

從現金流看,同期,七牛雲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爲-9149萬元、-7134萬元、-384萬元,各期經營現金流均處於淨流出狀態。截至2024年1月31日,七牛雲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爲1.38億元,而流動負債中計息的銀行貸款及其他借款金額合計爲2.12億元,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已無法覆蓋短期計息貸款。

從財務資金狀況來看,七牛雲的資金較爲緊缺。但奇怪的是,七牛雲近三年卻未再進行股權融資。

從2011年創立至2021年,七牛雲一度是資本市場的寵兒。在這十年間,其先後獲得6輪股權融資,融資總金額超過30億元,最後一輪融資發生在2021年6月。

與此同時,根據智研諮詢《2024-2030年中國雲計算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未來趨勢研判報告》,2022年我國雲計算行業共發生306起投資事件,2023年下降至177起。2021—2023年,雲計算行業投資規模分別爲1642.31億元、757.38億元、397.48億元。

在資本市場對雲計算行業投資降溫的背景下,連年虧損的七牛雲上市之路恐頗爲坎坷。

(全文2120字)

免責聲明:本報告僅供時代商學院客戶使用。本公司不因接收人收到本報告而視其爲客戶。本報告基於本公司認爲可靠的、已公開的信息編制,但本公司對該等信息的準確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本報告所載的意見、評估及預測僅反映報告發布當日的觀點和判斷。本公司不保證本報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狀態。本公司對本報告所含信息可在不發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資者應當自行關注相應的更新或修改。本公司力求報告內容客觀、公正,但本報告所載的觀點、結論和建議僅供參考,不構成所述證券的買賣出價或徵價。該等觀點、建議並未考慮到個別投資者的具體投資目的、財務狀況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時候均不構成對客戶私人投資建議。投資者應當充分考慮自身特定狀況,並完整理解和使用本報告內容,不應視本報告爲做出投資決策的唯一因素。對依據或者使用本報告所造成的一切後果,本公司及作者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本公司及作者在自身所知情的範圍內,與本報告所指的證券或投資標的不存在法律禁止的利害關係。在法律許可的情況下,本公司及其所屬關聯機構可能會持有報告中提到的公司所發行的證券頭寸並進行交易,也可能爲之提供或者爭取提供投資銀行、財務顧問或者金融產品等相關服務。本報告版權僅爲本公司所有。未經本公司書面許可,任何機構或個人不得以翻版、複製、發表、引用或再次分發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司版權。如徵得本公司同意進行引用、刊發的,需在允許的範圍內使用,並註明出處爲“時代商學院”,且不得對本報告進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本公司保留追究相關責任的權利。所有本報告中使用的商標、服務標記及標記均爲本公司的商標、服務標記及標記。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